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来加工变速箱壳体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9524发布日期:2019-05-17 22:0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来加工变速箱壳体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具。具体说,是对汽车变速箱壳体周边加工时用来对其进行定位的夹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变速箱生产行业都知道,变速箱壳体是变速箱总成中的重要部件,在第一道加工工序中,首要的是以其毛坯两端的轴承孔中心作为基准,然后再对其周边进行加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变速箱总成零件的尺寸链精度,使后续的切屑余量均匀。

目前,对汽车变速箱壳体的定位方法大都是传统方法。这种传统方法是采用压板对变速箱壳体进行固定和在变速箱壳体的底面预铸孔作为基准进行定位。由于仅采用压板对变速箱壳体进行固定和在变速箱壳体的底面预铸孔作为基准进行定位,不仅难以精确定位,使得加工的变速箱壳体废品率高和生产成本都较高,而且装夹起来很不方便,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来加工变速箱壳体的夹具。这种夹具,定位精确,便于操作。采用这种夹具来加工变速箱壳体,可大大降低废品率和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要解决的上述问题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用来加工变速箱壳体的夹具,包括底板。其特点是:底板上有用于分别对变速箱壳体的大孔和小孔进行定位的大孔定心机构和小孔定心机构。大孔定心机构和小孔定心机构四周的底板上均布有主压机构,相邻的主压机构间均有辅压机构。主压机构与相邻的辅压机构间均有导向柱。

所述大孔定心机构含有第一底座。第一底座为空腔结构,其下端固定在底板上,其上端呈敞口状,其内腔底部固定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的活塞杆朝上。第一底座上端有大孔定位套。大孔定位套下端与第一底座上端相连,大孔定位套上端连有大孔导向盖。大孔定位套内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下端与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上端相连,第一伸缩杆在缩进状态下其上端与大孔定位套间有间距。第一伸缩杆上端周向均布有三个第一斜面,与第一斜面相应的大孔定位套侧壁上有第一径向孔,第一径向孔内均有与变速箱壳体两端的中心轴孔配合的第一定位头。第一定位头为杆状,其里端有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其外端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内旋有第一螺钉。

其中,所述第一斜面上有燕尾槽,第二斜面上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呈上下滑动状置于燕尾槽内。

所述小孔定心机构含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为空腔结构,其下端固定在底板上,其上端呈敞口状,其内腔底部固定有第二油缸,第二油缸的活塞杆朝上。第二底座上端有小孔定位套。小孔定位套下端与第二底座上端相连,小孔定位套上端连有小孔导向盖。小孔定位套内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下端与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上端相连,第二伸缩杆在缩进状态下其上端与小孔定位套间有间距。第二伸缩杆上端对侧有两个第三斜面,与第三斜面相应的小孔定位套侧壁上有第二径向孔,第二径向孔内均有与变速箱壳体两端的轴承孔配合的第二定位头。第二定位头为杆状,其里端有与第三斜面配合的第四斜面,其外端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内旋有第二螺钉。

其中,所述第三斜面上有燕尾槽,第四斜面上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呈上下滑动状置于燕尾槽内。

所述主压机构含有主支撑块和第一杠杆油缸。所述主支撑块为矩形块,其借助螺钉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一杠杆油缸含有第三底座、第三油缸和第一压,第三底座与第三油缸相邻,第三油缸的缸体固定在第三底座上,其活塞杆朝上。邻近主支撑块的第三底座一边上有由两个销耳构成的第一销座,第一压杆一端和中间均借助销轴分别铰接在第三油缸的活塞杆外端和两个销耳之间,且使第一压杆另一端位于主支撑块之上。

所述辅压机构含有辅支撑块和第二杠杆油缸。所述辅支撑块为矩形块,其借助螺钉固定在底板上。第二杠杆油缸含有第四底座、第四油缸和第二压杆,第四底座与第四油缸相邻,第四油缸的缸体固定在第四底座,其活塞杆朝上。邻近辅支撑块的第四底座一边上有由两个销耳构成的第二销座,第二压杆一端和中间均借助销轴分别铰接在第四油缸的活塞杆外端和两个销耳之间,且使第二压杆另一端位于辅支撑块之上。

由以上方案可以看出,由于底板上有用于分别对变速箱壳体的大孔和小孔进行定位的大孔定心机构和小孔定心机构。大孔定心机构和小孔定心机构四周的底板上均布有主压机构,相邻的主压机构间均有辅压机构。主压机构与相邻的辅压机构间均有导向柱。采用一个大孔定心机构、一个小孔定心机构、三个主压机构和辅压机构及几个导向柱,就可实现对汽车变速箱壳体的精确定位。与背景技术相比,不用压板对变速箱壳体进行固定,不需在变速箱壳体的底面预铸孔,就可实现精确定位,不仅装夹起来非常方便,生产效率高。而且由于定位精确,大大降低了变速箱壳体的废品率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来加工变速箱壳体的夹具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大孔定心机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小孔定心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用来加工变速箱壳体的夹具含有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用于分别对变速箱壳体的大孔和小孔进行定位的大孔定心机构和小孔定心机构。大孔定心机构和小孔定心机构四周的底板1上均布有主压机构,相邻的主压机构间均设置有辅压机构,主压机构与相邻的辅压机构间均设置有导向柱2。

