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冲模具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7071阅读:9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冲模具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冲模具及其加工工艺,采用内外圆磨加工第一定位孔,线切割精加工中以第一定位孔为基准,一起加工第一定位孔和4个第二定位孔,然后校对第一定位孔,采用内外圆磨加工第一定位孔和冲压段的外圆达到要求尺寸。该工艺大大提高了上冲模具的加工精度,从而提高上冲模具制造的压缩机法兰的安装孔位置精度,保证压缩机法兰与曲轴的顺利安装。
【专利说明】
一种上冲模具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上冲模具,尤其涉及一种上冲模具及其加工工艺。【背景技术】
[0002]压缩机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中,其中压缩机法兰是一个关键零件。现有的标准件压缩机法兰参照图2,包括1个设置在中心的中间孔2和4个围绕中间孔2均布设置的安装孔3。压缩机法兰通过上冲模具、下冲上冲模具和连接杆冲压而成,上冲模具制造工艺一般如下:下料—车—钻—热处理—平面磨—内外圆磨。目前,压缩机法兰存在安装孔 3错位的现象,造成压缩机法兰安装困难。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上冲模具及其加工工艺,增加了一次线切割工序和内外圆磨工序,以第一定位孔为基准,同时加工第一定位孔和4个第二定位孔,提高4个第二定位孔相对于第一定位孔的位置精度,从而提高上冲模具制造的压缩机法兰的安装孔3位置精度,保证压缩机法兰与曲轴的顺利安装。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上冲模具,包括底座、圆柱形冲压段、连接底座的过渡段、连接冲压段的避让段、设置在过渡段与避让段之间的倒圆角、设置在底座的中心的第一沉孔、绕底座的中心均布的4 个第二沉孔、贯穿冲压段并连通第一沉孔的第一定位孔、贯穿冲压段并分别与第二沉孔相对应设置的4个第二定位孔和设置在避让段上连通第一沉孔与第二沉孔的连通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一沉孔同轴设置,第二定位孔与第二沉孔同轴,所述避让段的径向尺寸小于冲压段的径向尺寸。
[0005]—种上冲模具的加工工艺,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车:对坯料进行车加工,半精车冲压段的外圆和上冲模具的两端面,精车过渡段、避让段、倒圆角、和底座的径向表面;2)预钻孔:先粗加工第一定位孔和4个第二定位孔,再精加工第一沉孔、4个第二沉孔和连通孔;3)热处理:对上冲模具进行调质处理后进行淬火;4)平面磨:平面磨加工上冲模具的两端面,保证两端面的平行度小于0.01mm;5)内外圆磨:粗磨第一定位孔;6)线切割:校对第一定位孔的中心,精加工4个第二定位孔和半精加工第一定位孔;7)内外圆磨:以底座的底面为基准,夹持底座的外圆,校对第一定位孔的中心,精磨第一定位孔和冲压段的外圆。
[0006]进一步地,对所述步骤3 ),先预钻第一沉孔、4个第二沉孔、第一定位孔和4个第二定位孔,再铰第一沉孔和4个第二沉孔。
[0007]进一步地,对所述步骤3),第一定位孔的孔口加工有倒角。[00〇8] 进一步地,对所述步骤5),第一定位孔内表面的粗糙度达到Ra0.4。
[0009]进一步地,对所述上冲模具表面进行研磨使上冲模具表面的粗糙度达到Ra0.1。
[0010]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内外圆磨加工第一定位孔,线切割精加工中以第一定位孔为基准,一起加工第一定位孔和4个第二定位孔,然后校对第一定位孔, 采用内外圆磨加工第一定位孔和小端的外圆达到要求尺寸。该工艺大大提高了上冲模具的加工精度,从而提高上冲模具制造的压缩机法兰的安装孔位置精度,保证压缩机法兰与曲轴的顺利安装。【附图说明】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上冲模具剖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压缩机法兰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上冲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7、圆柱形冲压段13、连接底座的过渡段、连接冲压段13的避让段、设置在过渡段与避让段之间的倒圆角、设置在底座 17的中心的第一沉孔14、绕底座17的中心均布的4个第二沉孔15、贯穿冲压段13并连通第一沉孔14的第一定位孔11、贯穿冲压段13并分别与第二沉孔15相对应的4个第二定位孔12和设置在避让段上连通第一沉孔11与第二沉孔15的连通孔16;所述第一定位孔11与第一沉孔 14同轴设置,第二定位孔12与第二沉孔15同轴,所述避让段的径向尺寸小于冲压段13的径向尺寸。避让段的径向尺寸小于冲压段13的径向尺寸是为了方便磨削加工冲压段13时,不损坏其他的尺寸。
