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双头加工用数控车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5788发布日期:2019-04-03 01:52阅读:756来源:国知局
工件双头加工用数控车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车床,尤其涉及一种工件双头加工用数控车床。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可对轴、管等工件加工台阶、环槽、倒角、螺纹等,使用较多。现有的数控车床多将工件一端固定于卡盘上,然后对另一端进行加工,加工完毕后将加工完的一端再固定于卡盘上,再加工原先固定的一端。这种加工方法在更换固定端的过程中,极易对工件两端加工的同轴度造成影响,且两端分别加工也大大降低了工件两端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工件两端加工同轴度且提高两端加工效率的工件双头加工用数控车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工件双头加工用数控车床,包括机床座,所述机床座上固定设有主轴箱,所述主轴箱一侧的所述机床座上安装有尾座,所述主轴箱和所述尾座之间的所述机床座上滑动安装有第一加工溜板箱,所述主轴箱另一侧的所述机床座上滑动安装有第二加工溜板箱,所述第一加工溜板箱和所述第二加工溜板箱分别连接有第一溜板驱动装置和第二溜板驱动装置;所述主轴箱两侧分别安装有同步转动的卡盘,两所述卡盘之间的所述主轴箱上设有过件通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溜板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轴箱上的第一溜板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溜板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溜板驱动丝杠,所述第一加工溜板箱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溜板驱动丝杠对应的第一丝杠传动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溜板驱动丝杠位于所述第一加工溜板箱中部下方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溜板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轴箱上的第二溜板驱动电机,所述第二溜板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溜板驱动丝杠,所述第二加工溜板箱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溜板驱动丝杠对应的第二丝杠传动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溜板驱动丝杠位于所述第二加工溜板箱中部下方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工溜板箱的行程大于所述第二加工溜板箱的行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工件双头加工用数控车床,包括机床座,所述机床座上固定设有主轴箱,所述主轴箱一侧的所述机床座上安装有尾座,所述主轴箱和所述尾座之间的所述机床座上滑动安装有第一加工溜板箱,所述主轴箱另一侧的所述机床座上滑动安装有第二加工溜板箱,所述第一加工溜板箱和所述第二加工溜板箱分别连接有第一溜板驱动装置和第二溜板驱动装置;所述主轴箱两侧分别安装有同步转动的卡盘,两所述卡盘之间的所述主轴箱上设有过件通道;本实用新型两所述卡盘可对工件夹持固定,所述尾座可对工件的一端进行辅助固定,所述第一加工溜板箱和所述第二加工溜板箱可单独滑动,同时加工,工件在一次加工后两端可同时成型,同轴度提高且加工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未对机床外壳和防护门进行示意;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缩放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床座;2-主轴箱;3-尾座;4-第一加工溜板箱;41-第一溜板驱动丝杠;5-第二加工溜板箱;51-第二溜板驱动丝杠;52-第二溜板驱动电机;6-加工刀架;7-卡盘;8-防护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工件双头加工用数控车床,包括机床座1,所述机床座1上固定设有主轴箱2,所述主轴箱2一侧的所述机床座1上安装有尾座3,上述结构为现有数控车床的常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主轴箱2和所述尾座3之间的所述机床座1上滑动安装有第一加工溜板箱4,所述第一加工溜板箱4连接有第一溜板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溜板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轴箱2上的第一溜板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溜板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溜板驱动丝杠41,所述第一加工溜板箱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溜板驱动丝杠41对应的第一丝杠传动座。本实施例所述第一溜板驱动丝杠41位于所述第一加工溜板箱4中部下方设置,这样相比现有技术丝杠在溜板箱侧方设置的结构,螺纹受力好,减少了所述第一溜板驱动丝杠41的受力变形;同时所述第一溜板驱动丝杠41可传递给所述第一加工溜板箱4均匀的滑动驱动力,使所述第一加工溜板箱4滑动精度更高,从而更加提高本实施例的加工精度。

所述主轴箱2另一侧的所述机床座1上滑动安装有第二加工溜板箱5,所述第二加工溜板箱5连接有第二溜板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溜板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轴箱2上的第二溜板驱动电机52,所述第二溜板驱动电机5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溜板驱动丝杠51,所述第二加工溜板箱5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溜板驱动丝杠51对应的第二丝杠传动座。本实施例所述第二溜板驱动丝杠51位于所述第二加工溜板箱5中部下方设置,这种结构所获得的效果与所述第一溜板驱动丝杠41一致,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工溜板箱4和所述第二加工溜板箱5滑动精度的提高,使得本实施例工件两端同时加工的同轴度提高。当然所述第一加工溜板箱4和所述第二加工溜板箱5上均安装有加工刀架6。

所述主轴箱2两侧分别安装有同步转动的卡盘7,两所述卡盘7的卡爪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加工溜板箱4和所述第二加工溜板箱5,两所述卡盘7之间的所述主轴箱2上设有过件通道。所述主轴箱2上可转动安装转筒,转筒两端分别固定两所述卡盘7,所述转筒的内孔形成所述过件通道,所述转筒连接工件转动驱动装置;或者所述主轴箱2上分别转动设置与两所述卡盘7固定连接的卡盘座,卡盘座为圆盘结构,两所述卡盘座的内孔之间形成所述过件通道;两所述卡盘座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其中一所述卡盘座连接工件转动驱动装置,上述两方案均可实现两所述卡盘7的同步转动安装。所述工件转动驱动装置包括工件转动驱动电机和减速器等,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且在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所述主轴箱2是固定安装到所述机床座1上的,在加工同一批次工件时是固定在所述机床座1上不动的,而当工件长度不同时,可根据需要拆装所述主轴箱2,改变其在所述机床座1上的位置,所述主轴箱2的拆装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加工前预先编制加工程序,然后将轴、管等工件放置到两所述卡盘7上,工件一端用所述尾座3进行径向定位,然后两所述卡盘7夹紧,所述尾座3辅助夹持;所述第一加工溜板箱4和所述第二加工溜板箱5自动对准零点,然后所述加工刀架6根据程序进行动作,加工完毕后,松开两所述卡盘7,取出工件。

本实施例通过两所述卡盘7的夹持和所述尾座3的定位和夹紧,可对工件进行有效固定,所述第一加工溜板箱4和所述第二加工溜板箱5可分别控制滑动,可同时进行不同的加工动作,工件两端加工效率高且同轴度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