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式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4450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半自动式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自动式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不论是在我们日常生活还是机械制造的领域,钻孔机是非常必要的东西。钻孔机是指利用比目标物更坚硬、更锐利的工具通过旋转切削或旋转挤压的方式,在目标物上留下圆柱形孔或洞的机械和设备统称。主要是通过对精密部件进行钻孔,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大多数企业均考虑全自动钻孔机作为发展方向。全自动的钻孔机有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精度高等效果,但是在一般生活中或者小范围内的制造领域中,全自动钻孔机是非常不适用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在钻孔机开始运作前需要检查各部分零部件有无松动,脱落或者损坏的情况,浪费人工的使用;(二)在使用其打孔时,需要空机运转1-2分钟,检测钻孔机是否完好,浪费能源和时间;(三)钻孔完成后需要对钻孔机进行清洗,整个钻孔机的清洗非常麻烦。

手动的钻孔装置,在使用时需要使用很大的力,长时间会出现手臂酸痛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半自动式钻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浪费能源、时间、人工,清洗麻烦以及长时间使用手动钻孔装置会出现手臂酸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自动式钻孔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气缸和钻头,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工作台,底座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与第一支架的一侧铰接,第一支架的另一侧铰接有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的活动端与第二支架的一侧铰接,第二支架的另一侧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装有钻头,所述钻头包括工作部和驱动部,驱动部位于工作部的上方,所述驱动部与气缸之间连接有气管,气管的一端与驱动部的顶端连接,气管的另一端与气缸连接,所述气缸固定在第一支架上。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是:首先把需要钻孔的零部件放到工作台上,调整好位置,然后转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使钻头处在要打孔的地方,由于第一支架的一侧与第一支柱铰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都与第二支柱铰接,所以支架可以自由的转动,同时带动钻头自由移动,到达需要打孔的位置,此时气缸里的气体通过气管传输到驱动部,驱动部再带动工作部向下,等到钻头与对待钻孔的零部件接触后,就利用钻头进行打孔,该装置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

本方案能产生的技术效果是:该装置包括底座、支架、气缸和钻头,结构简单,所以在清理时十分方便,只需要清理底座就可以了,而且在使用时不需要空机运转,不会浪费能源和时间,可以快速的定位,然后打孔,由于使简单的装置,所以在使用前不需要大规模的检查装置有无损坏的情况,节约了人工的使用,而且相比手动的钻孔机,不需要手动压下钻头打孔,不会出现手臂酸痛的问题,该装置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

以下是基于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

优选方案一: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可以固定住待钻孔的零部件,使得在钻孔的过程中,零部件不会偏移,打孔的精度更高,不容易出现废品。

优选方案二:基于优选方案一,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使得固定块的使用更方便,在需要钻孔时,转动固定块固定住零部件,进行钻孔;待到钻孔完成后,转开固定块,取出打完孔的零部件。

优选方案三:基于优选方案二,所述固定块的底面固定有橡胶垫,橡胶垫可以减少在固定块转动的过程中与零部件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小零部件的磨损。

优选方案四:基于基础方案,所述工作部与驱动部可拆卸连接,在长时间使用后,工作部出现损坏的情况时,可以只对工作部进行更换,不用整体更换,节约了成本;而且可以更换不同尺寸的工作部,使之符合需要打孔的尺寸。

优选方案五:基于基础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四周各自设有一个固定扣,使得该装置便于移动,可以在配合的平面上上使用,而且使用方便,只需要把该装置放置在水平的平面的边缘,然后扣住固定扣,就可以把该装置固定住,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半自动式钻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第一支柱2、第一支架3、气缸4、第二支柱5、固定外壳 6、第二支架7、固定板8、钻头9、工作部91、驱动部92、气管10、工作台11、固定扣12、固定块13。

如图1所示,一种半自动式钻孔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7、气缸4和钻头9,底座1上固定有第一支柱2和工作台11,第一支架3与第一支柱2铰接,气缸4固定在第一支架3上,第一支架3与第二支架7通过第二支柱5连接,第二支柱5分别与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7铰接,第二支架7与第二支柱5铰接处连接有一个固定外壳6,第二支架7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板8,固定板8上安装有一个钻头9,钻头9包括工作部91和驱动部92,工作部91与驱动部92可拆卸连接,工作部91位于固定板8的下方,驱动部92位于固定板8的上方且顶部通过气管10与气缸4连接,底座1的底部还设有固定扣12。

如图2所示,工作台11上转动连接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的底面设置有橡胶垫。

使用本实施例时,首先将底座1通过固定扣12固定在一个平面上,然后把待加工的工件放在工作台11上,转动固定块13使固定块13固定住工件,由于固定块13的底面设有橡胶垫,所以在固定块13转动的过程中减少了与工件的磨损,,等到固定好工件后,转动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7,使得钻头9到达工件需要钻孔的位置,然后挤压气缸4,由于气缸4与钻头9的驱动部通过气管10连接,使得气管10内的气体的气压争抢,所以带动驱动部92向下,从而使得工作部91也向下,等到钻头9与待加工的工件相接触时,钻头9就对工件进行钻孔,由于驱动部92和工作部91是可拆卸连接的,所以在其中一个部件损坏或者磨损的时候可以对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节约了成本。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