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角度开口槽零件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9218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角度开口槽零件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角度开口槽零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铣床上加工带角度的开口槽零件时,零件的装夹、定位及角度的控制比较繁琐,开口槽角度不同就需要做不同角度的垫块,加工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较高,因此如何实现在铣床上加工带角度的开口槽零件,并方便装夹定位及控制零件角度,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是目前该类零件加工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在铣床上加工带角度的开口槽零件时的装夹、定位及尺寸控制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角度开口槽零件加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带角度开口槽零件加工装置,包括虎钳及调整块,所述虎钳上分别设置有固定钳口和活动钳口,其中,固定钳口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整块上设置有安装孔,调整块安装在虎钳固定钳口与活动钳口之间,并采用内六方螺钉通过安装孔与固定钳口上的螺纹孔连接。

所述安装孔为台阶孔。可以避免内六方螺钉的头部超出调整块表面,防止内六方螺钉的头部对活动钳口造成干涉。

所述调整块上设置有安装面。

为避免在调节调整块角度时造成工件滑落,所述调整块远离安装孔一端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挡块。

所述挡块与安装面的交接处设置有退刀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加工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可借助虎钳装夹零件,不需要做专用夹具,简单方便,同时降低了成本;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调整块可任意调整角度,加工不同角度的开口槽时不需要每次做不同角度的垫块,进一步降低了加工成本;本实用新型能很好的解决了在铣床上加工带角度的开口槽零件时零件的装夹、定位及角度控制问题,可在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广泛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虎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向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调整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加工工件示意图。

图中:1-内六方螺钉,2-调整块,3-虎钳,4-螺纹孔,5-工件,6-铣刀,21-安装孔,22-安装面,23-挡块,24-退刀槽,31-固定钳口,32-活动钳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角度开口槽零件加工装置,包括虎钳3及调整块2,所述虎钳3上分别设置有固定钳口31和活动钳口32,其中,固定钳口31设置有螺纹孔4,所述调整块2上设置有安装孔21,调整块2安装在虎钳3固定钳口31与活动钳口32之间,并采用内六方螺钉1通过安装孔21与固定钳口31上的螺纹孔4连接。本技术方案借助虎钳3上的螺纹孔装夹调整块2,不需要做专门的夹具,简单方便又降低了成本;通过调整块2的角度可任意调整符合图纸或加工要求,加工不同角度的开口槽时不需要每次做不同角度的垫块,降低了成本。

所述安装孔21为台阶孔。这样可以避免内六方螺钉1的头部超出调整块2表面,防止内六方螺钉1的头部对活动钳口32造成干涉,而使得虎钳3不能加紧调整块2和工件5。

所述调整块2上设置有安装面22。用于安装带加工工件5。

为避免在调节调整块2角度时造成工件5滑落,所述调整块2远离安装孔21一端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挡块23。这样可以保证调整块2在进行角度调节过程中不会滑落或倾倒,确保加工可靠性。

所述挡块23与安装面22的交接处设置有退刀槽24。因为在工件5放置在安装面22上时,其工件5的棱角会与挡块23和安装面22形成的棱角重合,因此在加工过程中会对工件5的棱角造成损伤;通过设置退刀槽24,在调整块2倾斜一定角度时,工件5的棱角直接掉入退刀槽24中,不至于对工件5的棱边或棱角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可以直接原有的虎钳3进行改造即可,改造过程如下:将虎钳3上靠近钳口处(即图3中的固定钳口31上)的内六方螺钉拆掉一个,这样虎钳3上有一个没装螺钉的螺纹孔4。虎钳3改造完毕后将内六方螺钉1装于螺纹孔4内,调整块2装于内六方螺钉1与虎钳3的钳口之间。如图7所示,按需要可任意调整调整块2的角度,直至符合图纸或加工要求,使铣刀6对准工件5的槽口51;拧紧内六方螺钉1后将工件置于调整块2上并用虎钳3夹紧工件5即可进行加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