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床及其蛙眼冲模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18204阅读:来源:国知局
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蛙眼冲模,便于工件在蛙眼成型后脱模。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蛙眼冲模的冲床,在冲压过程中脱模效果好,且冲压加工效率高。
[0036]请参见图1至图10,图1至图10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蛙眼冲模或者蛙眼冲模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蛙眼冲模使用过程中的主视图或者左视图。
[003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蛙眼冲模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包括压料板1、固定件、移动凹模8、固定凹模6、弹性复位件7以及用于移动凹模8滑动的固定斜面。
[0038]压料板1用于压动待冲压件2,使待冲压件2套在移动凹模8外,固定件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对待冲压件2进行定位。
[0039]楔形的移动凹模8与固定凹模可以配合形成蛙眼型腔。其中,楔形的移动凹模8包括倾斜壁,该倾斜壁与固定斜面相贴合并可在固定斜面上滑动,移动凹模8上与倾斜壁相对的壁面为竖直的立壁,竖直的立壁可以保证待冲压件2上的蛙眼成型后,待冲压件2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可移动性。固定凹模6设置于立壁的一侧,固定凹模6上的第一侧壁与立壁相对设置,在立壁的两个竖直边缘上相对于竖直轴对称设置有凹模型腔,也就是说,凹模型腔设置于移动凹模8的立壁与相邻壁之间的棱上,则凹模型腔为开口的型腔,第一侧壁与立壁相配合时可以形成蛙眼型腔。移动凹模8连接有用于分离固定凹模6与移动凹模8的弹性复位件7。
[0040]应当指出,本实施例中的蛙眼冲模提供了分体式的蛙眼型腔,其中,移动凹模8提供的是蛙眼型腔中的凹槽形的开口的凹模型腔,固定凹模6提供的是蛙眼型腔的平直壁面部分,移动凹模8与固定凹模6配合使用时形成蛙眼型腔,也就是说,本文中所称的蛙眼型腔只存在于移动凹模8与固定凹模6相配合或者说立壁与第一侧壁相配合的状态中。移动凹模8处于相对于固定斜面下行的状态下,移动凹模8靠近固定凹模6并最终使立壁与第一侧壁相接触并配合形成蛙眼型腔。
[0041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以U弯工件作为待冲压件2并对U弯工件冲压对称蛙眼来说明蛙眼冲模的使用过程,其中,U弯工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以及用于连接两侧壁的中间壁,蛙眼成对出现,且每对蛙眼对称设置于U弯工件的两侧壁上。当然,在具体使用时,待冲压件2的形状不以此为限。
[0042]使用本实施例的蛙眼冲模时,待冲压件2开口向下设置于移动凹模8与固定凹模6的上侧,压料板1置于待冲压件2的上侧,固定件将待冲压件2水平向固定住。当压料板1下行时,压料板1压动待冲压件2下行,待冲压件2接触移动凹模8并推动移动凹模8,移动凹模8沿着与倾斜壁相贴合的固定斜面下行,也就是说,移动凹模8向下且靠向固定凹模6滑动,直至形成蛙眼型腔,然后,用冲头13冲压待冲压件2,冲压形成对称蛙眼;冲压完成后,冲头13脱离待冲压件2上的蛙眼,压料板1上行,待冲压件2与移动凹模8上侧不再受到压料板1的下压力,移动凹模8连接的弹性复位件7带动移动凹模8进行反方向复位运动,即,移动凹模8的倾斜壁沿着固定斜面上行且向远离固定凹模6的方向滑动,则移动凹模8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滑动,同时,移动凹模8上侧的待冲压件2在移动凹模8的推力下上行,由于待冲压件2水平方向被固定件固定住,待冲压件2只能在竖直方向移动。可见,在上行时,待冲压件2与移动凹模8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相对位移,则在上行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待冲压件2上的对称的蛙眼同时脱离移动凹模8上开口的凹模型腔,因而,降低了工件在蛙眼成型后的脱模难度。
