一种离合器压盖窗口压角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533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合器压盖窗口压角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尤其涉及一种一种离合器压盖窗口压角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离合器压盖窗口冲压工艺为:落料冲孔→拉伸→切边冲孔→整形→冲周边孔,直接用落料冲孔的片料进行冲孔后拉伸,拉伸时窗口部位容易产生裂纹,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3949539 A是我公司公开了一种离合器压盖窗口冲压工艺,该工艺包括(1) 落料冲孔→ (2) 压 R 角→ (3) 拉伸→ (4) 切边冲孔→ (5)整形→(6) 冲周边孔,虽然这样拉伸时不会产生裂纹,但是也存在着必须采用吸盘放料和取料,生产繁琐,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压角模必须配置顶料销,增加了压角模的生产成本,故我公司研发出新一代离合器压盖窗口压角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开发设计出一套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离合器压盖窗口压角模。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合器压盖窗口压角模,包括上模架板,下模架板,上模架板下面设置有上模垫板,上模垫板下面设置有压角凹模;所述下模架板上面设置有下模垫板,下模垫板上面设置有下模固定板,下模固定板上方通过压缩弹簧设置有卸料板,下模固定板中心嵌有压角凸模,所述压角凸模通过全螺纹螺栓与下模垫板连接锁紧,所述下模垫板进料侧设置有定位芯支座,定位芯支座上设置有定位芯,所述定位芯支座设置在上模架板与下模架板构成工作空间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弹簧内部贯穿有部分螺纹螺栓,所述部分螺纹螺栓螺纹部分与卸料板连接锁紧,螺杆部分贯穿于下模固定板与下模垫板,螺帽区位于下模架板的通孔中,所述螺帽区的外径大于下模垫板的通孔直径,所述下模架板的通孔深度大于卸料板的最大下行值。

作为优化,所述上模架板与下模架板之间通过滚珠导柱导向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立于上模架板与下模架板构成工作空间的定位芯,便于放料和取料,

可一人操作,增加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生产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图;

图中:1、上模架板 2、上模垫板 3、压角凹模 4、定位芯 5、定位芯支座 6、起吊螺栓 7、滚珠导柱 8、卸料板 9、压角凸模 10、下模固定板 11、压缩弹簧 12下模垫板 13、下模架板 14部分螺纹螺栓 15全螺纹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一种离合器压盖窗口压角模,包括上模架板1,下模架板13,上模架板1下面设置有上模垫板2,上模垫板2下面设置有压角凹模3;所述下模架板13上面设置有下模垫板12,下模垫板12上面设置有下模固定板10,下模固定板10上方通过压缩弹簧11设置有卸料板8,下模固定板10中心嵌有压角凸模9,所述压角凸模9通过全螺纹螺栓15与下模垫板12连接锁紧,所述下模垫板12进料侧设置有定位芯支座5,定位芯支5上设置有定位芯4,所述定位芯支座5设置在上模架板1与下模架板13构成工作空间的外侧。

所述压缩弹簧11内部贯穿有部分螺纹螺栓14,所述部分螺纹螺栓14螺纹部分与卸料板8连接锁紧,螺杆部分贯穿于下模固定板10与下模垫板12,螺帽区位于下模架板13的通孔中,所述螺帽区的外径大于下模垫板12的通孔直径,所述下模架板13的通孔深度大于卸料板8的最大下行值。

所述上模架板1与下模架板13之间通过滚珠导柱7导向连接。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