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件加工模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37994阅读:来源:国知局
述下成型面,斜压板面处在斜定板面正上方,平压板面处在平定板面正上方,下模本体上设有用于将待成型板材固定在平定板面上的板件固定部,板件固定部包括横压杆51,横压杆内端设有弹性压头52,弹性压头处在平压板面与平定板面之间,弹性压头与平定板面之间形成板件压紧部。弹性压头可以是一橡胶球头。
[0016]板材加工时,将待成型板材6平放在斜定板面上,并将板材一端(一侧)塞入弹性压头下方,利用弹性压头的弹性压力将板材压在平定板面上(即固定在板件压紧部上),从而实现定位,此时可以让上模本体下压(通常是利用压力机或其它模具领域常用设备进行带动)直至合模,上模本体下压过程中,斜压板凸起可以对板材的一段进行下压,从而,板材处在平压板面与平定板面之间的部分保持水平,板材处在斜压板面与斜定板面之间的部分向下移动直至最终定型,整个板材实现了V形弯折。在实际生产中,若是针对宽度较小的条形板材,可以只设置一个横压杆(与弹性压头),而若板材宽度较大,也可以设置多个并排的横压杆(与弹性压头),以提升板材固定效果。
[0017]需要注意的是,在本方案中,上模本体以及上模本体上的结构不能与横压杆、弹性压头发生干涉,否则会影响合模,所以上模本体上与横压杆、弹性压头对应的位置可以开设避让槽或局部挖空;再或者上模本体并不延展到横压杆、弹性压头所在位置上方,从而合模后板材被固定的部分处在上模本体外。这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仅作为提醒。
[0018]此外,需要进行板材矫形时(已经完成V形弯折的板材,若仍有表面凹陷、弯折不到位等缺陷时,也可以再次置入模具中进行矫形),也可以再次将板材置入模具内,再次合模后完成弯折矫形、表面矫形。
[0019]所述上模本体上设有竖直的上滑槽12、竖直的抑拱压杆13,上滑槽开口于平压板面,抑拱压杆下端朝向平定板面,抑拱压杆上端处在上滑槽内,抑拱压杆可沿上滑槽上下滑动,上滑槽深度大于抑拱压杆长度,上滑槽内设有抑拱弹簧14,抑拱弹簧的可伸缩方向竖直,抑拱弹簧上端连接上模本体,抑拱弹簧下端连接抑拱压杆上端。板材弯折时,板材中段(板材处在斜定板面与平定板面连接处上方的部分)容易向上拱起,若过程中拱起太大,易影响成型板材质量,本方案中,上模本体下压一定程度后,抑拱压杆就会顶住板材中段,并在抑拱弹簧的配合作用下对板材中段施加不断变大的下压力,从而可以抑制板材中段过分拱起,避免了板材弯折过程中板材的过度变形,保障了最终成型板材的品质。若是针对宽度较小的条形板材,可以只设置一个抑拱压杆,而若板材宽度较大,也可以设置多个并排的抑拱压杆,以提升对拱起的抑制效果。
[0020]所述抑拱压杆包括滑杆段131、连接在滑杆段下方的卡入段132,滑杆段与卡入段为一体成型结构,卡入段与滑杆段同轴,卡入段的直径大于滑杆段的直径,滑杆段与上滑槽滑动配合,卡入段底部设有用于接触待成型板材的橡胶垫块。还包括一处在上模本体上方的固定块15,固定块上设有竖顶杆16,竖顶杆上端连接固定块,竖顶杆下端伸入上滑槽内,固定块与下模本体之间相对固定。合模过程中,抑拱压杆最初作用于被弯折板材时,滑杆段与上滑槽相对滑动,当快要达到彻底合模时,卡入段会进入上滑槽,从而卡入在上滑槽中,随后分模时,整个抑拱压杆会随着上模本体一起被向上带走,从而利于在分模后更方便地对成型板材进行顶出(顶料)。而在下一次合模前,将抑拱压杆再次向下顶出使其复位即可。本方案中,分模过程结束前,上模本体带着抑拱压杆一起上移,固定块与下模本体相对固定,抑拱压杆上移过程中,抑拱压杆上端会接触到竖顶杆下端并被向下顶动,卡入段被重新顶出上模本体外,可实现抑拱压杆的自动复位。
