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防倾覆结构的双副杆冲压端拾器快换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9347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防倾覆结构的双副杆冲压端拾器快换支架。



背景技术:

端拾器自动更换功能(简称ATC)可完成新旧端拾器的全自动更换,新品种端拾器的准备工作可以在生产线生产的时候完成。双副杆结构的冲压端拾器在人工操作允许的重量范围内,最大限度的简化了端拾器更换准备工作的工作量并提高了端拾器的可靠性。快换盘存放于快换支架上,同时需要满足机器人更换时的轻便性和人工准备的稳定性。机器人自动更换时,如果快换盘不能安全的取出,将造成设备损坏;人工准备时,双副杆结构在取掉一侧副杆进行更换时,由于快换盘两端重量失衡,极易造成快换盘倾覆掉落,造成员工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实现自锁的带防倾覆结构的双副杆冲压端拾器快换支架,防止人工准备阶段快换支架倾覆及避免机器人更换快换盘时损坏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带防倾覆结构的双副杆冲压端拾器快换支架,包括快换支架本体及安装在快换支架本体侧部的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上横板上设置有四连杆机构、接近开关及与接近开关相连的PLC,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上横板上的摇杆、一端与摇杆中部铰接的连杆及中部与连杆铰接的曲杆,所述四连杆机构的曲杆端部插入有定位销。

进一步地,所述U型支架的上横板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与摇杆铰接的定位座。

进一步地,所述U型支架的上横板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接近开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定位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人工准备阶段时,四连杆机构位于死点位置时,曲杆另一端的定位销端部刚好抵在上横板上的快换盘上,防止更换端拾器时由于快换盘两端重量不平衡导致的快换盘的倾覆,以实现快速夹持、打开快换盘,解决人工准备阶段时快换支架的倾覆问题;当新的端拾器更换完后,通过接近开关和PLC实现对快换支架的状态进行监控,防止未打开四连杆机构而进行更换快换盘,避免机器人更换快换盘时损坏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防倾覆结构的双副杆冲压端拾器快换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快换支架本体1、U型支架2(其中:上横板2.1)、固定板3、定位座4、定位板5、接近开关6、四连杆机构7(其中:摇杆7.1、连杆7.2、曲杆7.3)、定位销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带防倾覆结构的双副杆冲压端拾器快换支架,包括快换支架本体1及安装在快换支架本体1侧部的U型支架2。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在于:U型支架2的上横板2.1上设置有四连杆机构7、接近开关6及与接近开关6相连的PLC(图中未示出)。

四连杆机构7包括摇杆7.1、连杆7.2及曲杆7.3,U型支架2的上横板2.1上设置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定位座4,摇杆7.1的一端铰接在定位座4上,摇杆7.1的中部与连杆7.2的一端铰接,连杆7.2的另一端与曲杆7.3的中部铰接,曲杆7.3的另一端插入有定位销8。位于固定板3的侧部设置有固定在上横板2.1上的定位板5,接近开关6的一端固定在定位板5上。

人工准备阶段时(即更换快换盘上两端的端拾器时),四连杆机构7位于死点位置即锁死状态,使得曲杆7.3另一端的定位销8端部刚好抵在上横板2.1上的快换盘上,防止更换端拾器时由于快换盘两端重量不平衡导致的快换盘的倾覆。当新的端拾器更换完后,通过接近开关6检测四连杆机构7是否处于打开状态,将检测的信息发送至PLC,PLC根据检测的信息进行判断,若四连杆机构7处于打开状态,则发出更换快换盘的指令,反之,机器人则不予更换快换盘,从而实现对快换支架状态的监控,避免机器人更换快换盘时损坏设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