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型冲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11029发布日期:2020-10-23 13:01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C型冲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床领域,具体是一种c型冲床。



背景技术:

冲床是机加工行业中常用的冲切设备,其主要用于对板材进行冲切以得到所需形状、尺寸的板件或通孔,冲床的设计原理是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即冲床通过普通电机驱动飞轮经离合器带动曲轴做旋转运动传动连杆,连杆通过导轴带动滑块做直线运动,其中导轴与冲床的机架之间通过设置单一的导套对导轴进行导向,缺点是:导套与导轴之间的润滑油难以被锁住,使润滑油消耗过快,增加了导套和导轴之间的磨损速度,降低了使用寿命,并且需要经常停机以便工人完成将润滑油添加到导套与导轴之间的工作,耽误了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型冲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c型冲床,包括机架、工作台、伺服驱动机构、减速机构、曲轴连杆机构、滑块机构和润滑导向机构,所述曲轴连杆机构包括曲轴、连杆和第一导轴,所述连杆上端套设在曲轴的曲拐外,所述连杆下端与第一导轴上端铰接,所述滑块机构安装在第一导轴下,所述机架前侧设有c形缺口,所述工作台安装在c形缺口的下水平面上且位于滑块机构正下方,所述c形缺口上方设有与机架为一体结构的箱体,所述润滑导向机构可拆卸连接在箱体底部并与箱体内部连通,所述润滑导向机构套设在第一导轴外,所述润滑导向机构与第一导轴之间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滑块机构后侧与c形缺口后侧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曲轴的曲拐和连杆均位于箱体内,所述曲轴可转动连接在箱体的前侧壁与后侧壁之间,所述曲轴的后轴颈向后穿出箱体,所述减速机构套设在曲轴的后轴颈端部外,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入轴与伺服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伺服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方,所述伺服驱动机构驱动减速机构通过曲轴连杆机构带动滑块机构做升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导向机构下端与第一导轴之间密封连接,所述润滑导向机构下端以上部分与第一导轴滑动连接,所述润滑导向机构包括倒t形衬套和中空端盖,所述箱体底部开设有与倒t形衬套适配的沉头孔,所述倒t形衬套与沉头孔配合,所述倒t形衬套的内周壁上开设有润滑油槽,所述第一导轴可上下滑动地套设于倒t形衬套内,所述中空端盖同轴线安装在沉头孔下并贴合在t形衬套下面,所述中空端盖与第一导轴之间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端盖的内周壁上开设有环形台阶一和环形台阶二,所述环形台阶一位于环形台阶二上方,y型密封圈一设在所述环形台阶一和第一导轴之间并贴合在倒t形衬套下面,y型密封圈二设在所述环形台阶二和第一导轴之间并贴合在y型密封圈一下。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部下表面向上延伸有一体结构的轴套,所述轴套与沉头孔同线轴,所述轴套的内径与沉头孔的通孔部直径相同,所述倒t形衬套向上延伸到轴套内。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下部侧壁上开设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整体高于轴套,所述注油口内设有盖子,润滑油通过所述注油口注入箱体内部,所述润滑油的液面高于轴套且低于注油口。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机构安装在箱体的后侧壁上,所述减速机构包括旋转轴、主动减速齿轮、从动减速齿轮和外壳,所述主动减速齿轮和从动减速齿轮均位于外壳内,所述从动减速齿轮套设在曲轴的后轴颈端部外,所述从动减速齿轮与主动减速齿轮啮合,所述主动减速齿轮套设在旋转轴外,所述旋转轴可转动连接在箱体和外壳之间,所述旋转轴的后轴颈向后穿出外壳并与伺服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伺服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轴带动主动减速齿轮啮合从动齿轮传动曲轴做旋转运动,所述曲轴带动连杆通过第一导轴带动滑块机构沿上下方向做升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前侧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c形缺口后侧安装有至少两根第二导轴,所述滑块机构后侧设有至少两个导套,至少两个所述导套分别通过连接筋一与滑块机构连为一体结构,相邻所述导套通过连接筋二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导套分别可滑动地套设在至少两根第二导轴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润滑导向机构可以对第一导轴起到基础的导向作用,还可以对润滑导向机构与第一导轴之间的润滑油进行锁住,使润滑油保留在润滑导向机构与第一导轴之间,同时通过润滑导向机构还能防止附着第一导轴上的灰尘在导向轴一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被带入导向轴一与润滑导向机构之间与润滑油混合使其受到污染,实现润滑油稳定的润滑效果,达到保持第一导轴运动过程中的顺滑度以及延长了第一导轴和润滑导向机构的使用寿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度较高,润滑及防润滑油泄漏的效果良好,使用寿命较长,不需要经常停机添加润滑油,保证了生产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一种c型冲床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一种c型冲床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一种c型冲床的滑块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1,一种c型冲床,包括机架1、工作台2、伺服驱动机构、减速机构、曲轴连杆机构、滑块机构6和润滑导向机构,曲轴连杆机构包括曲轴51、连杆52和第一导轴53,连杆52上端套设在曲轴51的曲拐外,连杆52下端与第一导轴53上端通过铰轴铰接,滑块机构6安装在第一导轴53下,机架1前侧设有c形缺口1-1,工作台2安装在c形缺口1-1的下水平面上且位于滑块机构6正下方,c形缺口1-1上方设有与机架1为一体结构的箱体11,润滑导向机构可拆卸连接在箱体11底部并与箱体11内部连通,润滑导向机构套设在第一导轴53外,润滑导向机构与第一导轴53之间滑动密封连接,滑块机构6后侧与c形缺口1-1后侧之间滑动连接,曲轴51的曲拐和连杆52均位于箱体11内,曲轴51的前轴颈和后轴颈分别与箱体1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可转动连接,曲轴51的后轴颈向后穿出箱体11,减速机构套设在曲轴51的后轴颈端部外,减速机构的输入轴与伺服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伺服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1的箱体11上方使其上方开口被封住,使箱体11内部形成密闭腔体,可防止灰尘污染曲轴51、连杆52以及润滑油,伺服驱动机构驱动减速机构通过曲轴连杆机构带动滑块机构6做升降运动。

