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物燃料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3244发布日期:2018-06-27 21:19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生物燃料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燃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生物燃料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燃料在加工生产时往往使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材料,而这些秸秆在加工成原材料前一般都会进搅碎、烘干、和压缩等操作,目前的加工设备其结构复杂,而且其功能单一、通常无法同时对秸秆进行搅碎、烘干和压缩等工作,而且,在对秸秆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生物燃料生产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生物燃料生产设备,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左右两侧端面内相应设有手提槽,所述手提槽中固定设有手提环,所述架体顶部端面内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右侧的所述架体内壁体内上下伸延设置有第一转仓,所述所述容腔中分别左右伸延设置有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右侧伸延末梢探进所述第一转仓中且末梢与所述第一转仓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杆左侧伸延末梢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固定设有于所述容腔左侧内壁内,所述第一电机外侧设有减缓装置,所述减缓装置包括减缓板与吸热薄片,所述第二转杆左侧伸延末梢与容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容腔中的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外表面周向分别固定设有有切割刀片,所述第一转仓中的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外表面周向分别固定设有有第一主齿链轮和第一副齿链轮,所述第一主齿链轮和第一副齿链轮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左侧以及上侧的所述架体内壁体中分别设置有第二转仓以及第三转仓,所述第三转仓右上侧上下伸延设有通合槽,所述通合槽与所述容腔之间联通设有通合孔,所述第二转仓右侧端通过第三转杆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机配合连接的第一锥斜轮,所述第二转仓上侧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斜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锥斜轮,所述第二锥斜轮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向上伸延设置的第四转杆,所述第四转杆顶部伸延末梢探进第三转仓中且与所述架体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仓右侧端上下伸延设置有位于所述通合槽正下方的第五转杆,所述第五转杆与所述架体转动配合连接且顶部伸延末梢探进所述通合槽中,所述第三转仓中的所述第四转杆与第五转杆外表面周向分别固定设有有第二主齿链轮和第二副齿链轮,所述第二主齿链轮和第二副齿链轮配合连接,所述通合槽中的所述第五转杆外表面周向固定设有有旋转叶片,所述通合槽内顶壁内固定设有有吸尘装置,所述容腔下侧设置有斜坡面以及联通所述斜坡面的压缩槽,所述压缩槽左上侧设置有遮挡结构,所述遮挡结构下侧的所述压缩槽左右两端相应设有压缩结构,所述压缩槽下侧端联通设有排送口,所述排送口与所述架体底部端面联通设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遮挡结构包括左右伸延且联通设置在所述压缩槽左上侧的滑槽,所述滑槽中活动配合安装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左侧端面内配合安装有螺柱,所述螺柱左侧伸延末梢与第二电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外表面固定设有于所述滑槽左侧内壁内,所述遮挡板前后方向的长度与所述压缩槽前后方向的长度相等且所述遮挡板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压缩槽左右方向的长度。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压缩结构包括左右相应且与所述压缩槽联通设置的推送腔,所述推送腔中活动配合安装有压缩板,所述压缩板外侧端面通过液压杆与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外表面固定设有于所述推送腔外侧内壁内。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压缩槽外侧壁上设有加热管。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通合孔右侧端固定安装有过海绵网。