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弹性金属件的固定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99054发布日期:2020-04-21 22:37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形弹性金属件的固定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圆形弹性金属件的固定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行业内将莲花头100固定于屏蔽管200内,主要是通过两种手段实现,其一,将莲花头100与屏蔽管200一体成型压铸出来,一体成型的工艺虽然减少了后续的组装固定步骤,但是其整体的成型工艺要求高,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不良品;其二,将莲花头100与屏蔽管200通过过盈配合进行组装固定,过盈配合的方式虽然能保证组装后的固定效果,但是同样对莲花头100和屏蔽管200的制作要求高,也就是说对生产莲花头100和屏蔽管200的模具要求高,同时,过盈配合的组装固定的方式也容易产生不良品,间接的增加了企业的投入成本,而且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形弹性金属件的固定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圆形弹性金属件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及铆压组件,铆压组件朝向固定组件设置;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固定件用于固定屏蔽管,铆压组件作用于屏蔽管外壁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固定件设有支撑杆及固定孔,支撑杆位于固定孔内,且支撑杆凸出于固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固定组件还包括支撑导向件,铆压组件设置于支撑导向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固定组件还包括保护罩,保护罩罩设于支撑导向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铆压组件包括铆压驱动件及铆压顶针,铆压驱动件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支撑导向件,铆压顶针连接铆压驱动件的输出端,铆压顶针朝向支撑杆。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上料组件,上料组件包括上料驱动件、上料块及定位件,上料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上料块,定位件设置于上料块,定位件位于固定件上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定位件环绕设置有多个卡板。

本发明还公开的一种采用圆形弹性金属件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的方法,包括:

s1:将莲花头进行预处理;

s2:将屏蔽管放置于固定件;

s3:将预处理后的莲花头放置于屏蔽管;

s4:铆压组件作用于屏蔽管与莲花头叠合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预处理为对莲花头开设连接孔,连接孔与屏蔽管叠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铆压组件作用于连接孔与屏蔽管叠合处,使得屏蔽管卡入连接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固定组件及铆压组件的配合设置,将屏蔽管放置于固定件上,然后将莲花头套入屏蔽管内,最后通过铆压组件作用于屏蔽管的外壁面进行铆压,既能解决传统一体成型工艺要求高及不良品率高的问题,还解决了另一传统过盈配合工艺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能有效解决对企业对模具投入的成本,还通过降低不良品率达到节约成本,除此外,还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现有技术的屏蔽管及莲花头的爆炸图;

图2为实施例中圆形弹性金属件的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中圆形弹性金属件的固定装置的另一立体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中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中铆压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实施例中上料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图6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中预处理后的莲花头。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组件;11-固定件;111-支撑杆;112-固定孔;12-支撑导向件;13-保护罩;2-铆压组件;21-铆压驱动件;22-铆压顶针;3-上料组件;31-上料驱动件;32-上料块;33-定位件;331-卡板;332-卡口;4-机箱;100-莲花头;1001-连接孔;200-屏蔽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图1为实施例中现有技术的屏蔽管200及莲花头100的爆炸图;图2为实施例中圆形弹性金属件的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实施例中圆形弹性金属件的固定装置的另一立体结构图。本发明的圆形弹性金属件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组件1及铆压组件2,铆压组件2朝向固定组件1设置。固定组件1包括固定件11,固定件11用于固定屏蔽管200,铆压组件2朝向固定件11,且铆压组件2作用于屏蔽管200的外壁面。

圆形弹性金属件的固定装置工作时,将屏蔽管200放置于固定件11内进行固定,再将莲花头100放置于屏蔽管200内,驱动铆压组件2,铆压组件2作用于屏蔽管200的外壁面,并使得屏蔽管200与莲花头100铆接。

具体应用时,圆形弹性金属件的固定装置还包括机箱4,机箱4内设置有控制器,用以调控各部件的工作。

再一并参照图4,图4为实施例中固定组件1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具体应用时,固定件11呈矩形块状结构,增加固定件11使用过程的稳定性。固定件11设置于机箱4上,固定件11设有支撑杆111及固定孔112,支撑杆111位于固定孔112内,且支撑杆111沿固定孔112轴向凸出。具体的,固定孔112为方形孔,且其与屏蔽管200相匹配。

优选地,固定组件1还包括支撑导向件12,本实施例中,支撑导向件1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导向件12环绕固定件11设置,且四个支撑导向件12分布在屏蔽管200需要铆接的四个地方。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导向件12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四个,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需求进行增减。

