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头弧面冲压模具的拉板、拉钩脱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9462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触头弧面冲压模具的拉板、拉钩脱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特别是一种触头弧面冲压模具的拉板、拉钩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0002]一些低压电器触头工作表面要求有弧面以增加接触。在触头生产过程中,这些弧面是在冲床上用模具冲压出来的。冲压模具由阴模,上下模组成。将触头放在阴模中,上下模冲活动冲压,完成冲压后,下模冲将工件向上顶出模具。但是现有一般冲床只有上冲头能上下往复运动作为冲压动力和运动的来源,触头工件在完成触头弧面冲压后只能依靠上冲头提供的动力和运动来源从阴模中脱出。通常是在冲压模具上附加拉钩机构作为这类模具的脱模机构。而这类机构一般都比较复杂。维修不方便,设备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简单、易操作、可靠的脱模机构,并且维修方便,降低设备成本。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拉板、阴模、模体、下模冲,其特征是:下模冲的下面设置垫块,下模冲与阴模之间设置弹簧;在模体的下面设置长槽,下横梁放置在长槽中,下横梁的两端铰接拉钩,拉钩的内侧设置坡形凸台,拉钩的外周面上套装有回缩胶带;在模体的两侧固定两个带斜坡的小横梁,小横梁斜坡与拉钩的凸台坡形相配合。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简单、易操作,脱模可靠,并且维修方便,降低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的C-C-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见图1、2,具体结构如下:将抬板3按现有技术组装在上冲头上。改进的技术要点是:模体9组装阴模10,阴模10的中部设置下模冲11,下模冲11的下面设置垫块2,下模冲11与阴模10之间设置弹簧6 ;在模体9的下面设置长槽,下横梁12放置在长槽中,下横梁12的两端通过销轴I铰接拉钩4,拉钩4的内侧设置坡形凸台,拉钩4的外周面上套装有回缩胶带7 ;在模体9的两侧上端固定两个带斜坡的小横梁5,小横梁5斜坡与拉钩4的凸台坡形相配合。
[000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见图1,左部分A为冲压状态,右部分B为拉钩4向两侧分开状态:冲床的上冲头向下运动完成冲压的同时拉板3随之向下运动到冲压位置,当完成冲压后拉板3随上冲头返回向上运动,拉板3带着拉钩4,拉钩4带动下横梁12 —起向上运动,这时在复位胶带7的作用下,拉钩4不能向两侧分开。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拉钩侧面上的斜面与小横梁5上的斜面相遇,相互作用使拉钩4向两侧分开,(这时,工件已脱出阴模中。)导致拉板3与拉钩4脱离。在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拉钩4,下横梁12回到起始位置,等待下一循环动作。拉钩4和下横梁12都位于模体9的长槽中作为定位和导向,复位胶带7套在模体9上使拉钩4保持紧贴在槽内,不能向外。下横梁12放置在模体9下部的槽中,只能上下运动。
【主权项】
1.一种触头弧面冲压模具的拉板、拉钩脱模机构,包括拉板、阴模、模体、下模冲,其特征是:下模冲的下面设置垫块,下模冲与阴模之间设置弹簧;在模体的下面设置长槽,下横梁放置在长槽中,下横梁的两端铰接拉钩,拉钩的内侧设置坡形凸台,拉钩的外周面上套装有回缩胶带;在模体的两侧固定两个带斜坡的小横梁,小横梁斜坡与拉钩的凸台坡形相配入口 O
【专利摘要】一种触头弧面冲压模具的拉板、拉钩脱模机构,包括拉板、阴模、模体、下模冲,其特征是:下模冲的下面设置垫块,下模冲与阴模之间设置弹簧;在模体的下面设置长槽,下横梁放置在长槽中,下横梁的两端铰接拉钩,拉钩的内侧设置坡形凸台,拉钩的外周面上套装有回缩胶带;在模体的两侧固定两个带斜坡的小横梁,小横梁斜坡与拉钩的凸台坡形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脱模可靠,并且维修方便,降低设备成本。
【IPC分类】B21D45-08, B21D37-10
【公开号】CN204503976
【申请号】CN201520157710
【发明人】孔维扬, 石钢, 姜楠, 石宏博
【申请人】沈阳新同正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