[0043]应当指出,上述固定件对待冲压件2的水平定位可以通过固定件单独完成,如在固定件上设置用于定位的凹槽,也可以将固定件作为对待冲压件2进行水平定位的部件之一,通过固定件与其他部件相配合完成待冲压件2的水平定位。
[0044]上述实施例中设置于立壁的两个边缘上对称的凹模型腔也可以连通,形成一个水平方向的凹槽。连通对称的凹模型腔的设置方式可以使移动凹模8适用于多种深度要求的蛙眼凹模,提高了移动凹模8的适用性。当然,蛙眼冲模中凹模型腔的数量和设置位置不限于上述各个方式。
[0045]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设置冲头13,一种优选的方式中,将冲头13固定于冲头下斜楔12上,冲头下斜楔12可以带动冲头13朝向蛙眼型腔移动,也就是说,冲头下斜楔12可以朝向与第一侧壁配合时的凹模型腔所在的位置移动。具体地,冲头13可以通过冲头固定块14固定于冲头下斜楔12。由于凹模型腔在立壁上对称设置,则对称的蛙眼型腔分别对应设置可以相向移动的冲头下斜楔12,使每个蛙眼型腔都对应有冲头13进行冲压。
[0046]对于冲头下斜楔12的移动,一种优选的设置方式中,可以在冲头下斜楔12的上侧设置用于推动冲头下斜楔12移动的冲头上斜楔17,冲头上斜楔17设置于上模座10,压料板1通过弹性件11连接于上模座10,通常,上模座10上侧安装于冲床滑块。可选地,可以在冲头上斜楔17下端与冲头下斜楔12上端均设置有相配合的斜面,或者在冲头上斜楔17下端与冲头下斜楔12上端中的一者上设置斜面,通过斜面的设置,可以将冲头上斜楔17的竖直运动传递给冲头下斜楔12,使冲头下斜楔12进行水平运动,使冲头上斜楔17下行时推动冲头下斜楔12朝向蛙眼型腔移动。此外,冲头下斜楔12连接有拉簧15,用于冲头下斜楔12和冲头13在蛙眼成型后的复位。具体地,可以在下模座5上固定设置固定部件16,将拉簧15的一端固定于固定部件16,另一端连接冲头下斜楔12。冲头上斜楔17与冲头下斜楔12接触状态下,弹性件11压缩变形。
[0047]本实施例中的蛙眼冲模具体进行冲压时,当压料板1将移动凹模8压动并形成蛙眼型腔后,冲床滑块带动上模座10继续下行,由于移动凹模8与压料板1不能再继续下行,压料板1上侧的弹性件11受压变形,同时,冲头上斜楔17随着冲床滑块继续下行,直至接触并推动冲头下斜楔12朝向蛙眼型腔移动,冲头13冲压待冲压件2形成蛙眼;蛙眼成型后,冲头上斜楔17上行,同时,冲头下斜楔12及冲头13在拉簧15的作用下复位,冲头13与待冲压件2上成型的蛙眼相脱离,压料板1上侧的弹性件11随着冲床滑块的上行而复位,弹性件11复位后,压料板1上行,移动凹模8复位,使蛙眼与凹模型腔相脱离。可见,冲头上斜楔17与冲头下斜楔12的设置实现了冲压过程的自动化,使蛙眼型腔的成型过程与蛙眼的冲压过程有序进行。
[0048]更进一步地,上述设置于压料板1上侧的弹性件11可以选用氮气弹簧。氮气弹簧的体积小、弹性大、工作平稳、使用寿命长且具有柔性性能,因而可以简化模具的设计制造,方便模具的安装与调整。
[0049]通常,上模座10下侧对应设置有下模座5,上模座10与下模座5分别用于连接蛙眼冲模中的各个部件,上模座10以及设置于上模座10上的各个部件组成上模,下模座5以及设置于下模座5上的各个部件组成下模,上模安装于冲床的冲床滑块上,下模安装在冲床的工作台上,通过冲床完成待冲压件2的冲压加工。
[0050]在上述实施例中的固定件,具体可以包括设置于下模座5上的顶件器3和顶件弹簧4,顶件弹簧4设置在顶件器3与下模座5之间。顶件器3同时还可以起到卸料的作用。使用时,将待冲压件2放置于顶件器3的上侧,压料板1与顶件器3可以将待冲压件2夹紧。具体地,在顶件弹簧4处于自由状态时,顶件器3的上侧壁可以设置为高于移动凹模8的上侧壁,从而保证完成冲压后的待冲压件2完全脱离固定凹模6和移动凹模8,使待冲压件2可以在水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