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热态熔渣在线取渣和调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698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炉热态熔渣在线取渣和调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冶铁的高炉附属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炉热态熔渣在线取渣和调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矿棉生产企业中基本上均是用冲天炉将冷却的矿渣块熔化后制造矿棉,利用高炉热态熔渣生产矿棉的则非常少见。我国拥有为数众多的高炉,冶炼过程产生的大量溶渣一般采用高压水冲制成水渣,水渣磨粉后可以作为水泥掺和料,但其附加值较低,同时对于高温熔渣的显热回收技术始终未能突破。若利用热态高炉溶渣制造矿棉较传统的冲天炉熔制矿棉可以充分利用其显热,生产出的绝热防火材料具有明显的节能和成本优势。但目前这些条件尚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较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炉渣利用率高的高炉附属设备,本实用新型公开了 一种高炉热态熔渣在线取渣和调质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一种高炉热态熔渣在线取渣和调质装置,包括分流渣沟,其特征是:还包括分流闸板、控流闸板、取渣沟和垂直导流管,分流渣沟内设有分流闸板和控流闸板,分流闸板和控流闸板相邻设置,取渣沟和分流渣沟贯通设置,控流闸板的两个位置分别封闭取渣沟和分流渣沟,取渣沟的一端和垂直导流管连接。所述的高炉热态熔渣在线取渣和调质装置,其特征是:分流闸板的宽度是控流闸板宽度的2倍 3倍。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取渣时,关闭分流渣沟上的分流闸板,熔渣经控流闸板控制通过的渣量后入取渣沟与调质料相混合,在熔渣流冲击作用下实现熔渣和辅料的预混,混合料经垂直导流管进入熔渣窑,完成一次取渣。取渣完成后,打开分流闸板,出渣沟内的渣流恢复原来状态继续吹制水渣,同时排空混合池中熔渣,为下次分流熔渣提供方便。本实用新型在高炉出渣铁的过程中,将正常流向水冲渣的熔渣(约3t/mirT5t/min)分流一部分(约2t/min)出来并进行添加一定比例的调质料进行混合和调质,并稳流供料给保温调质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当所取熔渣数量达到要求后,通过调整挡板装置后的渣流立即恢复到原状态冲制水渣,分流沟开启液面控流板后排空取渣沟中的残渣,从而避免熔渣冷固凝结造成后序清渣作业困难。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取渣时,渣流由分流闸板动态拦截被分流到取渣沟;取渣沟上的控流闸板可以准确控制溶渣的实际流量,使每分钟溶渣的流量匀速稳定,最终实现调质料的排出量与熔渣流量相匹配;熔渣进入垂直料管水平段与颗粒调质料混合,最后熔渣和调质料的混合体经垂直导流管进入调质炉冲兑,垂直导流管既可缩短溶渣窑炉的设计长度,又可提高熔渣和调质料的二次调质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高炉热态熔渣在线取渣和调质装置,包括分流渣沟1,其特征是:还包括分流闸板2、控流闸板3、取渣沟4和垂直导流管5,分流渣沟I内设有分流闸板2和控流闸板3,分流闸板2和控流闸板3相邻设置,取渣沟4和分流渣沟I贯通设置,控流闸板3的两个位置分别封闭取渣沟4和分流渣沟1,取渣沟4的一端和垂直导流管5连接。分流闸板2的宽度是控流闸板3宽度的2倍 3倍,本实用新型取3倍。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取渣时,关闭分流渣沟I上的分流闸板2,熔渣经控流闸板3控制通过的渣量后入取渣沟4与调质料相混合,在熔渣流冲击作用下实现熔渣和辅料的预混,混合料经垂直导流管5进入熔渣窑,完成一次取渣。取渣完成后,打开分流闸板2,出渣沟内的渣流恢复原来状态继续吹制水渣,同时排空混合池中熔渣,为下次分流熔渣提供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高炉热态熔渣在线取渣和调质装置,包括分流渣沟(I),其特征是:还包括分流闸板(2)、控流闸板(3)、取渣沟(4)和垂直导流管(5),分流渣沟(I)内设有分流闸板(2)和控流闸板(3),分流闸板(2)和控流闸板(3)相邻设置,取渣沟(4)和分流渣沟(I)贯通设置,控流闸板(3)的两个位置分别封闭取渣沟(4)和分流渣沟(1),取渣沟(4)的一端和垂直导流管(5)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热态熔渣在线取渣和调质装置,其特征是:分流闸板(2)的宽度是控流闸板⑶宽度的2倍 3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冶铁的高炉附属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炉热态熔渣在线取渣和调质装置。一种高炉热态熔渣在线取渣和调质装置,包括分流渣沟(1),其特征是还包括分流闸板(2)、控流闸板(3)、取渣沟(4)和垂直导流管(5),分流渣沟(1)内设有分流闸板(2)和控流闸板(3),分流闸板(2)和控流闸板(3)相邻设置,取渣沟(4)和分流渣沟(1)贯通设置,控流闸板(3)的两个位置分别封闭取渣沟(4)和分流渣沟(1),取渣沟(4)的一端和垂直导流管(5)连接。本实用新型炉渣利用率高,安全环保。
文档编号C21B7/14GK202989187SQ20122064903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褚善庆, 王益平, 李军, 冯双红, 张力, 吴俊龙 申请人: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