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带倒扣薄类异形工件装夹的治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875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带倒扣薄类异形工件装夹的治具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带倒扣薄类异形工件装夹的治具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加工过程中经常碰到厚度较薄、带有倒扣且外形为异形的零部件,上述零部件不仅装夹困难,即使装夹后还存在加工后变形量大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种能满足上述零件装夹的治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用于带倒扣薄类异形工件装夹的治具结构,其不仅实现了对带倒扣薄类异形工件的装夹,并且避免了加工后产生的百年性凉大的问题,大大节约了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带倒扣薄类异形工件装夹的治具结构,包括治具本体,在所述治具本体上开设用于配合零件的零件安装槽,在所述治具本体的表面还开设多个用于配合定位键的定位槽,各定位槽均与所述零件安装槽交错布置;在所述零件安装槽内、于所述治具本体的表面还开设多个贯穿布置的螺丝孔。

所述零件安装槽由第一直边、第二直边、第三直边及弧边围合形成与零件外形相匹配的长条形开口槽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在所述长条形开口槽的四个角部还向外延伸形成与所述长条形开口槽连通的半圆部;

所述第三直边的长度大于第二直边的长度;

所述零件安装槽沿横向开设于所述治具本体的上表面,各定位槽沿纵向开设于所述治具本体的上表面;

所述定位槽的开槽深度大于零件安装槽的开槽深度;

所述定位槽为矩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零件安装槽及定位槽的设置可以实现对零件的二次定位装夹,通过螺丝孔实现对零件的锁紧固定,利用本实用新型加工避免了零件在加工后变形量大的问题,大大方便了零件的加工,节约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夹零件后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夹零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治具本体;2、定位槽;3、零件安装槽;301、第一直边;302、弧边;303、半圆部;304、螺丝孔;305、第二直边;306、第三直边;4、零件;401、外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带倒扣薄类异形工件装夹的治具结构包括治具本体1,在治具本体1上开设用于配合零件4的零件安装槽3,在治具本体1的表面还开设多个用于配合定位键的定位槽2,各定位槽2均与零件安装槽3交错布置;在零件安装槽3内、于治具本体1的表面还开设多个贯穿布置的螺丝孔304。如图1、图2所示,上述零件安装槽3由第一直边301、第二直边305、第三直边306及弧边302围合形成与零件4外形相匹配的长条形开口槽。在长条形开口槽的四个角部还向外延伸形成与长条形开口槽连通的半圆部303。上述第三直边306的长度大于第二直边305的长度。

如图1、图2所示,零件安装槽3沿横向开设于治具本体1的上表面,各定位槽2沿纵向开设于治具本体1的上表面。定位槽2的开槽深度大于零件安装槽3的开槽深度。上述定位槽2为矩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装配过程如下:

如图3、图4所示,将零件4配合在零件安装槽3内,零件带有外凸台401的一端与零件安装槽3带有第一直边301的一侧抵接,零件4的弧形边与零件安装槽3带有弧边302的一侧抵接,由此实现了零件4与治具本体1的一次定位。然后再将各定位键沿纵向从定位槽2处钱入并与零件4带有开口处配合,从而实现了零件4的二次定位。最后从治具本体1的反面将螺丝从螺丝孔304穿入并锁紧零件4,由此可以实现对零件4一侧带倒扣处的加工。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