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定位的电路板钻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861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定位的电路板钻孔设备。



背景技术:

电路板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钻孔,以便为后续加工做准备。目前对电路板钻孔的装置在钻孔时无法对电路板进行固定,进而影响钻孔的稳定性,并且钻孔时无法将产生的灰尘清除掉,使其弥漫在空气中影响空气质量,污染环境。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便于定位的电路板钻孔设备。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定位的电路板钻孔设备,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撑板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过滤装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上方的抽气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装置上方的电缸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装置上的定位装置、顶靠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板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方的第一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三角块,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三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端的连接块、位于所述连接块上方的旋转杆、设置于所述旋转杆左侧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旋转杆右侧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挡框、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第二弹簧,所述抽气装置包括集中框、收容于所述集中框内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集中框下方的抽气管、设置于所述抽气管上的风机、阀门,所述电缸装置包括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端的电缸、位于所述电缸下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下端的钻杆、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上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的第三弹簧,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框、设置于所述定位框上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端部的握持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下方的第四弹簧,所述顶靠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下方的第五弹簧、位于所述第五弹簧下方的定位杆、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下端的顶靠轮、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上端的第四固定杆。

所述第一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三角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连接块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三支撑杆枢轴连接,所述旋转杆呈倾斜状,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旋转杆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挡框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挡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集中框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集中框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框的下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过滤网呈水平状,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集中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气管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集中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气管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上。

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电缸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钻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钻杆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钻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固定杆的端部与所述推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框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定位框贯穿所述第一横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钻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定位框的内部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握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贯穿所述第一横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定位杆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顶靠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定位杆枢轴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便于定位的电路板钻孔设备能够对电路板进行定位,并且钻孔时可以对其进行固定,操作简单,使用便利,钻孔的稳定性高,同时可以将钻孔产生的灰尘过滤掉,防止其污染环境,环保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定位的电路板钻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便于定位的电路板钻孔设备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便于定位的电路板钻孔设备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支撑板装置2、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的过滤装置3、位于所述过滤装置3上方的抽气装置4、位于所述支撑板装置2上方的电缸装置5、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装置2上的定位装置6、顶靠装置7。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支撑杆11。所述第一支撑杆11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板装置2包括支撑板21、位于所述支撑板21上方的第二支撑杆22、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2上方的第一横杆23、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2上的三角块24。所述支撑板2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2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呈圆形,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22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支撑杆22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2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三角块24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三角块24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2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24与所述第一横杆23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过滤装置3包括第三支撑杆31、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31上端的连接块32、位于所述连接块32上方的旋转杆33、设置于所述旋转杆33左侧的第一弹簧34、位于所述旋转杆33右侧的第一过滤网35、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35上方的挡框37、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35下方的第二弹簧36。所述第三支撑杆31呈竖直状,所述第三支撑杆3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31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连接块3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三支撑杆31枢轴连接,使得所述连接块32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旋转。所述旋转杆33呈倾斜状,所述连接块32与所述旋转杆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4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4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4的右端与所述旋转杆33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旋转杆33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过滤网35呈长方体,所述旋转杆33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35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6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35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过滤网35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挡框37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挡框37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3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抽气装置4包括集中框41、收容于所述集中框41内的第二过滤网42、位于所述集中框41下方的抽气管、设置于所述抽气管上的风机43、阀门44。所述集中框41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集中框41的上端设有开口使得所述集中框41的纵截面呈凹字形,所述集中框41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211且与所述支撑板21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通孔211与所述集中框41的内部相通,所述集中框41的下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过滤网42呈水平状,所述第二过滤网42的侧面与所述集中框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气管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集中框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抽气管的内部与所述集中框41的内部相通,所述抽气管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第一过滤网35的上表面上。所述风机43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风机43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阀门44用于控制所述抽气管内气体的流量。

如图1所示,所述电缸装置5包括第一支架5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51上端的电缸52、位于所述电缸52下方的推动杆53、位于所述推动杆53下端的钻杆54、设置于所述推动杆53上的第一固定杆55、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55下方的第三弹簧56。所述第一支架5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51的上端与所述电缸52固定连接。所述电缸52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电缸52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推动杆53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推动杆53的上端与所述电缸52连接,使得所述电缸52可以带动所述推动杆53上下移动,所述推动杆53的下端与所述钻杆5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钻杆54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推动杆53与所述钻杆54纵截面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钻杆54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1的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杆55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固定杆55的端部与所述推动杆5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5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5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55固定连接,从而对其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装置6包括定位框61、设置于所述定位框61上的第二固定杆62、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62端部的握持杆63、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62下方的第四弹簧64。所述定位框61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定位框61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定位框61贯穿所述第一横杆23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定位框61可以竖直上下移动,所述钻杆54的下端穿过所述定位框61的内部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推动杆53的下端亦可以向下穿过所述定位框61的内部,所述定位框61的下端顶靠在电路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杆62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框6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62的另一端与所述握持杆63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杆63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方便使用者握住。所述第四弹簧6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2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64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6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64处于被拉伸状态,使得所述定位框61的下端紧紧的顶靠在电路板上。

如图1所示,所述顶靠装置7包括第三固定杆71、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71下方的第五弹簧72、位于所述第五弹簧72下方的定位杆73、设置于所述定位杆73下端的顶靠轮74、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71上端的第四固定杆75。所述第三固定杆71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72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71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72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杆7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73贯穿所述第一横杆23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定位杆73可以竖直上下移动,所述定位杆73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顶靠轮74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定位杆73枢轴连接,使得所述顶靠轮74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旋转,所述顶靠轮74顶靠在电路板上,从而可以按压电路板,使得电路板紧紧的顶靠在支撑板21上。所述第四固定杆7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75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7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便于定位的电路板钻孔设备使用时,首先使用者握住握持杆63向上移动,使得所述定位框61向上移动。然后将电路板放置在所述支撑板21上,且使得顶靠轮74顶靠在电路板上,从而可以将电路板紧紧的按压在支撑板21上,提高其钻孔的稳定性,并且使得需要钻孔的位置处于所述定位框61的下方。然后向下移动握持杆63,使得所述定位框61的下端紧紧的顶靠在电路板需要钻孔的位置。然后打开阀门44,同时打开风机43的开关,从而可以将集中框41内的空气抽入到所述抽气管内,然后经过第一过滤网35排出,此时集中框41内的气压降低,由于顶靠轮74使得电路板紧紧顶靠在支撑板21上,进而使得电路板在其上下压差的作用下固定在支撑板21上。然后打开电缸52的开关,使得所述推动杆53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钻杆54向下移动,所述钻杆54在所述定位框61内向下移动,直至所述钻杆54完成对电路板的钻孔,钻孔后产生的碎屑被抽入到集中框41内,经过第二过滤网42的过滤后进入到抽气管内,最后经过所述第一过滤网35的过滤后排出,所述第二弹簧36对所述第一过滤网35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并且当抽气管内气压较大时,此时所述第一过滤网35向下移动,所述第二弹簧36被压缩,以便起到缓冲作用。然后电缸52使得所述推动杆53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钻杆54向上移动,然后关闭风机43及阀门44,然后向上移动握持杆63,最后将钻完孔的电路板取走即可。至此,本实用新型便于定位的电路板钻孔设备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