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锻造炉的密封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9473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用于锻造炉的密封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锻造炉的密封门。
【背景技术】
[0002]锻造是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一个常见工艺,为了达到某种特性,锻造件需要经过高温锻造后以获得该种性能。锻造炉是锻造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加工设备。
[0003]然而目前大部分的企业为了节省空间,会将锻造炉上的门做成移动门的形式,能与锻造炉的炉壁相互贴合。但是该移动门会存在着缺陷,因为很多时候为了方便门体的移动,便在门体和炉壁之间设置一定的空隙,该空隙虽然减小移动门与炉壁之间的摩擦力,但是也正是由于该空隙的存在,使得移动门到达锻造炉的进料口时,移动门不能与锻造炉上的进料口有效的贴合(如图4所示,门体7和进料口 4之间存在空隙),即移动门无法对进料口起到有效的密封效果,从而导致锻造炉中热量的大量流失,而热量的大量流失会进一步的导致燃料的进一步损失。因此存在着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方便门体移动,又能对进料口起到密封效果的用于锻造炉的密封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锻造炉的密封门,包括炉体、开设于炉体上的进料口,还包括有用于密封进料口的门体和用于支撑门体且位于进料口两侧的支架,支架上沿高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滑槽的下部设置有与滑槽相导通的凹陷槽,凹陷槽向炉体一侧延伸且与进料口相对应设置,门体上设置有与滑槽和凹陷槽滑移配合滑动件。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门体通过滑动件可沿着滑槽上下移动,从而便可对进料口启动启闭的效果,门体在滑槽中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由于门体与炉体之间存在空隙,所以门体与炉体之间不存在摩擦力,即可方便门体的移动;当门体向下移动进入到凹陷槽内时,由于凹陷槽向炉体一侧延伸并且与进料口相对应设置,所以门体会在凹陷槽的引导和重力作用下,会向炉体一侧靠近,最后可使得门体紧密的贴合在炉体上,即对进料口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防止了炉体内温度的流失,进而有效的节约了燃料的燃烧。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滑槽分为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位于第一滑槽和炉体之间,滑动件分为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第一滑动件滑移配合于第一滑槽中,第二滑动件滑移配合于第二滑槽中。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分设为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以及滑动件分为分别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配合的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同时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错位设置(即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不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该设置能够增加门体移动时的稳定性,因为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能够同时通过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对门体提供支撑力和导向力,即为门体提供多个支撑点,所以使得门体在移动时的稳定性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进而门体稳定性的提升,也可进一步的使得门体对进料口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滑动件为滑轮。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滑动件设置为滑轮,可使得滑动件与滑槽以及凹陷槽之间为滚动摩擦,从能进一步的减小了门体移动过程中摩擦力,同时也使得门体的移动更加灵活,以对进料口起到更加突出的密封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门体对应进料口的侧壁上设置有嵌入块,嵌入块的轮廓与进料口的轮廓相配合设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门体贴合在进料口时,嵌入块会相应的配合嵌入到进料口中,从而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因为当嵌入块嵌入到进料口后,嵌入块便能对进料口起到堵塞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的防止了热量的外泄。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嵌入块的上侧壁设置为倾斜壁,倾斜壁沿嵌入块一侧至进料口一侧逐渐下降设置,进料口的上侧壁与倾斜壁相配合设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在本技术方案中,嵌入块并不是水平移入到进料口中的,而是在下落的过程中偏向炉体移动,所以倾斜壁的设置,可有效避免进料口的上侧壁与嵌入块发生抵触碰撞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进一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得到显著的提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锻造炉的密封门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锻造炉的密封门实施例中门体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锻造炉的密封门实施例中门体的侧视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锻造炉的密封门实施例中支架的示意图;
