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钢支座系统上摆、下摆消失模铸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7274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成型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铸钢支座系统上摆、下摆消失模铸造装置。



背景技术:

消失模铸造(又称实型铸造)是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石蜡或泡沫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使模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铸钢支座系统主要由上摆、下摆、铰轴、锚固螺杆组成。一般铸件控制钢液底浇,在负压真空的吸力和重力作用下,钢液充型速度快。消失模工艺的钢液浇铸与传统砂型工艺的钢液浇铸有所不同:传统砂型工艺采用敞口式,而消失模工艺采用负压封闭式,而且必须是在浇口杯以下封闭。钢液进入泡塑模具,其开始液化燃烧,并气化消失,钢液前端短距离形成暂的空腔。

而且,现在铸造出的模具,在铸造成型后,模具表面精度不高,且很多模具上带的小型安装孔必须进一步加工得到。

因此,亟待一种消失模,其在箱体内填充型砂及共聚料模型,后箱体内还设置有负压膜和抽气体管,能够形成封闭式浇铸成型从而得到较高精度的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铸钢支座系统上摆、下摆消失模铸造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铸钢支座系统上摆、下摆消失模铸造装置,包括砂箱和用于振动砂箱的振动机构,所述振动机构包括底座、分列底座四角上的缓冲垫、由缓冲垫支撑的振动台,所述振动台下部安装有圆环形振动电机,所述底座包括固定座和活动座,所述固定座顶部开有滑槽,所述活动座位于滑槽内,所述缓冲垫位于固定座上,所述振动台随活动座上升能够将砂箱抬起。

所述振动台上设置有砂箱固定装置。

所述砂箱固定装置与振动台铰接。

所述固定装置设有至少两个,所述两个固定装置沿砂箱行走方向两两对称。

所述砂箱开设有灌砂、出砂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铸钢支座系统上摆、下摆消失模铸造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套设备适用于铸钢支座系统的上摆、下摆铸件,圆环形振动电机为产品的设计制造提供了广泛的自由度,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不用混砂、下芯、起模、合箱、分型、易于一箱多铸、群铸,实现最优化的振动设计,避免了因下芯、起模、合箱等因素引起的铸造缺陷和废品,铸造尺寸精度高,形状尺寸准确,内外质量好,具有精密铸件的特点,减少机械加工余量高,工艺出品率达95%,投资少、用人少、成本低、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工艺技术易于掌握,便于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固定座、3-缓冲垫、4-圆环形振动电机、5-振动台、6-活动座、7-滑槽、8-砂箱、9-灌砂、出砂口、10-砂箱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铸钢支座系统上摆、下摆消失模铸造装置,包括砂箱8和用于振动砂箱的振动机构,所述振动机构包括底座1、分列底座四角上的缓冲垫3、由缓冲垫3支撑的振动台5,所述振动台5下部安装有圆环形振动电机4,所述底座1包括固定座2和活动座6,所述固定座2顶部开有滑槽7,所述活动座6位于滑槽7内,所述缓冲垫3位于固定座2上,所述振动台5随活动座6上升能够将砂箱8抬起,振动台5上设置有砂箱固定装置10,砂箱固定装置10与振动台5铰接,砂箱固定装置10设有四个,所述四个砂箱固定装置10沿砂箱行走方向两两对称,砂箱8开设有灌砂、出砂口9。

在使用时,圆环形振动电机4开启,所述振动台5上设有四个砂箱固定装置10,所述四个砂箱固定装置10沿砂箱圆环形行走方向两两对称,所述圆环形振动电机4使砂箱8摆动,砂箱8施加分力活动座6向下,均匀活动铸件,得到铸件铸造尺寸精度高,形状尺寸准确,内外质量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