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775119阅读:来源:国知局
间,定位块233的中心处具有容纳垫板230的容置腔,定位块233和垫板230位于压料板120的正下方且三者的型面相配合,并与油底壳的形状相匹配。
[0063]如图18和图19所示,凸模231和窗口板119是与冲孔机构300相配合,凸模231固定设置于定位块233上所设的凹槽中,凸模231的型面与定位块233的型面相配合,形成完整型面。窗口板119位于凸模231的正上方且两者的型面相配合,冲孔机构300设置于压料板120和定位块233的外侧。冲孔机构300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二下模座247上的斜楔座303、可移动的设置于斜楔座303上的斜楔滑块302、固定设置于第二上模座127上且用于驱动斜楔滑块302的下压滑块301和固定设置于下压滑块301上的冲头304,在竖直方向上,斜楔滑块302位于下压滑块301与斜楔座303之间。斜楔滑块302与斜楔座303为滑动连接,在第二上模座127带动下压滑块301在竖直方向上作直线运动,在下压滑块301的作用下,斜楔滑块302带动冲头304朝向位于斜下方的凸模231作直线运动,最终使冲头304在制件上进行冲孔。
[0064]机械手挟持整形后的坯料传递至第九冲孔工位的垫板230、凸模231与定位块233上,该第九冲孔工位处的工作过程为,压力机滑块带动第一上模座137与第二上模座127下行,第二上模座127由小导柱定位与导向并对弹簧施加压力,弹簧力作用于压料块120上,压料块120与窗口板119将坯料压住;压力机滑块继续下行,第二上模座127带动下压滑块301,下压滑块301推动斜楔滑块302沿着斜楔座303滑动,斜楔座303推动冲头304,冲头304配合凹模231对坯料侧冲孔,第二上模座127运行至等高套筒停止,侧冲孔后的废料沿第二下模座127斜面滑进废料框;压力机滑块上行带动剥料钩111钩起压料板120以及与压料板120固定一体的窗口板119回位,完成侧冲孔工序,最终制成发动机油底壳。
[0065]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对应设有九个工位,按加工先后顺序分别为第一落料工位、第二拉延工位、第三整形工位、第四修边工位、第五空工位、第六翻边与整形工位、第七冲孔工位、第八整形工位和第九侧冲孔工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一落料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一上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上模座上的冲头(103、135)和卸料板(102、104),冲头(103、135)位于卸料板(102)和卸料板(104)之间;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一下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下模座上的凸模(204、205、206、260、261、262)和定位块(202、208),定位块(202、208)与卸料板(102、104)相配合,凸模(204)与凸模(206)之间具有让冲头(135)插入的间隙,凸模(262)与凸模(260)之间具有让冲头(103)插入的间隙,凸模(261)与凸模(205)之间具有让两个冲头(103、135)共同插入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二拉延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一上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上模座上的成形块(105)和拉延凹模(134);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一下模座、设置于第一下模座上且与拉延凹模(134)相配合的拉延凸模(213)、设置于第一下模座上的压边圈座(256)和设置于压边圈座(256)上且与拉延凹模(134)相配合的成形块(211、212、214、215、253、254)。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三整形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一上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上模座上的整形块(133)和压料块(132);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一下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下模座上的整形块(217)和成形块(251),第一下模座上的整形块(217)与第一上模座上的整形块(133)相配合,成形块(251)与压料块(132)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四修边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一上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上模座上的压料板(130)和凹模(106、107、109、128、131);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一下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一下模座上的顶出块(219)、凸模(249)和凸模(250),第一下模座上的顶出块(219)和凸模(249)与压料板(130)相配合,凹模(106、107、109、128、131)与凸模(250)相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六翻边与整形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二上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二上模座上的顶出块(110)和整形块(126);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二下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二下模座上的压料块(223)、顶出块(222)和成形块(220、224、225、242、243、245、246、248),第二下模座上的顶出块(222)和第二上模座上的顶出块(110)相配合,成形块(220、224、225、242、243、245、246、248)和压料块(223)与整形块(126)相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七冲孔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二上模座、设置于第二上模座上的压料块(123、124)和固定块(125)以及设置于固定块(125)上的冲头(118);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二下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二下模座上的固定板(228)、顶出块(227)和定位块(240),压料块(123、124)与顶出块(227)和定位块(240)相配合,固定板(228)上设有让冲头(118)插入的孔。8.根据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八整形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二上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二上模座上的整形板(121)和顶出块(114);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二下模座以及设置于第二下模座上的整形块(236)和顶出块(229),第二上模座上的整形板(121)与第二下模座上的整形块(236)相配合,第二上模座上的顶出块(114)与第二下模座上的顶出块(229)相配合。9.根据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九侧冲孔工位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二上模座、设置于第二上模座上的压料板(120)和设置于压料板(120)上的窗口板(119);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第二下模座、设置于第二下模座上的定位块(233)和垫板(230)以及设置于定位块(233)上的凸模(231);所述传递模还包括用于对制件进行冲孔的冲孔机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对应设有九个工位,按加工先后顺序分别为第一落料工位、第二拉延工位、第三整形工位、第四修边工位、第五空工位、第六翻边与整形工位、第七冲孔工位、第八整形工位和第九侧冲孔工位。本发明的发动机油底壳多工位传递模,应用传递法设计,模具设有良好的送料定位系统,油底壳成形质量高、一致性好;模具的安装、调试、刃磨、修理等技术要求低,难度小,耗时少;模具操作安全性好;通过自动送料装置送料,配合机械手容易实现自动线生产作业,机械手运动无干涉。通过对轿车覆盖件中深拉延件自动线多工位传递模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IPC分类】B21D37/08, B21D53/84
【公开号】CN105537393
【申请号】CN201610096455
【发明人】黄昭明, 王利, 陈学健, 赵妞, 张冬冬
【申请人】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2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