实现曲轴51可转动的实施例:曲轴51的前轴颈外套设有轴承一,轴承一外套设有前轴承座,前轴承座安装在箱体11的前侧壁上,曲轴51的后轴颈外套设有轴承二,轴承二外套设有后轴承座,后轴承座安装在箱体11的后侧壁上。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和图2,润滑导向机构下端与第一导轴53之间密封连接,润滑导向机构下端以上部分与第一导轴53滑动连接,润滑导向机构包括倒t形衬套71和中空端盖72,箱体11底部开设有与倒t形衬套71适配的沉头孔,倒t形衬套71与沉头孔配合,倒t形衬套71的内周壁上开设有润滑油槽,第一导轴53可上下滑动地套设于倒t形衬套71内,中空端盖72同轴线安装在沉头孔下并贴合在t形衬套71下面,中空端盖72与第一导轴53之间密封连接。

中空端盖72与箱体11通过螺栓连接实现中空端盖72与箱体11可拆卸连接,拆卸时松掉中空端盖与箱体11之间的螺栓以拆卸中空端盖72,这时倒t形衬套71从沉头孔内脱离出,能方便更换倒t形衬套71。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中空端盖72的内周壁上开设有环形台阶一721和环形台阶二722,环形台阶一721位于环形台阶二722上方,y型密封圈一设在环形台阶一721和第一导轴53之间并贴合在倒t形衬套71下面,y型密封圈二设在环形台阶二722和第一导轴53之间并贴合在y型密封圈一下;y型密封圈一用于防止第一导轴53和倒t形衬套71之间的润滑油沿着第一导轴53向下流动落在滑块机构6上对造成污染,y型密封圈一还用于防止外部的灰尘与第一导轴53和倒t形衬套71之间的润滑油结合形成结渣,降低第一导轴53滑动的顺畅度,y型密封圈二用于进一步防止灰尘进入第一导轴53和倒t形衬套71之间。