[0021]所述下模本体中设有下动力缸、下顶件缸,下动力缸包括动力缸体22、与动力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动力活塞221、与动力活塞连接的动力活塞杆222,下顶件缸包括顶件缸体23、与顶件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顶件活塞231、与顶件活塞连接的顶件活塞杆232,动力活塞杆的可滑动方向、顶件活塞杆的可滑动方向均竖直,动力活塞杆上端伸出下模本体上表面外且动力活塞杆上端朝向上模本体下表面,动力活塞将动力缸体内部分隔成上方动力腔223、下方传动腔224,顶件活塞将顶件缸体内部分隔成上方顶件腔233、下方受力腔234,下方传动腔与下方受力腔之间通过油管24连通,下方受力腔,下方传动腔、油管中均充满液压传动油,顶件缸体内设有若干与顶件缸体固定的支撑限位块239,顶件活塞架在各支撑限位块上,顶件活塞通过顶件蓄能器与顶件活塞杆连接,顶件蓄能器处在上方顶件腔内,顶件蓄能器包括若干顶件蓄能弹簧235、一个与顶件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顶件蓄能活塞236,顶件蓄能弹簧可伸缩方向竖直,顶件蓄能弹簧上端连接顶件蓄能活塞,顶件蓄能弹簧下端连接顶件活塞,顶件活塞杆下端与顶件蓄能活塞连接,顶件活塞杆上设有配重块237,下模本体上设有开口于平定板面且竖直的的顶件孔,顶件活塞杆上端设有顶件块238,顶件块与顶件孔滑动配合。合模时,某一时刻开始上模本体会接触到动力活塞杆,随后开始下压动力活塞杆(动力活塞),液压传动油被压向下方受力腔,从而带动顶件活塞上移,由于顶件蓄能弹簧的存在,顶件活塞不会立即带动顶件蓄能活塞快速上移,而是会先压缩顶件蓄能弹簧,并利用顶件蓄能弹簧对顶件蓄能活塞(顶件活塞杆)施加向上的力,而与此同时,上模本体也下压到位(合模),从而顶件活塞杆(顶件块)并不能向上将板材顶出模具外(下模本体外),而是会被板材及上模本体一起压住(此时顶件蓄能弹簧处在受压状态,蓄积着弹性势能)。而一旦完成板材弯折,开始分模后,顶件活塞杆就能带动顶件块一起上移,并将成型板材顶出,自动实现分模后的顶料动作。而在完成顶料后,由于配重块的存在,各活塞、活塞杆均自动复位。顶件块可以采用橡胶块等弹性结构。
[0022]所述动力活塞通过动力蓄能器与动力活塞杆连接,动力蓄能器包括若干若干动力蓄能弹簧225、一个与动力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动力蓄能活塞226,动力蓄能弹簧可伸缩方向竖直,动力蓄能弹簧上端连接动力蓄能活塞,动力蓄能弹簧下端连接动力活塞,动力活塞杆下端与动力蓄能活塞连接。弯折板材过程中,动力活塞杆下压时,需要通过动力蓄能弹簧来带动动力活塞下压,可以产生第一个延时阶段(动力蓄能弹簧先收缩,然后再向下顶动动力活塞,动力活塞的下移相对动力活塞杆的下移会有滞后,不像刚性连接那样具有即时性),动力活塞下压后,将一部分液压传动油压到下方受力腔,顶件蓄能器又能产生第二个延时阶段(同动力蓄能弹簧产生延时的原理),如此一来就具备了多级延时的效果,在彻底合模前,顶件活塞杆受到的向上推力不会立即达到最大,而是会逐渐增大(延时),如此一来,在顶件活塞杆受到的向上推力达到最大前,上模也本体基本或完全压住了板材,并将压板压贴在下模本体上,所以顶件活塞杆(顶件块)不会将板材顶出局部缺陷(此时板材上表面完全被上成型面顶住,顶件块只是将板材紧紧压在上成型面上)。而若没有上述的多级延时功能,那么顶件活塞杆(顶件块)会很快受力上顶,此时上模本体还未能很好地压住板材处在顶件块上方的部分,板材该部分(处在顶件块上方的部分)一旦被顶件块上顶,容易出现局部上凸等缺陷。
[0023]所述板件固定部还包括横滑杆53、横滑基54、用于定位横压杆的限位基55,下模本体上设有与下模本体固定的下外侧基2a,横滑基与下外侧基连接,横滑杆穿过横滑基且与横滑基滑动连接,横滑杆的可滑动方向水平,横滑杆内端与横压杆外端连接,横压杆外端与横滑基之间设有抽离弹簧56,抽离弹簧一端连接横压杆外端,抽离弹簧另一端连接横滑基,限位基上设有限位通过孔551,横压杆穿过限位通过孔且横压杆与限位通过孔的孔内侧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