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孔机器人打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746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螺纹孔机器人打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硬盘底座打磨设备,尤其涉及自动化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硬盘底座(以下简称底座)螺纹孔打磨方式为手工打磨,底座沿流水线台面导轨运行至螺纹孔打磨岗位,员工左手扶住底座,观察底座模号确定打磨区域(不同模号打磨区域不同),右手使用气动打磨枪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将底座推至下道工序,整个过程全部手动完成。

现有技术的缺点/不足:

①劳动强度高,打磨产生的粉尘也不利于员工的职业健康;

②很难保持匀速,生产效率较低;

③打磨力度、打磨时间不标准,产品外观参差不齐;

④选择性打磨,很容易出现漏做的情况;

⑤气动打磨枪损坏率较高;

⑥每个砂纸打磨次数不标准,使砂纸使用寿命差异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采用全自动运行程序,代替人工打磨,保持匀速、标准化作业,稳定性强,设定砂纸最优打磨数量,达到打磨效果与使用寿命平衡,使砂纸利用率最大化的螺纹孔机器人打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螺纹孔机器人打磨系统,包括输送硬盘底座的输送台,其特征在于输送台从前往后依次分为待料区、定位打磨区,输送台一侧设置有机器人组件,机器人组件包括机器人本体、安装机器人本体的基座、将基座与输送台连接固定的连接板、安装于机器人本体上的双打磨枪,待料区前端设置有夹料气缸,换砂纸组件安装于待料区上方,定位打磨区上安装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设置有于定位打磨区前后两端的前挡料气缸、后挡料气缸、设置于前挡料气缸后侧的拉紧气缸、设置于拉紧气缸后的四个推紧气缸以及下方的托料气缸。换砂纸组件包括新砂纸存储盒、设置于新砂纸存储盒一端的去旧砂纸圆口钢片、设置于新砂纸存储盒上的防尘盖板、与防尘盖板连接的推拉气缸,夹料气缸与前挡料气缸间间隔四片底座的距离。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螺纹孔机器人打磨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连续多片底座进入输送台,最前面的第一组四片底座进入待料区,第五片底座被夹料气缸夹紧,这时前挡料气缸下降,第一组四片底座开始输送,延时0.1s夹紧气缸松开,所有底座开始同步输送;当第一组四片底座输送至后挡料气缸时,前挡料气缸上升,等待第二组四片底座,同时托料气缸上升、四个推紧气缸竖向分别顶紧四片底座,拉紧气缸再将底座横向顶紧,完成四片底座的定位,随后机器人本体带动双打磨枪按照程序打磨底座,前两片底座完成后再打磨后两片底座,最后回到待打磨位置;打磨完成后拉紧气缸、四个推紧气缸、托料气缸同时松开,后挡料气缸下降,第一组四片底座往后输送至下道工序,延时0.3s,前挡料气缸下降,第二组四片底座开始输送,循环上述步骤。

作为优选,当砂纸打磨次数达到设定的次数时,机器人本体移动至去旧砂纸圆口钢片,按照程序把旧砂纸去掉,随后推拉气缸将防尘盖板打开,机器人本体移动至新砂纸存储盒上方,按照程序粘贴新砂纸,粘贴完成后机器人本体回到待打磨位置,推拉气缸将防尘盖板关闭;当完成第71次换砂纸时,系统会提示更换新砂纸存储盒,操作人员准备好,等到完成第72次换砂纸后,取出空盒,放入满盒,点击触摸屏上的确认按钮完成更换操作。

本发明有益效果:让员工远离高强度、不利于职业健康的劳动岗位;保持匀速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打磨力度、时间、路径标准化,使产品外观一致;全局性打磨,所有可能出现缺陷的位置全部打磨,绝对不会漏做;使气动打磨枪稳定、规律使用,延长寿命;使每个砂纸打磨次数标准统一,利用率最大化。与现有的技术相比,

