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翻转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7669发布日期:2020-06-16 22:57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压翻转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翻转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家用电器的冲压翻转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传统冷冲压折弯模具工作部分模板大都采用钢材,零件折弯成形部位通常会有拉伤、模痕等不良现象,特别对于那些外观要求高的高用电器的冲压件。当采用双面拉丝、单面覆膜的不锈钢材料,尤其是油烟机两面拉丝纹路的油杯时,为防刮手,周边采用拍平、卷边设计。在实际模具开发打样阶段,对于零件未覆膜面,在折弯、成形后会留下许多压痕,拉丝纹路也出现了乱纹、错纹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工件主体整体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压翻转模具,其可避免双面拉丝、单面覆膜零件折弯成型后表面拉伤、模痕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冲压翻转模具,其包括下模组件、上模组件、翻转机构及顶料组件,翻转机构设于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之间待加工产品装设在上模组件与翻转机构之间;顶料组件设置在下模组件中且与翻转机构相接触;翻转机构包括浮动组件、至少一个旋转组件及由聚甲醛材质制作而成的翻转组件,浮动组件通过的旋转组件与翻转组件相连。

上述的翻转组件包括相互固设的翻转模板及由聚甲醛材质制作而成的下公模板;翻转模板与旋转组件相连。

优选地,上述的旋转组件设有两个,分别设于浮动组件的两侧,与翻转组件的两端相连。

优选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固定块、旋转轴及旋转固定板,旋转固定块与浮动组件相连,旋转固定板与翻转模板相连;旋转固定板通过旋转轴绕旋转固定块转动。

翻转模板两端设有凹陷,旋转固定板的横板恰好卡设在该凹陷中,且通过螺钉与翻转模板固设。

优选地,上述的浮动组件包括浮动板及浮动固定板,浮动板通过浮动固定板设于下模组件上;旋转固定块设于浮动固定板上。

两浮动固定板分别设于浮动板两端的下方,且浮动固定板上朝外设有斜坡。

上述的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固定板、下模座、下模板、前挡块及后挡块,下模座架设在下模固定板上,下模板设于所述的下模座上,下模座、下模板上对应设有顶料孔,下模板前后设有前挡块安装孔、后挡块安装孔,顶料组件为至少一个氮气弹簧,所述的顶料组件下端抵在下模固定板上,上端穿过顶料孔与浮动板下表面接触;前挡块及后挡块分别装设在前挡块安装孔、后挡块安装孔中。

上述上模组件包括依次装设的上模座、上夹板及上公模板,上公模板向下运动时,首先接触待加工产品,然后上公模板与浮动组件、翻转组件夹持待加工产品继续向下移动;当遇到前挡块时,翻转组件开始对待加工产品进行折弯动作;上模组件开始上移后,氮气弹簧向上抵浮动组件及加工完成的产品,使其上移直至上模组件脱离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压翻转模具,其通过由聚甲醛材质制作而成的翻转组件对待加工产品进行翻转折弯,可从根本上解决了双面拉丝、单面覆膜零件折弯成型后表面拉伤、模痕等不良现象问题的产生,另,其结构采用翻板式,可减少材料回弹,保证零件成型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冲压翻转模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模组件与翻转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模组件与翻转组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模具开式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模具闭式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以烟机两面拉丝纹路油杯为待加工产品作业后的工序样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压翻转模具,其包括下模组件、上模组件2、翻转机构3及顶料组件4,其中:

下模组件1包括下模固定板11、下模座12、下模板13、前挡块14及后挡块15,下模座12架设在下模固定板11上,下模板13设于下模座12上,下模座12、下模板13上对应设有顶料孔131,下模板13前后设有前挡块安装孔132、后挡块安装孔133,顶料组件4下端抵在下模固定板11上,上端穿过顶料孔131与翻转机构3下表面接触;前挡块14及后挡块15分别装设在前挡块安装孔132、后挡块安装孔133中。

上模组件2包括依次装设的上模座21、上夹板22及上公模板23。

翻转机构3包括浮动组件31、两个旋转组件32及翻转组件33,其中:翻转组件33包括相互固设的翻转模板331及下公模板332;在本实施例中,该下公模板332是由聚甲醛材质制作而成的。

浮动组件31通过两旋转组件32与翻转组件33活动连接,即翻转组件33可绕浮动组件31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浮动组件31包括浮动板311及两浮动固定板312,两浮动固定板312分别固设在浮动板311的两端下表面;即浮动板311通过浮动固定板312设于下模组件1上。浮动固定板312上设有斜坡3121,其是为了能平放待加工产品的材料。由于浮动板311下部未工作时与浮动固定板312是紧帖的,而锁在浮动板311上面的下公模板332的下表面不是平的,是有凸起的,因此,通过斜坡3121的设置,可使待加工的材料能平着放进去。

旋转组件32设有两个,分别设于浮动组件31的两侧,与翻转组件33的两端相连。

参考图2所示,旋转组件32包括旋转固定块321、旋转轴322及旋转固定板323,旋转固定块321上设有通孔3211,其用于装设旋转轴322,旋转固定板323的竖板下端也设有通孔3231以装设旋转轴322,翻转模板331两端设有凹陷3311、3312,旋转固定板323的横板3232恰好卡设在该凹陷中,通过螺钉与翻转模板331固设。旋转固定块321与浮动组件31的浮动固定板312相连;旋转固定板323通过旋转轴322绕旋转固定块321转动。

参考图3、4所示,翻转机构3是设于上模组件2与下模组件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待加工产品是用于烟机两面拉丝纹路的油杯,参考图5、6所示,油杯材料是设于翻转机构3与下模组件1之间;顶料组件4为至少一个氮气弹簧,在本实施例中,其设有四个氮气弹簧,且该氮气弹簧设置在下模组件1中且与翻转机构3的浮动组件31下表面相接触;

在使用时,参考图5、6所示,首先,将油杯原材料a,通过两浮动固定板312的斜坡3121处,正确放入模具的管位内,即上模组件2与翻转机构3之间,设备马达启动后,设备向下运动,即上模组件2向下运动时,上公模板23首先接触待材料表面,上模组件2继续下移,然后上公模板23与浮动组件31、翻转组件33夹持油杯原材料继续同时向下移动;当遇到前挡块14的侧向挡压下,翻转组件33开始翻转,即翻转组件33开始对油杯原材料进行折弯动作;当上模组件2与下模组件3达到限位时,上模组件2停止下移,完成油杯a的定型动作,形成图7所示的作业对象烟机两面拉丝纹路油杯的作业后的工序件,其中阴影部分为本次作业成型面。此时,上模组件2开始上移,浮动组件31在氮气弹簧顶料力的作用下,与油杯a一起开始上移,当上模组件2脱离油杯a的材料表面,翻转组件33在重力作用下向外翻转,至与前挡板14接触后静止。在弯折过程中,翻转组件33的下公模板332是与油杯材料a的内表面接触,且其是由聚甲醛材质制作而成的,下公模板332与上公模板23对油杯材料产生压力使之发生塑形形变,在翻转模中使用这种材料可从根本上杜绝双面拉丝、单面覆膜零件折弯成型后表面拉伤、模痕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另外,本工序模具结构采用翻板式,可减少材料回弹,保证成型角度。

本实用新型柔性材料聚甲醛材质,市场上被称为pom,俗称保尼龙,在模具上常用做顶料梢使用,而用于翻转模中的下模组件却极少。本实用新型在翻转模中使用这种材料,从根本上杜绝双面拉丝、单面覆膜零件折弯成型后表面拉伤、模痕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