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奥氏体不锈钢薄板平面磨床夹具,专门用于厚度在6mm以下的奥氏体不锈钢薄板。
背景技术:
平面磨床是机加工行业的一种重要的加工机床,它的工作台面一般为磁性吸盘,工作台面是水平的,适用于加工与被加工面平行的基准面的零件,基准面可直接吸合在工作台面上。
当需要加工的工件为奥氏体不锈钢薄板时,其厚度在6mm以下,无法直接吸附在永磁吸盘上,如果用挡或者夹的方式,其加工面不稳定,且加工时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奥氏体不锈钢薄板平面磨床夹具,操作简单,且平稳性和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奥氏体不锈钢薄板平面磨床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面和底面水平设置;工作台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平行,且前侧面和顶面垂直;工作台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平行,且左侧面和顶面垂直,左侧面和前侧面垂直;在工作台的顶面上开有中空槽,中空槽与前侧面平行,且中空槽的横截面为矩形;中空槽的一端位于左侧面上,另一端位于右侧面上;中空槽为两条,平行设置,两条中空槽将工作台的顶面分割形成三个安装面;在安装面上开有安装孔,安装孔以两个为一组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安装面上开有两组安装孔,且两组安装孔之间的距离大于同一组中两个安装孔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装孔为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将所需加工的奥氏体不锈钢薄板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上,从而稳定吸附在磨床的永磁吸盘上,具有装夹简单方便,操作安全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工作台1。
工作台1为方形结构。
工作台1的顶面11和底面12水平设置;顶面11对奥氏体不锈钢薄板起到基准定位作用,使得奥氏体不锈钢薄板水平设置;底面12对工作台1起到底部基准定位的作用,当底面12安装在磨床上后,工作台1水平设置。
工作台1的前侧面13和后侧面14平行,且前侧面13和顶面11垂直。前侧面13和后侧面14对工作台1起到前后基准定位作用,当工作台1安装在磨床上后,前侧面13和后侧面14使得工作台1位于准确的前后位置上。
工作台1的左侧面15和右侧面16平行,且左侧面15和顶面11垂直,左侧面15和前侧面13垂直。左侧面15和右侧面16对工作台1起到左右基准定位作用,当工作台1安装在磨床上后,左侧面15和右侧面16使得工作台1位于准确的左右位置上。
在工作台1的顶面11上开有中空槽3,中空槽3起到排渣和排冷却液的作用。中空槽3与前侧面13平行,顺应冷却液方向,排渣和排冷却液方便。中空槽3的横截面为矩形。中空槽3的一端位于左侧面15上,另一端位于右侧面16上,形成贯通结构,排渣和排冷却液方便。中空槽3为两条,平行设置,两条中空槽3将工作台1的顶面11分割形成三个安装面17。
在安装面17上开有安装孔2,安装孔2以两个为一组设置,可对多种不同尺寸的不锈钢薄板进行固定加工。本实施例中,一个安装面17上开有两组安装孔2,且两组安装孔2之间的距离大于同一组中两个安装孔2之间的距离,这样可对多种不同尺寸的不锈钢薄板进行固定加工。安装孔2为螺纹孔。
工作台1采用具有磁性的常用钢铁制成,底面12直接吸附在磨床吸盘上,操作简单方便。
不锈钢薄板与采用螺栓与安装孔2连接,这样就固定在安装面17上,操作简单,且平稳性和安全性更高。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