[0019]图5为现有技术中门体和进料口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方案中门体和进料口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炉体;2、第一滑槽;3、第一滑动件;4、第二滑槽;5、第二滑动件;6、进料口、门体;8、凹陷槽;10、嵌入块;11、倾斜壁;1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于锻造炉的密封门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3]一种用于锻造炉的密封门,包括炉体1、开设于炉体I上的进料口 6,还包括有用于密封进料口 6的门体7和用于支撑门体7且位于进料口 6两侧的支架12,门体7通过吊绳,吊挂于支架12上,支架12上还设置有驱动门体7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支架12通过螺栓对称固定设置于进料口 6的两侧。支架12上沿高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滑槽分为第一滑槽2和第二滑槽4,第一滑槽2和第二滑槽4错位设置,即第二滑槽4位于第一滑槽2和炉体I之间,相对应的,在支架12对应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滑槽2和第二滑槽4。第一滑槽2和第二滑槽4的下部均设置有凹陷槽8,且每个凹陷槽8分别与第一滑槽2和第二滑槽4导通设置,凹陷槽8的延伸路线呈弧形,且同时凹陷槽8向炉体I 一侧延伸并与进料口 6的高度相对应设置。同时门体7的对应两侧边上设置有与滑槽和凹陷槽8滑移配合滑动件,该滑动件分为第一滑动件3和第二滑动件5,第一滑动件3设置有两个,且相对于门体7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于门体7的两侧,同理第二滑动件5设置有两个,且相对于门体7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于门体7的两侧,同时第一滑动件3滑移配合于第一滑槽2和凹陷槽8中,第二滑动件5滑移配合于第二滑槽4和凹陷槽8中,在本技术方案中,滑动件为滑轮,此处需说明的是,滑动件也可以是滚珠或是滚柱。进一步的,门体7对应进料口 6的侧壁上设置有嵌入块10,嵌入块10的轮廓与进料口 6的轮廓相配合设置,即嵌入块10的侧壁与进料口 6的个内壁贴合,嵌入块10的上侧壁设置为倾斜壁11,倾斜壁11沿嵌入块10 —侧至进料口 6 —侧逐渐下降设置,进料口 6的上侧壁与倾斜壁11相配合设置。
[0024]综上所述:门体7通过第一滑动件3和第二滑动件5可沿着第一滑槽2和第二滑槽4上下移动,从而便可对进料口 6启动启闭的效果,门体7在滑槽中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由于门体7与炉体I之间存在空隙,所以门体7与炉体I之间不存在摩擦力,即可方便门体7的移动;当门体7向下移动进入到凹陷槽8内时,由于凹陷槽8向炉体I 一侧延伸并且与进料口 6相对应设置,所以门体7会在凹陷槽8的引导和门体7本身的重力作用下,会向炉体I 一侧靠近,最后可使得门体7紧密的贴合在炉体I上,同时嵌入块10也会嵌入到进料口 6中,对进料口 6起到堵塞的作用,从而对进料口 6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防止了炉体I内温度的流失,进而有效的节约了燃料的燃烧。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锻造炉的密封门,包括炉体、开设于炉体上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密封进料口的门体和用于支撑门体且位于进料口两侧的支架,所述支架上沿高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下部设置有与滑槽相导通的凹陷槽,所述凹陷槽向炉体一侧延伸且与进料口相对应设置,所述门体上设置有与滑槽和凹陷槽滑移配合滑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锻造炉的密封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分为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位于第一滑槽和炉体之间,所述滑动件分为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滑移配合于第一滑槽中,所述第二滑动件滑移配合于第二滑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锻造炉的密封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为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锻造炉的密封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对应进料口的侧壁上设置有嵌入块,所述嵌入块的轮廓与进料口的轮廓相配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锻造炉的密封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块的上侧壁设置为倾斜壁,所述倾斜壁沿嵌入块一侧至进料口 一侧逐渐下降设置,所述进料口的上侧壁与倾斜壁相配合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锻造炉的密封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炉体、开设于炉体上的进料口,还包括有用于密封进料口的门体和用于支撑门体且位于进料口两侧的支架,支架上沿高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滑槽的下部设置有与滑槽相导通的凹陷槽,凹陷槽向炉体一侧延伸且与进料口相对应设置,门体上设置有与滑槽和凹陷槽滑移配合滑动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方便门体移动,又能对进料口起到密封效果的用于锻造炉的密封门。
【IPC分类】B21J17-00
【公开号】CN204504126
【申请号】CN201520087824
【发明人】韩国华
【申请人】杭州伟达铸锻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