本技术:
科技含量高,自动化运行,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合格率与外观精美度,提高砂纸利用率,同时降低打磨枪损坏率,既提高了产品品质,又降低了生产和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螺纹孔机器人打磨系统,包括输送硬盘底座的输送台1,输送台1从前往后依次分为待料区2、定位打磨区4,输送台1一侧设置有机器人组件5,机器人组件5包括机器人本体5.1、安装机器人本体5.1的基座5.2、将基座5.2与输送台1连接固定的连接板5.3、安装于机器人本体5.1上的双打磨枪5.4,待料区2前端设置有夹料气缸2.1,换砂纸组件3安装于待料区2上方,定位打磨区4上安装有定位组件6,定位组件6包括设置有于定位打磨区4前后两端的前挡料气缸6.1、后挡料气缸6.2、设置于前挡料气缸6.1后侧的拉紧气缸6.3、设置于拉紧气缸6.3后的四个推紧气缸6.4以及下方的托料气缸6.5。换砂纸组件3包括新砂纸存储盒3.1、设置于新砂纸存储盒3.1一端的去旧砂纸圆口钢片3.2、设置于新砂纸存储盒3.1上的防尘盖板3.3、与防尘盖板3.3连接的推拉气缸3.4,夹料气缸与前挡料气缸间间隔四片底座的距离。

实施例2:一种螺纹孔机器人打磨系统的控制方法,连续多片底座进入输送台1,最前面的第一组四片底座进入待料区2,第五片底座被夹料气缸2.1夹紧,这时前挡料气缸6.1下降,第一组四片底座开始输送,延时0.1s夹紧气缸2.1松开,所有底座开始同步输送;当第一组四片底座输送至后挡料气缸6.2时,前挡料气缸6.1上升,等待第二组四片底座,同时托料气缸6.5上升、四个推紧气缸6.4竖向分别顶紧四片底座,拉紧气缸6.3再将底座横向顶紧,完成四片底座的定位,随后机器人本体5.1带动双打磨枪5.4按照程序打磨底座,前两片底座完成后再打磨后两片底座,最后回到待打磨位置;打磨完成后拉紧气缸6.3、四个推紧气缸6.4、托料气缸6.5同时松开,后挡料气缸6.2下降,第一组四片底座往后输送至下道工序,延时0.3s,前挡料气缸6.1下降,第二组四片底座开始输送,循环上述步骤。当砂纸打磨次数达到设定的次数时,机器人本体5.1移动至去旧砂纸圆口钢片3.2,按照程序把旧砂纸去掉,随后推拉气缸3.4将防尘盖板3.3打开,机器人本体5.1移动至新砂纸存储盒3.1上方,按照程序粘贴新砂纸,粘贴完成后机器人本体5.1回到待打磨位置,推拉气缸3.4将防尘盖板3.3关闭;当完成第71次换砂纸时,系统会提示更换新砂纸存储盒3.1,操作人员准备好,等到完成第72次换砂纸后,取出空盒,放入满盒,点击触摸屏上的确认按钮完成更换操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螺纹孔机器人打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输送硬盘底座的输送台,输送台从前往后依次分为待料区、定位打磨区,输送台一侧设置有机器人组件,机器人组件包括机器人本体、安装机器人本体的基座、将基座与输送台连接固定的连接板、安装于机器人本体上的双打磨枪,待料区前端设置有夹料气缸,换砂纸组件安装于待料区上方,定位打磨区上安装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设置有于定位打磨区前后两端的前挡料气缸、后挡料气缸、设置于前挡料气缸后侧的拉紧气缸、设置于拉紧气缸后的四个推紧气缸以及下方的托料气缸。采用全自动运行程序,代替人工打磨,保持匀速、标准化作业,稳定性强,设定砂纸最优打磨数量,达到打磨效果与使用寿命平衡,使砂纸利用率最大化。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微密科技(宜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1
技术公布日:2017.09.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