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减缓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吸热薄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吸热薄片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减缓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两片以上的所述吸热薄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架体顶部端面内设置有容腔,容腔右侧的架体内壁体内上下伸延设置有第一转仓,容腔中分别左右伸延设置有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右侧伸延末梢探进第一转仓中且末梢与第一转仓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转杆左侧伸延末梢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第一电机外表面固定设有于容腔左侧内壁内,第二转杆左侧伸延末梢与容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容腔中的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外表面周向分别固定设有有切割刀片,第一转仓中的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外表面周向分别固定设有有第一主齿链轮和第一副齿链轮,第一主齿链轮和第一副齿链轮配合连接,第一电机左侧以及上侧的架体内壁体中分别设置有第二转仓以及第三转仓,第三转仓右上侧上下伸延设有通合槽,通合槽与容腔之间联通设有通合孔,第二转仓右侧端通过第三转杆设有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的第一锥斜轮,第二转仓上侧端设置有与第一锥斜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锥斜轮,第二锥斜轮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向上伸延设置的第四转杆,第四转杆顶部伸延末梢探进第三转仓中且与架体转动配合连接,第三转仓右侧端上下伸延设置有位于通合槽正下方的第五转杆,第五转杆与架体转动配合连接且顶部伸延末梢探进通合槽中,第三转仓中的第四转杆与第五转杆外表面周向分别固定设有有第二主齿链轮和第二副齿链轮,第二主齿链轮和第二副齿链轮配合连接,通合槽中的第五转杆外表面周向固定设有有旋转叶片,通合槽内顶壁内固定设有有吸尘装置,容腔下侧设置有斜坡面以及联通斜坡面的压缩槽,压缩槽左上侧设置有遮挡结构,遮挡结构下侧的压缩槽左右两端相应设有压缩结构,压缩槽下侧端联通设有排送口,排送口贯穿架体底部端面联通设置,从而实现对秸秆的搅碎以及高效压缩工作一体化设置,通过压缩后,有效减小了秸秆的的体积,从而方便生物燃料的合成,同时,本装置可对秸秆进行烘干,无需单独购买烘干设备,大大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而且在秸秆加工过程中通过吸尘装置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灰尘有效吸附,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以及通过旋转叶片的设置有效增加吸尘装置的吸附力度。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生物燃料生产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手提环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电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生物燃料生产设备,包括架体60,所述架体60左右两侧端面内相应设有手提槽50,所述手提槽50中固定设有手提环51,所述手提环51用于方便所述架体60的提放操作,从而方便移动搬运,所述架体60顶部端面内设置有容腔622,所述容腔622右侧的所述架体60内壁体内上下伸延设置有第一转仓612,所述所述容腔622中分别左右伸延设置有第一转杆614和第二转杆617,所述第一转杆614和第二转杆617右侧伸延末梢探进所述第一转仓612中且末梢与所述第一转仓612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杆614左侧伸延末梢与第一电机645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固定设有于所述容腔622左侧内壁内,所述第一电机645外侧设有减缓装置,所述减缓装置包括减缓板6451与吸热薄片6452,所述第二转杆617左侧伸延末梢与容腔622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容腔622中的第一转杆614和第二转杆617外表面周向分别固定设有有切割刀片621,所述第一转仓612中的所述第一转杆614和第二转杆617外表面周向分别固定设有有第一主齿链轮613和第一副齿链轮616,所述第一主齿链轮613和第一副齿链轮616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645左侧以及上侧的所述架体60内壁体中分别设置有第二转仓643以及第三转仓636,所述第三转仓636右上侧上下伸延设有通合槽631,所述通合槽631与所述容腔622之间联通设有通合孔632,所述第二转仓643右侧端通过第三转杆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机645配合连接的第一锥斜轮644,所述第二转仓643上侧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斜轮644配合连接的第二锥斜轮642,所述第二锥斜轮642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向上伸延设置的第四转杆641,所述第四转杆641顶部伸延末梢探进第三转仓636中且与所述架体60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仓636右侧端上下伸延设置有位于所述通合槽631正下方的第五转杆635,所述第五转杆635与所述架体60转动配合连接且顶部伸延末梢探进所述通合槽631中,所述第三转仓636中的所述第四转杆641与第五转杆635外表面周向分别固定设有有第二主齿链轮637和第二副齿链轮638,所述第二主齿链轮637和第二副齿链轮638配合连接,所述通合槽631中的所述第五转杆635外表面周向固定设有有旋转叶片634,所述通合槽631内顶壁内固定设有有吸尘装置623,所述容腔622下侧设置有斜坡面611以及联通所述斜坡面611的压缩槽655,所述压缩槽655左上侧设置有遮挡结构,所述遮挡结构下侧的所述压缩槽655左右两端相应设有压缩结构,所述压缩槽622下侧端联通设有排送口653,所述排送口653与所述架体60底部端面联通设置。

