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的冲压模具上的校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0683发布日期:2018-10-12 23:0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前保险杠的生产的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的冲压模具上的校平装置。



背景技术:

钢材从炼钢厂出厂时一般为卷材,在使用卷材进行加工时需将卷材在开卷机上进行开卷并粗裁一定长度的板料,再将板料在校平机上进行粗校和精校,使板料平整以备用,然后在冲压机床进行冲孔加工,冲孔后在运至辊压轮组进行辊压成形,在冲孔后带料的平整度有所下降,还容易出现毛刺,而现在一般未对冲孔后的带料进行校平处理,不便于后序的成形加工;另一方面,在校平处理中一般采用人工控制送料的方式,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且工人在送料和转移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冲孔后带料的平整度有所下降,还容易出现毛刺,而现在一般未对冲孔后的带料进行校平处理的现象,导致的不便于后序的成形加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的冲压模具上的校平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的冲压模具上的校平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冲压机床,所述壳体内位于冲压机床的一侧设置有校平装置,所述校平装置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主校平辊组和副校平辊组以及用于驱动主校平辊组和副校平辊组的驱动装置,所述主校平辊组与副校平辊组之间形成间隙结构,所述主校平辊组包括主支撑座以及平行设置在主支撑座上的一组主辊轮,所述主支撑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栓的一端,所述螺栓的另一端延伸到壳体的外部,所述螺栓靠近主支撑座的一端上设置有弹簧,所述螺栓位于弹簧上部处设置有控制弹簧弹性的螺母。

通过冲压机床冲压冲孔之后的板料,进入校平装置的主校平辊组和副校平辊组之间形成间隙结构,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主校平辊组和副校平辊组对板料进行校正,同时除去板料上的毛刺,便于后续的加工处理;采用设置在主支撑座上的螺栓、设置在螺栓上的弹簧以及螺母,通过旋转螺母使弹簧压迫主支撑座向下运动,从而减小主校平辊组与副校平辊组之间的间隙结构的空隙大小,一方面使毛刺充分的除去,另一方面可以使本校平装置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板料。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且位于主支撑座上方设置有与主支撑座平行的主支撑板,所述主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使螺栓通过的通孔,所述主支撑板通过分别设置在螺栓两侧的第一收缩杆和第二收缩杆与主支撑座连接。通过采用主支撑板以及第一收缩杆、第二收缩杆,使弹簧产生的弹力均匀的施加于主校平辊组上。

优选地,所述一组主辊轮包括2~6个主辊轮。这样便于毛刺更加彻底的去除,板料更加的平整。

优选地,所述冲压机床包括上冲压模组件和下冲压模组件,所述下冲压膜组件上设置有成型模具。通过冲压模组件、下冲压模组件以及成型模具对板料进行冲压。

优选地,所述下冲压模组件与校平装置之间通过第一输送装置连接,所述校平装置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通过采用第一输送装置以及第二输送装置实现了自动的上料和自动的出料,节省工人的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冲压机床冲压冲孔之后的板料,进入校平装置且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主校平辊组和副校平辊组对板料进行校正,同时除去板料上的毛刺,便于后续的加工处理;

2.采用设置在主支撑座上的螺栓、设置在螺栓上的弹簧以及螺母,通过旋转螺母使弹簧压迫主支撑座向下运动,从而减小主校平辊组与副校平辊组之间的间隙结构的空隙大小,一方面使毛刺充分的除去,另一方面可以使本校平装置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板料;

3.通过采用主支撑板以及第一收缩杆、第二收缩杆,使弹簧产生的弹力均匀的施加于主校平辊组上;

4.通过采用第一输送装置以及第二输送装置实现了自动的上料和自动的出料,节省工人的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冲压机床,3-校平装置,4-主校平辊组,5-副校平辊组,6-驱动装置,7-间隙结构,8-主支撑座,9-主辊轮,10-螺栓,11-弹簧,12-螺母,13-主支撑板,14- 通孔,15-第一收缩杆,16-第二收缩杆,17-上冲压模组件,18-下冲压模组件,19-成型模具, 20-第一输送装置,21-第二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的冲压模具上的校平装置3,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冲压机床2,所述壳体1内位于冲压机床2的一侧设置有校平装置3,所述校平装置3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主校平辊组4和副校平辊组5以及用于驱动主校平辊组4和副校平辊组5的驱动装置6,所述主校平辊组4与副校平辊组5之间形成间隙结构7,所述主校平辊组4包括主支撑座8以及平行设置在主支撑座8上的一组主辊轮9,所述主支撑座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栓10的一端,所述螺栓10的另一端延伸到壳体1 的外部,所述螺栓10靠近主支撑座8的一端上设置有弹簧11,所述螺栓10位于弹簧11上部处设置有控制弹簧11弹性的螺母12。

通过冲压机床2冲压冲孔之后的板料,进入校平装置3的主校平辊组4和副校平辊组5 之间形成间隙结构7,在驱动装置6的作用下主校平辊组4和副校平辊组5对板料进行校正,同时除去板料上的毛刺,便于后续的加工处理;采用设置在主支撑座8上的螺栓10、设置在螺栓10上的弹簧11以及螺母12,通过旋转螺母12使弹簧11压迫主支撑座8向下运动,从而减小主校平辊组4与副校平辊组5之间的间隙结构7的空隙大小,一方面使毛刺充分的除去,另一方面可以使本校平装置3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板料。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壳体1内且位于主支撑座8上方设置有与主支撑座8平行的主支撑板13,所述主支撑板13的中部设置有使螺栓10通过的通孔14,所述主支撑板13 通过分别设置在螺栓10两侧的第一收缩杆15和第二收缩杆16与主支撑座8连接。通过采用主支撑板13以及第一收缩杆15、第二收缩杆16,使弹簧11产生的弹力均匀的施加于主校平辊组4上。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一组主辊轮9包括2~6个主辊轮9。这样便于毛刺更加彻底的去除,板料更加的平整。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冲压机床2包括上冲压模组件17和下冲压模组件18,所述下冲压膜组件上设置有成型模具19。通过冲压模组件、下冲压模组件18以及成型模具19 对板料进行冲压。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下冲压模组件18与校平装置3之间通过第一输送装置20连接,所述校平装置3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21。通过采用第一输送装置20以及第二输送装置21实现了自动的上料和自动的出料,节省工人的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