如图2所示,所述大孔定心机构含有第一底座18。第一底座18为空腔结构,其下端固定在底板1上,其上端呈敞口状,其内腔底部固定有第一油缸23,第一油缸23的活塞杆朝上。第一底座18上端设置有大孔定位套11,大孔定位套11下端借助螺钉与第一底座18上端相连,大孔定位套11上端设置有大孔导向盖10。所述大孔导向盖10为短圆柱,其借助螺钉固定在大孔定位套11的上端。大孔定位套11内设置有第一伸缩杆22,第一伸缩杆22的横截面形状与大孔定位套11的内腔相适配且二者间呈滑动配合。第一伸缩杆22下端与第一油缸23的活塞杆上端相连,第一伸缩杆22在活塞杆缩进状态下其上端与大孔定位套11间留有间距。第一伸缩杆22上端周向加工有三个第一斜面21,该三个第一斜面21在圆周方向呈均匀布置。与第一斜面21相应的大孔定位套11侧壁圆周方向上均匀地加工有三个第一径向孔20,第一径向孔20内均安装有与变速箱壳体两端的中心轴孔配合的第一定位头19。所述第一定位头19为杆状,其里端加工有与第一斜面21配合的第二斜面,其外端加工有第一螺孔191,第一螺孔191内旋有第一螺钉192。其中,所述第一斜面21上加工有燕尾槽,第二斜面上加工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呈上下滑动状置于燕尾槽内。

如图3所示,所述小孔定心机构含有第二底座7。所述第二底座7为空腔结构,其下端固定在底板1上,其上端呈敞口状,其内腔底部固定有第二油缸28,第二油缸28的活塞杆朝上。第二底座7上端设置有小孔定位套8,小孔定位套8下端借助螺钉与第二底座7上端相连,小孔定位套8上端设置有小孔导向盖9。小孔导向盖9为短圆柱,其借助螺钉连接在小孔定位套8的上端。小孔定位套8内设置有第二伸缩杆27,第二伸缩杆27的横截面和小孔定位套8的内腔均为圆形,且二者间呈滑动配合。第二伸缩杆27下端借助螺钉与第二油缸28的活塞杆上端相连,第二伸缩杆27在下缩状态下其上端与小孔定位套8间留有间距。第二伸缩杆27上端对侧加工有两个第三斜面25,与第三斜面25相应的小孔定位套8侧壁上精工有两个第二径向孔,第二径向孔内均设置有与变速箱壳体两端的轴承孔配合的第二定位头24。第二定位头24为杆状,其里端加工有与第三斜面25配合的第四斜面,其外端加工有第二螺孔241,第二螺孔241内旋有第二螺钉242。其中,所述第三斜面25上加工有燕尾槽,第四斜面上加工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呈上下滑动状置于燕尾槽内。

见图1和图2,所述主压机构含有主支撑块13和第一杠杆油缸,。所述主支撑块13为矩形块,其借助螺钉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第一杠杆油缸含有第三底座15、第三油缸16和第一压杆14,第三底座15与第三油缸16相邻,第三油缸16的缸体固定在第三底座15上,其活塞杆朝上。邻近主支撑块13的第三底座15一边上设置有由两个销耳构成的第一销座17,第一压杆14一端和中间均借助销轴分别铰接在第三油缸16的活塞杆外端和两个销耳之间,且使第一压杆14另一端位于主支撑块13之上。

所述辅压机构含有辅支撑块4和第二杠杆油缸,所述辅支撑块4为矩形块,其借助螺钉固定在底板1上。第二杠杆油缸含有第四底座3、第四油缸5和第二压杆6,第四底座3与第四油缸5相邻,第四油缸5的缸体固定在第四底座3上,其活塞杆朝上。邻近辅支撑块4的第四底座3一边上固定有由两个销耳构成的第二销座26,第二压杆6一端和中间均借助销轴分别铰接在第四油缸5的活塞杆外端和两个销耳之间,且使第二压杆6另一端位于辅支撑块4之上。

加工时,变速箱壳体顶端中心的轴承孔与大孔定心机构配合,变速箱壳体顶端一侧的小轴承孔与小孔定心机构配合。主压机构与辅压机构均与变速箱壳体底部的法兰端面配合。导向柱2与变速箱壳体底部法兰周边配合。从而将变速箱壳体夹紧,实现对变速箱壳体的夹紧、定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