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连铸开浇过程的预制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780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连铸开浇过程的预制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连铸开浇过程使用的预制件,属于一种连铸作业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连铸开浇封引锭技术主要有通常以下几个步骤:1、待引锭头送至结晶器内部固定位置,用压缩空气将引锭头及结晶器壁上的水及杂物吹扫干净;2、用干燥的石棉绳或石棉布密封引锭头与结晶器壁之间的缝隙,石棉绳要与引锭头平齐;3、沿结晶器壁撒一层干燥无油的铁屑,压住石棉绳;4、将冷条放入结晶器内,冷条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并要盖住引锭头。

上述第4步中,在结晶器里引锭头上面直接放置冷条,但是在连铸大规格断面生产时,这种方法冷条不易排放,且冷条摆放不规则,不利于开浇时钢水在结晶器内部的渗透,严重则会导致引锭头与坯头连接力不足,造成开浇漏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连铸开浇过程的预制件,节省封引锭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开浇使用材料,降低开浇事故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连铸开浇过程的预制件,设置在引锭头上方,包括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交叉而隔成四个区域,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上开设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十字交叉。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件或第二板件具有向上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开设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连铸开浇封引锭时,将预制件放置在引锭头上面,预制件呈十字形,将引锭头上面的结晶器区域分割成四个小区域,四个小区域便于开浇冷条的交叉摆放。有助于节省封引锭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开浇使用材料,降低开浇事故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件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应用于连铸开浇过程的预制件,设置在引锭头上方,包括第一板件1和第二板件2,所述第一板件1和第二板件2十字交叉而隔成四个区域,所述第一板件1和第二板件2上开设有通孔3。

第二板件2具有向上的延伸部,且延伸部上开设有通孔。

连铸开浇封引锭时,将预制件放置在引锭头上面,预制件呈十字形,将引锭头上面的结晶器区域分割成四个小区域,四个小区域便于开浇冷条的交叉摆放。

上述结构的预制件有助于节省封引锭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开浇使用材料,降低开浇事故率。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