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头锻压整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6052阅读:751来源:国知局
弯头锻压整形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管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弯头锻压整形模具。



背景技术:

在生产一些大口径管件时,通常先用钢板压制成半圆弯头,再将两块半圆弯头对焊而成。弯头焊接成型后形状尺寸都有变异,需要通过整形工艺来实现弯头成品最终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目前,多数生产厂家是利用弯头锻压整形模具来实现整形工艺,从而达到一定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但是由于目前的整形模具在定位时用管坯来进行定位。

这种定位方式在进行弯头整形工艺过程中,需要人工将管坯安装在模具凹槽里然后进行整形,这样由于人工因素会产生一些误差,有误差必然会存在管件精度不高等精度问题,同时还存在着安装不便、生产效率缓慢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弯头锻压整形模具,用管坯定位带来的定位不准确、安装不便、效率缓慢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精准、生产效率高的弯头锻压整形模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弯头锻压整形模具,由上模、下模组成,所述的上模是由上压板、上模模体、上模凹模槽组合呈一体结构组成,所述的下模是由下模模体、下模凹模槽组合呈一体结构组成,位于上模模体两侧的接触面上伴有定位块,位于下模模体两侧的接触面上开设有定位槽且在下模模体底端位置设有吊耳装置,上模凹模槽与下模凹模槽口径与所需整形弯头外径一致。

采用在上模模体两侧设有弧形形状的定位块,下模模体两侧设有弧形形状的定位槽而言,优势在于:有效的替代了斜管坯定位的方式,从根本上避免了因人工操作存在的误差,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弯头的尺寸精度与形状精度,由于定位块、定位槽的结构简单可方便安装与拆卸,使得操作简单,无需多人参与整个整形工艺,有效的解决了因采用斜管坯定位的方式所存在的定位不准确、安装不便、效率缓慢等问题。

所述的定位块固定连接在上模模体上。

所述的定位块与定位槽为子母扣。

所述的定位块的高度与定位槽的深度一致。

所述的下模模体底端在两侧位置各伴有2个吊耳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弯头锻压整形模具相比结构简单,采用在上模模体两侧设有弧形形状的定位块、下模模体两侧设有弧形形状的定位槽的定位方式替代了斜管坯定位的方式,有效的解决因人工因素所存在的误差,由于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安装不便、定位不准确、生产效率缓慢的问题,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弯头锻压整形模具的上模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弯头锻压整形模具的下模结构图;

其中:上模1、下模2、上压板11、上模模体12、上模模槽13、定位块14、上模模体接触面15、下模模体21、下模凹模槽22、定位槽23、吊耳装置24、下模模体接触面2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弯头锻压整形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上压板11、上模模体12、上模凹模槽13、定位块14、下模模体21、下模凹模槽22、定位槽23、吊耳装置24。其中上模1是由上压板11、上模模体12、上模凹模槽13组合呈一体结构组成,所述的下模2是由下模模体21、下模凹模槽22组合呈一体结构组成,位于上模模体12两侧的接触面15上伴有定位块14,位于下模模体21两侧的接触面25上开设有定位槽23且在下模模体21底端位置设有吊耳装置24,上模凹模槽13与下模凹模槽22口径与所需整形弯头外径一致。

定位块14固定连接在上模模体12上。

定位块14与定位槽23为子母扣。

定位块14的高度与定位槽23的深度一致。

下模模体21底端在两侧位置各伴有2个吊耳装置24。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弯头锻压整形模具,将上模1连接在压力机上,下模2安装在工作台上,利用在上模模体12与下模模体21上开有的定位块14、定位槽23,通过上模下压使得定位块14能够精准的进入到定位槽23内,在整形时达到一个快速、高效、准确的定位,从而实现高精度整形。

本实用新型弯头锻压整形模具与之前的模具相比操作更加简单,便于加工。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原来的弯头锻压整形模具采用斜管坯定位的方式,靠人工进行操作。而本实用新型的弯头锻压整形模具采用了通过在上模模体两侧设有弧形形状的定位块、下模模体两侧设有弧形形状的定位槽的定位方式替代了斜管坯定位的方式,有效的解决因人工因素所存在的误差,从而提高了弯头的精度,由于其结构简单,在操作时操作方便,不需要多人参与整个整形工艺,有效解决了斜管坯定位时存在的操作不便、生产成本高、弯头管件精度低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