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机中间包用分离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7736阅读:7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铸机中间包用分离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连铸机中间包用分离环。



背景技术:

钢的水平连续铸造是钢铁连铸的主要技术,具有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少、见效快,铸坯质量好,降低生产消耗等优点。

分离环是水平连铸工艺的关键部件之一,它位于中间包水口和结晶器的接合处,钢水从中间包流经水口、分离环到结晶器。分离环处于钢水的熔融区和凝固区之间。起铸时经受约1550℃左右的钢水的热冲击,连铸过程中承受大量钢水的熔蚀、冲刷和磨损。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薄板坯连铸机结晶器较薄且通钢量较大,浸入式水口设计为下部扁平结构,用常规水口的安装方式(上装式)无法安装,为此采用分离环衬在水口和座砖之间,使扁平形浸入式水口得以方便安装使用。原分离环在使用过程中当连浇炉数大于7-8炉以后经常有钢水从分离环和浸入式水口的缝隙间渗出,称之为渗钢。渗钢严重时导致浸入式水口穿孔而中断浇注,影响连铸机连浇炉数的提高。

并且,现有技术中,分离环与浸入式水口的接触面由圆锥面和圆柱面组合而成,均为光滑表面,与密封耐火泥不能良好结合,且圆锥面和圆柱面的过渡采用角过渡,安装使用中有卡伤浸入式水口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铸机中间包用分离环,能有效减少渗钢现象的产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连铸机中间包用分离环,包括分离环组,所述分离环组固定安装在中间包上水口处,所述分离环组包括若干至少两个平行串联固定的分离环,上层的若干个相邻分离环的内表面为锥度相同的圆锥面,其余分离环的内表面为圆柱面,所述圆锥面上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分离环组相邻的上下两分离环通过设置的接触凸台与接触凹槽配合固定,所述中间包上水口包括水口座砖和浸入式水口,所述分离环组的内表面、外表面分别通过耐火泥与所述浸入式水口的外表面、所述水口座砖的内表面相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环组与所述水口座砖的上下表面均通过刚玉浇注料封装。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环的个数为四个,从上至下依次为分离环一、分离环二、分离环三、分离环四,所述分离环一和分离环二的内表面为圆锥面,所述分离环三和分离环四的内表面为圆柱面。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环一和分离环二的圆锥面与所述浸入式水口的外圆锥面相配合,所述分离环三和分离环四的圆柱面并与所述浸入式水口的外圆柱面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环一和分离环二的内表面为圆锥面的锥度相同,所述圆锥面从上至下的横截面直径变小,所述分离环一和分离环二的圆锥面上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环三和分离环四的内表面为圆柱面的直径相同,并且等于所述分离环二的圆锥面的最小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环一、分离环二和分离环三的下表面设置均有所述接触凸台,所述分离环二、分离环三和分离环四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接触凹槽,所述接触凹槽与所述接触凸台的形状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环组中上下设置的分离环之间通过所述耐火泥固定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凸台与所述接触凹槽之间设置有所述耐火泥。

进一步地,所述耐火泥为微膨胀高纯度铝铬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分离环组与浸入式水口接触,可以微调安装过程中分离环组与浸入式水口的接触情况,提高接触面积,同时通过在圆锥面上设置的凹槽,进一步提高耐火泥的贴合程度,减少渗钢现象的发生,提高了金属的收得率和连铸机的作业率,并且提高了连铸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铸机中间包用分离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使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分离环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分离环组;2、分离环;3、中间包上水口;4、水口座砖;5、浸入式水口;6、耐火泥;7、刚玉浇注料;8、分离环一;9、分离环二;10、分离环三;11、分离环四;12、圆锥面;13、圆柱面;14、凹槽;15、接触凸台;16、接触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连铸机中间包用分离环,包括分离环组1,所述分离环组1固定安装在中间包上水口3处,所述分离环组1包括若干至少两个平行串联固定的分离环2,上层的若干个相邻分离环2的内表面为锥度相同的圆锥面12,其余分离环的内表面为圆柱面13,所述圆锥面12上设置有若干凹槽14,所述分离环组1相邻的上下两分离环2通过设置的接触凸台15与接触凹槽16配合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环2的个数为四个,从上至下依次为分离环一8、分离环二9、分离环三10、分离环四11,所述分离环一8和分离环二9的内表面为圆锥面12,所述分离环三10和分离环四11的内表面为圆柱面13。

其中,所述分离环三10和分离环四11的内表面为圆柱面13的直径相同,并且等于所述分离环二9的圆锥面12的最小直径。并且,所述分离环一8、分离环二9和分离环三10的下表面设置均有所述接触凸台15,所述分离环二9、分离环三10和分离环四11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接触凹槽16,所述接触凹槽16与所述接触凸台15的形状相配合。

所述中间包上水口3包括水口座砖4和浸入式水口5,所述分离环组1的内表面、外表面分别通过耐火泥6与所述浸入式水口5的外表面、所述水口座砖4的内表面相结合,所述分离环组1与所述水口座砖4的上下表面均通过刚玉浇注料7封装。

针对于分离环组的固定方式,所述分离环一8和分离环二9的圆锥面12与所述浸入式水口5的外圆锥面12相配合,所述分离环三10和分离环四11的圆柱面13并与所述浸入式水口5的外圆柱面13相配合。所述分离环一8和分离环二9的内表面为圆锥面12的锥度相同,所述圆锥面12从上至下的横截面直径变小,所述分离环一8和分离环二9的圆锥面12上设置有所述凹槽14。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具体使用时,所述分离环组1中上下设置的分离环2之间通过所述耐火泥6固定安装,所述接触凸台15与所述接触凹槽16之间设置有所述耐火泥6,所述耐火泥6为微膨胀高纯度铝铬质材料。

分离环在中间包水口和结晶器的接合处的具体安装过程,中间包水口采用的是分离环与浸入式水口的安装组合,在分离环与浸入式水口的接触面之间采用的是圆锥面与圆柱面,并采用与浸入式水口良好结合的微膨胀高纯度铝铬质耐火泥,此种微膨胀高纯度铝铬质耐火泥均匀涂抹在分离环内、外表面,分别与浸入式水口的外表面及水口座砖的内表面相粘合。

安装中随着浸入式水口向下运动,微膨胀高纯度铝铬质耐火泥在较高的挤压力作用下完全填充分离环内表面的凹槽,干燥后不易产生裂纹,这样浸入式水口和分离环的结合就由面接触改为立体结合,直通缝变为弯曲缝,增加了微膨胀高纯度铝铬质耐火泥与分离环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加了浸入式水口安装的牢固程度,有效地切断了钢水的渗出通道。

叠加式的分离环在具体安装时,可以微调分离环的位置,调节分离环与浸入式水口的接触面积,较整体式的分离环,其接触效果更好,通过上下设置接触凹槽与接触凸台的配合,通过在分离环上固定的耐火螺栓,可以有效防止浇注过程中,分离环的固定强度,避免产生渗钢现象。

在浸入式水口安装完毕后,在分离环和座砖上表面浸入式水口碗部周围涂抹刚玉浇注料,刚玉浇注料易与Al2O3-C材质的浸入式水口碗部良好结合,干燥后在浸入式水口周围不会产生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连铸机中间包用分离环,通过分离环组与浸入式水口接触,可以微调安装过程中分离环组与浸入式水口的接触情况,提高接触面积,同时通过在圆锥面上设置的凹槽,进一步提高耐火泥的贴合程度,减少渗钢现象的发生,提高了金属的收得率和连铸机的作业率,并且提高了连铸机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