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攻牙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2342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攻牙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自动攻牙的装置。



背景技术:

对工件套丝主要包括对内部进行攻丝和对外表面进行套丝(即套牙),对内部进行攻丝,主要是采用丝锥或绞杠在内部孔表面加工形成螺纹棉。在对钢筋外表面进行套丝加工时,通常可以选用套丝机或手工加工的方式。套丝机结构复杂,操作精度高,对人员技术要求高。手动套丝的方式,主要是将板牙套装在钢筋外表面,转动板牙,使板牙与钢筋外表面相互摩擦,使板牙内侧的螺纹在钢筋表面形成套丝,实现钢筋外表面套丝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改善外螺纹套丝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攻牙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攻牙的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所述的机架内侧的通孔,在所述的通孔内侧设置有丝杆,所述的丝杆下端伸出所述的机架下方,在所述的机架内侧设置有连通所述的通孔的安装槽,在所述的安装槽中部设置有转轴,在所述的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的丝杆相啮合的齿轮,所述的丝杆下端为光杆柱面,在所述的丝杆下端面上设置有安装孔,在所述的丝杆下端设置有板牙,所述的板牙上端插接在所述的安装孔内侧,在所述的转轴远离所述的机架一端设置有用于转动所述的转轴的把手,在所述的丝杆的光杆柱面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的安装孔的通孔,在所述的通孔内侧设置有紧固螺栓,在所述的板牙上端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紧固螺栓末端贯穿所述的通孔并螺纹连接在所述的板牙上的螺纹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将板牙插接在丝杆下端,在转动把手时,把手带动转轴相对转动,转轴上的齿轮带动与其相啮合的丝杆向下转动,即可对下方的工件进行外部套丝,由于采用把手实现齿轮的转动,能够起到更加省力的效果,同时,采用插接在丝杆底部的板牙,能够方便根据需要更换板牙,用于不同尺寸的工件的外部套丝;由于本实用新型将齿轮安装在安装槽内侧,使齿轮运行过程中,能够完全覆盖在安装槽内侧,使其操作更加安全。

可选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齿轮外侧端面上设置有角度尺。

可选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所述的齿轮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

可选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机架下端设置有底座,在所述的底座一侧设置有支块,在所述的支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的丝杆同轴的固定孔。

可选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装孔为通孔,在所述的支块一侧设置有连通所述的安装孔的螺纹孔,在所述的支块侧壁上设置有压紧螺栓,所述的压紧螺栓末端贯穿并螺纹连接在该所述的螺纹孔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槽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1.机架,102.丝杆,103.安装槽,104.转轴,105.齿轮,106.安装孔,107.板牙,108.把手,109.角度尺,110.角度传感器,111.底座,112.支块,113.压紧螺栓,114.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于现有的螺杆等工件进行外部套丝时,通常将板牙直接套装在待套丝工件上,在转动板牙过程中,使板牙对工件表面进行套丝,或者直接采用车床进行套丝操作。采用手动套丝过程中,板牙与工件不易校准,板牙相对工件产生倾斜时,容易造成套丝倾斜,影响套丝质量,并且,套丝效率不高,对套丝的距离控制主要依靠工人的手感,加工精度低;采用车床加工成本高,对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高。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加工方式存在的缺陷,对现有设备进行了改进,如图1到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攻牙的装置,包括机架101及设置在所述的机架101内侧的通孔,在所述的通孔内侧设置有丝杆102,所述的丝杆102下端伸出所述的机架101下方,在所述的机架101内侧设置有连通所述的通孔的安装槽103,在所述的安装槽103中部设置有转轴104,在所述的转轴104上设置有与所述的丝杆102相啮合的齿轮105,所述的丝杆102下端为光杆柱面,在所述的丝杆102下端面上设置有安装孔106,在所述的丝杆102下端设置有板牙107,所述的板牙107上端插接在所述的安装孔106内侧,在所述的转轴104远离所述的机架101一端设置有用于转动所述的转轴104的把手108,在所述的丝杆102的光杆柱面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的安装孔106的通孔,在所述的通孔内侧设置有紧固螺栓114,在所述的板牙107上端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紧固螺栓114末端贯穿所述的通孔并螺纹连接在所述的板牙107上的螺纹孔内。本实用新型中,使丝杆能够在机架上的通孔内转动,使丝杆能够纵向移动,将齿轮键连接在转轴上,将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槽内,使齿轮与丝杆相互啮合,在齿轮随着转轴同步转动时,齿轮带动与其相啮合的丝杆相对转动,丝杆在齿轮的带动下纵向移动,推动其底部的板牙纵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采用现有的板牙,用于对工件表面加工外螺纹。

在安装时,将板牙底部插接在丝杆底部的安装孔内,使紧固螺栓将板牙螺纹连接在安装孔内即可实现板牙的相对固定,在需要时,可以将板牙从安装孔取出,方便根据需要更换板牙。

实施例1:

为了方便确定板牙移动距离,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的齿轮105外侧端面上设置有角度尺109。本实施例中,在角度尺上设置刻度线(图中未示出),通过记录齿轮转动角度,相应直观的计算丝杆下移的距离,继而了解套丝长度。

为了能给个更加直观的了解齿轮转动角度,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的机架101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所述的齿轮105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110。通过采用角度传感器测量齿轮转动角度即可方便计算丝杆移动距离。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板牙能够更好的与工件对准,提高套丝的精确性,优选地,在所述的机架101下端设置有底座111,在所述的底座111一侧设置有支块112,在所述的支块112上设置有与所述的丝杆102同轴的固定孔。在需要加工时,将待加工工件嵌入在支块上的固定孔内,使工件与丝杆同轴,进而能够方便使丝杆下方的板牙与待加工工件对准,有助于提高工件的稳定性的同时,保障加工精度。

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孔为通孔,在所述的支块112一侧设置有连通所述的安装孔的螺纹孔,在所述的支块112侧壁上设置有压紧螺栓113,所述的压紧螺栓113末端贯穿并螺纹连接在该所述的螺纹孔内。在加工时,将工件插接进入固定孔内,沿着固定孔长度方向移动工件,进而能够根据需要改变工件的高度,在确定工件高度之后,旋紧压紧螺栓使工件相对卡接在固定孔内侧即可。可以调整工件与板牙之间的距离,方便对工件进行加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