有益地,所述遮挡结构包括左右伸延且联通设置在所述压缩槽655左上侧的滑槽651,所述滑槽651中活动配合安装有遮挡板654,所述遮挡板654左侧端面内配合安装有螺柱652,所述螺柱652左侧伸延末梢与第二电机647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机647外表面固定设有于所述滑槽651左侧内壁内,所述遮挡板654前后方向的长度与所述压缩槽655前后方向的长度相等且所述遮挡板654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压缩槽655左右方向的长度,从而自动将所述压缩槽655开启和自动关闭。

有益地,所述压缩结构包括左右相应且与所述压缩槽655联通设置的推送腔657,所述推送腔657中活动配合安装有压缩板656,所述压缩板656外侧端面通过液压杆661与液压缸662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662外表面固定设有于所述推送腔657外侧内壁内,从而实现自动对秸秆进行碾压工作,有效降低秸秆的体积,便于生物燃料的合成。

有益地,所述压缩槽622外侧壁上设有加热管646,从而自动对秸秆进行烘干排湿处理,有效降低秸秆含水量。

有益地,所述通合孔632右侧端固定安装有过海绵网633,从而避免秸秆进入吸尘装置623中,增加所述吸尘装置623使用寿命。

有益地,所述减缓板645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645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机645固定连接,所述吸热薄片6452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645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机645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吸热薄片6452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减缓板64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645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两片以上的所述吸热薄片6452,所述吸热薄片6452用以吸收并散发所述第一电机645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所述减缓板6451用以减少所述第一电机645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防止震动力过大而影响本装置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对秸秆进行搅碎加工时,往压缩槽622中加入秸秆后,启动第一电机645带动切割刀片621以及旋转叶片634开始转动,通过第一主齿链轮613和第一副齿链轮616配合连接,从而第一转杆614和第二转杆617上的切割刀片62反向转动,从而高效对秸秆进行搅碎,同时,启动吸尘装置623开始吸附秸秆搅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由于旋转叶片634的作用,加大了粉尘吸附效果,搅碎完毕后,启动第二电机647带动螺柱652转动,螺柱652带动遮挡板654完全进入滑槽651中,同时,分别启动左右两侧的液压缸662通过液压杆661带动压缩板656往复向内侧滑动,从而对下落的秸秆进行快速往复碾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架体顶部端面内设置有容腔,容腔右侧的架体内壁体内上下伸延设置有第一转仓,容腔中分别左右伸延设置有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右侧伸延末梢探进第一转仓中且末梢与第一转仓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转杆左侧伸延末梢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第一电机外表面固定设有于容腔左侧内壁内,第二转杆左侧伸延末梢与容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容腔中的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外表面周向分别固定设有有切割刀片,第一转仓中的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外表面周向分别固定设有有第一主齿链轮和第一副齿链轮,第一主齿链轮和第一副齿链轮配合连接,第一电机左侧以及上侧的架体内壁体中分别设置有第二转仓以及第三转仓,第三转仓右上侧上下伸延设有通合槽,通合槽与容腔之间联通设有通合孔,第二转仓右侧端通过第三转杆设有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的第一锥斜轮,第二转仓上侧端设置有与第一锥斜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锥斜轮,第二锥斜轮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向上伸延设置的第四转杆,第四转杆顶部伸延末梢探进第三转仓中且与架体转动配合连接,第三转仓右侧端上下伸延设置有位于通合槽正下方的第五转杆,第五转杆与架体转动配合连接且顶部伸延末梢探进通合槽中,第三转仓中的第四转杆与第五转杆外表面周向分别固定设有有第二主齿链轮和第二副齿链轮,第二主齿链轮和第二副齿链轮配合连接,通合槽中的第五转杆外表面周向固定设有有旋转叶片,通合槽内顶壁内固定设有有吸尘装置,容腔下侧设置有斜坡面以及联通斜坡面的压缩槽,压缩槽左上侧设置有遮挡结构,遮挡结构下侧的压缩槽左右两端相应设有压缩结构,压缩槽下侧端联通设有排送口,排送口贯穿架体底部端面联通设置,从而实现对秸秆的搅碎以及高效压缩工作一体化设置,通过压缩后,有效见减小了秸秆的的体积,从而方便生物燃料的合成,同时,本装置可对秸秆进行烘干,无需单独购买烘干设备,大大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而且在秸秆加工过程中通过吸尘装置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灰尘有效吸附,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以及通过旋转叶片的设置有效增加吸尘装置的吸附力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