进一步地,环形台阶一721的直径大于环形台阶二722的直径。

进一步地,箱体11内部下表面向上延伸有一体结构的轴套111,轴套111与沉头孔同线轴,轴套111的内径与沉头孔的通孔部直径相同,倒t形衬套71向上延伸到轴套111内。

进一步地,箱体11前侧下部开设有注油口12,注油口12整体高于轴套111,注油口12内设有盖子,润滑油通过注油口12注入箱体11内部,润滑油的液面高于轴套111且低于注油口12。

进一步地,箱体11下侧设有排油口。

进一步地,减速机构安装在箱体11的后侧壁上,减速机构包括旋转轴、主动减速齿轮41、从动减速齿轮42和外壳43,主动减速齿轮41和从动减速齿轮42均位于外壳43内,从动减速齿轮42套设在曲轴51的后轴颈端部外,从动减速齿轮42与主动减速齿轮41啮合,主动减速齿轮41套设在旋转轴外,旋转轴可转动连接在箱体11的后侧壁与外壳43的后侧壁之间,旋转轴的后轴颈向后穿出外壳43并与伺服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伺服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轴带动主动减速齿轮41啮合从动齿轮带动曲轴51做旋转运动,曲轴51带动连杆52通过第一导轴53带动滑块机构6沿上下方向做升降运动。

进一步地,旋转轴的前轴颈与箱体11的后侧壁之间设有轴承三,旋转轴的后轴颈与外壳43的后侧壁之间设有轴承四。

进一步地,外壳43安装在箱体11的后侧壁上,外壳43前侧开口,作用是可以节省材料,还可以方便扣罩在主动减速齿轮41和从动减速齿轮42外以起到防尘作用。

进一步地,伺服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固定座31、伺服电机32、主动带轮33、同步带和从动带轮34,电机固定座31安装在机架1上,伺服电机32安装在电机固定座31上,主动带轮33套设在伺服电机32的输出轴外,从动带轮34套设在减速机构的输入轴外,伺服电机32驱动主动带轮33通过同步带传动从动带轮34带动减速机构的输入轴做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伺服驱动机构安装在箱体11上方的开口处上实现对箱体11进行封口。

进一步地,c形缺口1-1后侧安装有至少两根第二导轴8,滑块机构6后侧设有至少两个导套61,至少两个导套61分别通过连接筋62与滑块机构6连为一体结构,相邻导套61通过连接筋二63连接,至少两个导套61分别可上下滑动地套设在至少两根第二导轴8外。通过设置第二导轴8和导套61实现对滑块机构6进行导向,可防止滑块机构6沿水平方向进行偏转,保证了滑块机构6的定位精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箱,控制箱安装在机架1上部左右方向一侧,伺服驱动机构与控制箱电连接,控制箱与电源电连接,控制箱上设有触摸屏和控制按钮。

上模和下模分别安装在滑块机构6下和工作台2上,上模与下模正对,伺服驱动机构驱动减速机构通过曲轴连杆机构带动滑块机构6做升降运动,滑块机构6带动上模做下降运动对位于下模上的板材进行冲切工作。

通过润滑导向机构可以对第一导轴53起到基础的导向作用,还可以对润滑导向机构与第一导轴53之间的润滑油进行锁住,使润滑油保留在润滑导向机构与第一导轴53之间,同时通过润滑导向机构还能防止附着在第一导轴53上的灰尘在导向轴一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被带入导向轴一与润滑导向机构之间与润滑油混合使其受到污染,实现润滑油稳定的润滑效果,达到保持第一导轴53运动过程中的顺滑度以及延长了第一导轴53和润滑导向机构的使用寿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度较高,润滑及防润滑油泄漏的效果良好,使用寿命较长,不需要经常停机添加润滑油,保证了生产进度。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