优选地,固定组件1还包括保护罩13,保护罩13罩设于四个支撑导向件12,通过保护罩13的设置,对四个支撑导向件12进行保护,防止外界的颗粒或杂物进入到支撑导向件12造成损坏。

再一并参照图5,图5为实施例中铆压组件2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铆压组件2包括铆压驱动件21及铆压顶针22,铆压驱动件21设置于机箱4上,铆压驱动件21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支撑导向件12,铆压顶针22连接铆压驱动件21的输出端,铆压顶针22远离铆压驱动件21的一端朝向支撑杆111。具体的,铆压驱动件21为气缸,铆压驱动件21的输出端通过直线轴承活动连接支撑导向件12,通过支撑导向件12的设置,对铆压驱动件21的输出端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还对铆压驱动件21的输出端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进而使得铆压顶针22能精准作用于屏蔽管200上设定的位置。本实施例中,铆压驱动件21的数量与支撑导向件12的数量相对应,即铆压驱动件21的数量也为四个,且每一个铆压驱动件21对应一个支撑导向件12。同理,铆压顶针22也设有四个,每一个铆压顶针22连接一个铆压驱动件21。

再一并参照图6-图7,图6为实施例中上料组件3的立体结构图;图7为图6中a的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优选地,圆形弹性金属件的固定装置还包括上料组件3,上料组件3位于固定件11的上方。上料组件3包括上料驱动件31、上料块32及定位件33,上料驱动件31设置于机箱4上,上料块32连接上料驱动件31的输出端,定位件33设置于上料块32,且定位件33位于固定件11的上方。具体的,上料驱动件31为气缸。优选地,定位件33上设有多个卡板331,多个卡板331环绕定位件33设置。具体应用时,卡板331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一个卡板331与莲花头100上的开口相匹配,具体的,为了便于将卡板331卡入到定位件33上,定位件33还设有卡口332,卡板331卡入卡口332进行固定。

圆形弹性金属件的固定装置工作时,将屏蔽管200插入固定孔112内,且支撑杆111套入到屏蔽管200的内部,再将莲花头100卡入卡板331上进行固定和定位;驱动上料驱动件31,上料驱动件31带动上料块32朝靠近屏蔽管200的方向运动,上料块32带动定位件33运动,直至将莲花头100卡入到屏蔽管200内,铆压驱动件21工作,铆压驱动件21驱动铆压顶针22朝靠近屏蔽管200的方向运动,铆压顶针22抵接屏蔽管200外壁,并使得抵接处的屏蔽管200及莲花头100发生形变,即向内凹陷,在支撑杆112的作用下,有效防止因铆压顶针22出现故障而导致屏蔽管200及莲花头100发生较大的形变,进而损坏屏蔽管200及莲花头100;同时,还对屏蔽管200及莲花头100起到支撑和限位的作用;最后,铆压驱动件21及上料驱动件31恢复至初始位置,将铆压好后的屏蔽管200及莲花头100从固定孔112中取出即可。

实施例二

再一并参照图8,图8为实施例中预处理后的莲花头100。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采用圆形弹性金属件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的方法包括:

s1:将莲花头100进行预处理;

s2:将屏蔽管200放置于固定件11;

s3:将预处理后的莲花头100放置于屏蔽管200;

s4:驱动铆压组件2使其作用于屏蔽管200与莲花头100的叠合处。

优选地,莲花头100的预处理是指在莲花头100的周围开设连接孔1001,连接孔1001与屏蔽管200叠合。具体的,连接孔1001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一个连接孔1001位于两个卡板331的中部,便于使用者可直接将莲花头100卡入到卡板331上,无需进行观察判断位置是否对应,进而提高效率。

优选地,铆压组件2的铆压顶针22作用于连接孔1001与屏蔽管200的叠合处。

首先,在莲花头100上开出四个连接孔1001,再将屏蔽管200放置于固定孔112,莲花头100卡于定位件33,上料驱动件31驱动莲花头100插入屏蔽管200内,铆压顶针22抵接屏蔽管200外壁,且将抵接处的屏蔽管200顶入连接孔1001内实现铆接。

综上,通过固定组件及铆压组件的配合设置,将屏蔽管放置于固定件上,然后将莲花头套入屏蔽管内,最后通过铆压组件作用于屏蔽管的外壁面进行铆压,既能解决传统一体成型工艺要求高及不良品率高的问题,还解决了另一传统过盈配合工艺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能有效解决对企业对模具投入的成本,还通过降低不良品率达到节约成本,除此外,还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