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芯与芯撑的组合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8260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砂芯与芯撑的组合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砂芯与芯撑的组合构件,该构件包括芯撑和砂芯;芯撑包括撑体,撑体的顶端设置有撑头,撑体设置有夹持内圆弧面,夹持圆弧的末端设置有相对平行的两个夹持部,夹持部具有自由端;所述砂芯包括芯体,在芯体上设置多个芯槽,所述芯槽设置有止口,止口一端平面与芯槽外圆弧相接处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止口两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50°,止口的尺寸略小于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的宽度尺寸。该构件砂芯与芯撑刚性接触,组合结构刚性好,芯撑强度高,芯撑对砂芯支撑效能好,同时芯撑可以用普通材料和普通工艺制作,砂芯与芯撑组合装配可通过手工或简单机械装置完成,构件的制作成本和安装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砂芯与芯撑的组合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砂芯与芯撑的组合构件。
【背景技术】
[0002]铸件生产过程中,砂芯在型腔中主要靠芯头固定,但有时砂芯只靠芯头定位难以稳固,因此在生产中常采用芯撑对砂芯进行加固,以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0003]芯撑在应用中需要关注强度和与铸件本体熔合性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在型腔中铸件未完全凝固之前,芯撑自身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不应在型腔中过早熔化而使强度下降引起芯撑对砂芯支撑作用的丧失;其二是芯撑有可能因与铸件熔合不良而引起气孔,或者不熔合,引起铸件断面存在致命性缺陷。
[0004]现有的常用的芯撑支撑砂芯的结构是用弹性芯撑加固砂芯,这种加固结构芯撑的弹性比较好,但其缺点是芯撑的刚性比较差,芯撑自身的强度不够,容易导致芯撑对砂芯支撑作用的丧失;而且由于芯撑需要制作成弹性结构,对芯撑的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砂芯与芯撑组合装配时也需要专门的机械设备进行辅助安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砂芯与芯撑的组合构件,砂芯与芯撑刚性接触,组合结构刚性好,强度高,支撑效能好,同时制作成本和安装成本低。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该构件包括芯撑和砂芯;芯撑包括撑体,撑体的顶端设置有撑头,撑体设置有内圆弧面,夹持圆弧的末端设置有相对平行的两个夹持部,夹持部具有自由端;所述砂芯包括芯体,在芯体上设置多个芯槽,所述芯槽设置有止口,止口 一端平面与芯槽外圆弧相接处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止口两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飞0°,止口的尺寸略小于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的宽度尺寸。
[0008]优选地,芯槽的宽度不小于芯撑的厚度。
[0009]优选地,芯槽外圆弧与凸起之间设有过渡止口。
[0010]本组合构件产生的有益效果为:该构件砂芯与芯撑刚性接触,组合结构刚性好,芯撑强度高,芯撑对砂芯支撑效能好,同时芯撑可以用普通材料和普通工艺制作,砂芯与芯撑组合装配可通过手工或简单机械装置完成,构件的制作成本和安装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构件装配好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芯撑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砂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砂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0015]图5芯撑安装到砂芯之前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16]图6是芯撑安装到砂芯上以后,芯撑旋转90°之前砂芯与芯撑位置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8]如图f图4所示,该构件包括芯撑10和砂芯20 ;芯撑10包括撑体12,撑体12的顶端设置有撑头11,撑体12设置有夹持圆弧13,夹持圆弧的末端设置有相对平行的两个夹持部14,夹持部14具有自由端15 ;砂芯20包括芯体21,在芯体21上设置多个芯槽22,所述芯槽22设置有止口 23,止口 23 —端平面与芯槽22外圆弧相接处设置有凸起25,所述凸起25与止口 23两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飞0°,止口 23的尺寸小于两个所述夹持部14之间的宽度尺寸。
[0019]本构件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是,芯槽22的宽度不小于所述芯撑10的厚度,这样芯撑10可以完全嵌入砂芯内,芯撑10的存在不会影响浇铸件的尺寸精度。
[0020]本构件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是,芯槽22外圆弧与凸起25之间设有过渡止口 24,通过过渡止口 24实现芯槽22外圆弧与凸起25之间的平滑过渡,可以有效避免芯槽22外圆弧与凸起25之间相接处的应力集中。
[0021]该构件按如下步骤装配:
[0022]芯撑10按照图5所示的箭头方向卡入砂芯20止口 23部位,保证芯撑10内圆弧面13与砂芯止口 23外圆弧面接触卡入后芯撑10与砂芯20的位置关系如图6所示;
[0023]砂芯20固定不动,将芯撑10逆时针方向旋转90°,砂芯20上的凸起卡住芯撑的夹持部14,旋转后芯撑10与砂芯20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
[0024]上述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砂芯与芯撑的组合构件,其特征是:该构件包括芯撑(10)和砂芯(20);所述芯撑(10)包括撑体(12),撑体(12)的顶端设置有撑头(11),撑体(12)设置有内圆弧面(13),夹持圆弧的末端设置有相对平行的两个夹持部(14),夹持部(14)具有自由端(15);所述砂芯(20)包括芯体(21),在芯体(21)上设置多个芯槽(22),所述芯槽(22)设置有止口(23),止口(23) —端平面与芯槽(22)外圆弧相接处设置有凸起(25),所述凸起(25)与止口(23)两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50°,止口(23)的尺寸小于两个所述夹持部(14)之间的宽度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槽(22)的宽度不小于所述芯撑(10)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槽(22)外圆弧与凸起(25)之间设有过渡止口(24)。
【文档编号】B22C9/10GK203764897SQ201420118245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7日
【发明者】何勇 申请人:成都金顶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