[0013]—种上冲模具的加工工艺,按所需的尺寸和材料选择坯料进行加工,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车工序:对坯料进行车加工,半精车冲压段13的外圆和上冲模具1的两端面,精车过渡段、避让段、倒圆角、和底座17的径向表面到所需的尺寸;2)预钻孔:先粗加工第一定位孔11和4个第二定位孔12,再将第一沉孔14、4个第二沉孔 15和连通孔16精加工到所需的尺寸;即先预钻第一沉孔14、4个第二沉孔15、第一定位孔11 和4个第二定位孔12,也就是说先使用一个钻头在第一定位孔11中心的位置贯穿冲压段13 和底座17,再使用另一个钻头在4个第二定位孔12中心的位置贯穿冲压段13和底座17,再铰第一沉孔14和4个第二沉孔15,这样可以提高第一定位孔11和第一沉孔14的同轴度以及4个第二定位孔12和4个第二沉孔15的同轴度。第一定位孔11的孔口加工有倒角,倒角防止后面的平面磨工序产生的毛刺等堆积在第一定位孔11和4个第二定位孔12中,影响后面工序对第一定位孔11的校对。在预钻孔工序加工第一定位孔11的孔口倒角,相比于传统的在平面磨后去毛刺,可以防止去毛刺时对第一定位孔11损伤,保证第一定位孔11的粗糙度和尺寸精度。[〇〇14]3)热处理:对上冲模具1进行调质处理后进行淬火,使上冲模具1的硬度达到所需的硬度;4)平面磨加工上冲模具1的两端面,保证两端面的平行度小于0.01mm;5)内外圆磨粗磨第一定位孔11,加工后的第一定位孔11的直径比图纸的要求小0.8-1.2mm;第一定位孔11内表面的粗糙度达到Ra0.4。[〇〇15]6)线切割精加工:校对第一定位孔11的中心,同时加工第一定位孔11和4个第二定位孔12,将4个第二定位孔12精确加工到设计所需的具体尺寸,加工后的第一定位孔11)的直径比图纸的要求小0.12mm-0.15_;线切割通过校对第一定位孔11作为基准,统一了第一定位孔11和4个第二定位孔12的工艺基准,然后一次性加工,大大提高了第一定位孔11和4 个第二定位孔12间的位置精度。
[0016]7)内外圆磨工序:以底座17的底面为基准,夹持底座17的外圆,校对第一定位孔11的中心,将第一定位孔11和冲压段13的外圆精加工到所需尺寸;校对第一定位孔11作为内外圆磨的旋转中心,最大限度地保证与步骤7)的工艺基准统一,进一步保证精加工后的第一定位孔11和4个第二定位孔12的位置精度。冲压段13的外圆在同一基准下与第一定位孔 11同时加工,还保证冲压段13相对于第一定位孔11中心的跳动。[〇〇17]对上冲模具1表面进行研磨使上冲模具1表面的粗糙度达到Ra0.1。当然也可以对上冲模具1表面进行抛光使上冲模具1表面的粗糙度达到Ra0.1。
[001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上冲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7)、圆柱形冲压段(13)、连接底座的过渡段、 连接冲压段(13)的避让段、设置在过渡段与避让段之间的倒圆角、设置在底座(17)的中心 的第一沉孔(14)、绕底座(17)的中心均布的4个第二沉孔(15)、贯穿冲压段(13)并连通第一 沉孔(14)的第一定位孔(11)、贯穿冲压段(13)并分别与第二沉孔(15)相对应设置的4个第 二定位孔(12)和设置在避让段上连通第一沉孔(11)与第二沉孔(15)的连通孔(16);所述第 一定位孔(11)与第一沉孔(14)同轴设置,第二定位孔(12)与第二沉孔(15)同轴,所述避让 段的径向尺寸小于冲压段(13)的径向尺寸。2.—种上冲模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车:对坯料进行车加工,半精车冲压段(13)的外圆和上冲模具(1)的两端面,精车过 渡段、避让段、倒圆角、和底座(17)的径向表面;2)预钻孔:先粗加工第一定位孔(11)和4个第二定位孔(12),再精加工第一沉孔(14)、4 个第二沉孔(15)和连通孔(16);3)热处理:对上冲模具(1)进行调质处理后进行淬火;4)平面磨:平面磨加工上冲模具(1)的两端面,保证两端面的平行度小于0.01mm;5)内外圆磨:粗磨第一定位孔(11);6)线切割:校对第一定位孔(11)的中心,精加工4个第二定位孔(12)和半精加工第一定 位孔(11);7)内外圆磨:以底座(17)的底面为基准,夹持底座(17)的外圆,校对第一定位孔(11)的 中心,精磨第一定位孔(11)和冲压段(13)的外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冲模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步骤3),先预 钻第一沉孔(14)、4个第二沉孔(15)、第一定位孔(11)和4个第二定位孔(12),再铰第一沉孔 (14)和4个第二沉孔(1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冲模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步骤3),第一 定位孔(11)的孔口加工有倒角。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冲模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步骤5),第一 定位孔(11)内表面的粗糙度达到Ra0.4。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冲模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上冲模具(1) 表面进行研磨使上冲模具(1)表面的粗糙度达到Ra0.1。
【文档编号】B21D37/20GK106077275SQ201511009766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
【发明人】赵善杰, 蔡胡磊, 杨阳, 陈柱宁
【申请人】广东东睦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