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刀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21971阅读:来源:国知局
有一容置空间,以供容置枢转座22,该枢转座22的一侧设有第一枢轴221,另一侧则设有第二枢轴222,以供枢设于该刀把本体21的第一架置部213与第二架置部214间;于本实施例中,该刀把本体21的第二架置部214设有第一轴承215,以供枢设该枢转座22的第二枢轴222 ;于该刀把本体21的架置座212的第一架置部213内装设一为伺服马达的第一动力源23,该第一动力源23设有第一驱动轴231,以供连接该枢转座22的第一枢轴221,而可由该第一动力源23驱动枢转座22分度旋转;于该枢转座22设有一呈中空状的轴套223,并在该轴套223内设有复数个第二轴承224,以供架置转轴24,另于该轴套223的一端设有套管225,并在该套管225内装设一为马达的第二动力源25,该第二动力源25设有第二驱动轴251,该第二动力源25的第二驱动轴251与转轴24的一端间设有联轴器26,而可由该第二动力源25的第二驱动轴251连动该转轴24旋转作动;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动力源25的外部套设一散热器27,该散热器27内设有具出、入口的容槽271,并在该散热器27的容槽271设有连通至套管225外部的二管路272、273,该二管路272、273连接一冷却水液供应装置(图面中未显示),以于该散热件27的容槽271内注入循环流动的冷却水液,使该第二动力源25冷却,以防止产生热变形,另该套管225的一端开口盖合一护盖226,并在外部设有第一外罩227及第二外罩228,以供穿置散热器27的二管路272、273及第二动力源25的电源线路252,而将散热器27的二管路272、273及第二动力源25的电源线路252隐藏于第一外罩227及第二外罩228内;另该转轴24的另一端供装设刀具,于该转轴24的另一端设有呈圆锥状的套合槽241,以供套置一呈圆锥状的筒夹242,该转轴24另一端的外环面则设有螺纹段243,以供锁合一锁固螺帽244,并以该锁固螺帽244抵推呈圆锥状的筒夹242移入呈圆锥状的套合槽241内,使该筒夹242迫紧刀具,而将刀具装设于转轴24的另一端;另于该第一动力源23及第二动力源25连接一供输入控制程式的控制器(图面中未显示),而可以程式控制该第一动力源23驱动枢转座22分度旋转,以及控制该第二动力源25驱动转轴24的转速。
[0037]请参阅图5所示,本发明的动力刀把装置20是在转轴24的另一端装设刀具30,并搭配装设于加工机的加工主轴或机械手臂上;于本实施例中,该动力刀把装置20的刀把本体21装设于一般加工机的加工主轴40上,一工件50则架置于加工机的工作台41上;请参阅第6、7图所示,于进行加工作业时,该加工主轴40不旋转作动,而仅带动该动力刀把装置20作升降移动,接着控制第二动力源25驱动转轴24及刀具30旋转,并在该第二动力源25作动时,于该散热件27的容槽271内注入循环流动的冷却水液,以冷却该第二动力源25,而可防止产生热变形,另根据工件50不同方向的加工面,控制该第一动力源23驱动枢转座22作各种角度的分度旋转,以于工件50的各加工面上进行各种角度的加工作业,以加工该工件50的侧面501为例,其控制该第一动力源23驱动枢转座22作逆时针方向的分度旋转;请参阅图8所示,当第一动力源23驱动该枢转座22旋转定位后,接着以加工机的加工主轴40及工作台41分别带动该动力刀把装置20升降移动及工件50作各轴向的水平相对位移,即可以该动力刀把装置20上的刀具30于工件50的侧面501进行各种角度的加工作业。
[0038]如此,本发明利用第一动力源驱动枢转座分度旋转,并以第二动力源驱动转轴及刀具旋转,即可直接于工件的各侧面上进行加工作业,且无需于加工机上增设造价昂贵的第四轴或第五轴装置,而达到符合多样化加工需求及降低设备成本的实用目的。
[0039]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动力刀把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刀把本体:在一端设有插置部,另一端设有架置座; 枢转座:枢设于刀把本体的架置座; 第一动力源:设于刀把本体的架置座上,该第一动力源设有第一驱动轴,以供连接驱动枢转座分度旋转; 转轴:架设于枢转座,以供装设刀具; 第二动力源:设于枢转座上,该第二动力源设有第二驱动轴,以供连接驱动转轴旋转作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刀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刀把本体的架置座在一侧设有第一架置部,另一侧设有第二架置部,并在该第一架置部与第二架置部间设有一容置空间,以供容置枢转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刀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枢转座的一侧设有第一枢轴,另一侧设有第二枢轴,以供枢设于该刀把本体架置座的第一架置部与第二架置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刀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刀把本体的第二架置部设有第一轴承,以供枢设枢转座的第二枢轴,该刀把本体的第一架置部内装设第一动力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刀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轴的另一端设有呈圆锥状的套合槽,以供套置一呈圆锥状的筒夹,该转轴另一端的外环面设有螺纹段,以供锁合一锁固螺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刀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枢转座设有一轴套,并在该轴套内设有第二轴承,以供架置转轴,该轴套的一端设有套管,以供装设第二动力源,并在该套管的一端开口盖合一护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刀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枢转座的套管外部设有第一外罩及第二外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刀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动力源的第二驱动轴与转轴的一端之间设有联轴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刀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动力源的外部套设一散热器,该散热器内设有具有出、入口的容槽,并在该散热器的容槽设有二管路,以供连接一冷却水液供应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刀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动力源及第二动力源连接一供输入控制程式的控制器,以控制该第一动力源驱动枢转座分度旋转,以及控制该第二动力源驱动转轴的转速。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动力刀把装置,其是在刀把本体的一端设有插置部,以供装设于加工机的加工主轴或机械手臂上,另一端则设有架置座,一枢转座枢设于刀把本体的架置座,并在该刀把本体的架置座设有第一动力源,以供连接驱动该枢转座分度旋转,另于该枢转座架设一转轴,该转轴的一端连接于驱动旋转的第二动力源,另一端则装设有刀具;如此,利用第一动力源驱动枢转座分度旋转,并以第二动力源驱动转轴及刀具旋转,即可于工件的各侧面上进行各种角度的加工作业,而达到符合多样化加工需求及降低设备成本的实用效益。
【IPC分类】B23Q5-04, B23Q16-02, B23Q3-00
【公开号】CN104741940
【申请号】CN201310752494
【发明人】赖佳欣
【申请人】丸荣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