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壳体焊缝的消应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67814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高炉壳体焊缝的消应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炼铁的高炉,具体的是壳体焊缝区域消除应力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炼铁的高炉,其壳体是由很多块厚钢板焊接组成,由于厚钢板的刚性大,在焊接时会产生很大应力,因此,对高炉外壳焊缝区域进行消除应力处理,是影响高炉壳体质量的重要工序。

现行的消除焊缝应力的方法,有火焰加热消应以及超声波冲击消应,两种方法都需要沿焊缝逐步消应。但对于高炉这种大型设备,其焊缝距离长,钢板厚度大,上述逐步消应的方法难以达到最佳的消应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炉壳体焊缝的消应装置及方法,可以更好的对高炉壳体焊缝消应处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高炉壳体焊缝的消应装置,包括高炉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焊缝,壳体外壁设置有加热装置和保温层,所述加热装置覆盖住焊缝及其热影响区,所述保温层覆盖住加热装置,壳体内壁且位于焊缝区域的位置设置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和加热装置还连接有温度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壳体外壁位于保温层和加热装置上侧和/或下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挂具,所述保温层和/或加热装置与挂具连接;所述测温装置设置在焊缝上侧20~30mm处。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为履带式电加热器,所述保温层为硅酸铝针刺毯,所述测温装置为热电偶。

高炉壳体焊缝的消应方法,包括顺序进行的如下步骤:

a、在高炉的壳体设置加热装置、保温层和测温装置:

所述壳体具有焊缝,用加热装置覆盖住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用保温层覆盖住加热装置,测温装置设置在壳体内壁且位于焊缝区域的位置,所述测温装置和加热装置还连接有温度控制系统;

b、通过温度控制系统对焊缝及其热影响区进行加热,加热按照如下温度曲线:

升温至300℃;然后以≤80℃/h的速度升温至620±20℃;保温1.5h;然后以≤60℃/h的速度冷却至300℃以下;

c、冷却至常温,去除测温装置、加热装置和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b步骤中,所述加热的温度曲线是:升温至300℃;然后以50~80℃/h的速度升温至620±20℃;保温1.5h;然后以25~60℃/h的速度冷却至300℃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a步骤中,先在壳体外壁位于保温层和加热装置上侧和/或下侧的位置分别焊接挂具;所述加热装置为履带式电加热器,保温层为硅酸铝针刺毯,将加热装置和/或保温层用铁丝连接在挂具上;测温装置为热电偶,热电偶的探头外壳焊接在壳体内壁且焊缝上侧20~30mm处。

进一步的,所述a步骤中,在壳体内壁沿焊缝按2~5米的间距,设置多个所述测温装置;所述b步骤的加热过程中,控制相邻测温装置的温度差≤1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上述消应装置及方法,用加热装置覆盖壳体的整条焊缝及热影响区,以保温层保温,由测温装置监测焊缝温度,由温度控制系统控制,以特定温度曲线进行升温降温,使整条焊缝同步升温消应,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焊缝消应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焊缝消应方法涉及的加热曲线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壳体1、焊缝11、测温装置2、加热装置3、保温层4、挂具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高炉壳体焊缝的消应装置,包括高炉的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焊缝11,壳体1外壁设置有加热装置3和保温层4,所述加热装置3覆盖住焊缝11及其热影响区,所述保温层4覆盖住加热装置3,壳体1内壁且位于焊缝1区域的位置设置测温装置2,所述测温装置2和加热装置3还连接有温度控制系统。

如图1所示:高炉的壳体1由板材焊接形成,壳体1具有焊缝11。利用加热装置3覆盖住焊缝11及其热影响区,用保温层4覆盖住加热装置3,测温装置2设置在壳体1内壁用于监测焊缝1区域温度,例如测温装置2可以是设置在焊缝11上,或者焊缝附近,例如可以设置在焊缝1上侧20~30mm处。温度控制系统根据测温装置2监测到的温度,来控制加热装置3发热量,确保焊缝11区域可以按照预设的温度曲线进行加热及保温。温度控制系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plc控制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等。

加热装置3和保温层4可以沿整条焊缝设置,例如沿壳体1的环焊缝设置一圈加热装置3及保温层4,可以对一圈环焊缝同步进行升温消应,比传统的局部火焰加热效果更好。温度控制系统可以精确控制加热的温度曲线,有利于提升处理效果。

为便于加热装置3安装,优选的,可以是壳体1外壁位于保温层4和加热装置3上侧和/或下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挂具5,所述保温层4和/或加热装置3与挂具5连接。

如图1所示,挂具5可以是可拆卸安装或者焊接在壳体1外壁,随后可以将保温层4和/或加热装置3与挂具5绑定。待消应处理完毕,再将保温层4和/或加热装置3拆除。根据情况,挂具5可以保留,或者拆除。

加热装置3和保温层4优选采用柔性材料,便于贴合覆盖在壳体1表面。例如可以是所述加热装置3为履带式电加热器,所述保温层4为硅酸铝针刺毯。

例如对壳体1环焊缝进行消应处理时,履带式电加热器可以沿焊缝环绕一圈包裹住壳体,保温层4再覆盖住履带式电加热器,热量可以均匀的充分传递到焊缝区域。

测温装置2可以是采用热电偶,可以将热电偶的探头外壳临时焊接在壳体1内壁,使导热更好,温度监控更加准确,消应处理完毕后,再将探头外壳的焊点切割。

具体的消应方法,可以是包括顺序进行的如下步骤:

a、在高炉的壳体1设置加热装置3、保温层4和测温装置2:

所述壳体1具有焊缝11,用加热装置3覆盖住焊缝11及其热影响区,用保温层4覆盖住加热装置3,测温装置2设置在壳体1内壁且位于焊缝1区域的位置,所述测温装置2和加热装置3还连接有温度控制系统;

b、通过温度控制系统对焊缝11及其热影响区进行加热,加热按照如下温度曲线:

升温至300℃;然后以≤80℃/h的速度升温至620±20℃;保温1.5h;然后以≤60℃/h的速度冷却至300℃以下;

c、冷却至常温,去除测温装置2、加热装置3和保温层4。

即是沿焊缝区域设置加热装置3和相应的保温层4,用于对焊缝及热影响区加热保温,测温装置2设置在壳体1内壁且位于焊缝1区域的位置,对焊缝1区域进行温度监控。

装置设置完毕后,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加热装置3按照预设温度曲线对焊缝1区域进行加热。即是测温装置2得到的温度发送至温度控制系统,由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加热装置3发热量,使焊缝区域温度符合预设的温度曲线。

温度曲线如图2所示,先以任意速度升温至300℃;然后以≤80℃/h速度升温至620±20℃;保温1.5h;然后以≤60℃/h速度冷却至300℃以下。

随后可以任意速度冷却至常温,再去除测温装置2、加热装置3和保温层4等,处理完毕。

更优选的升温曲线可以是,升温至300℃;然后以50~80℃/h的速度升温至620±20℃;保温1.5h;然后以25~60℃/h的速度冷却至300℃以下。可以兼顾处理效率和消应效果。

如前所述的,如果加热装置3采用履带式电加热器,保温层4采用硅酸铝针刺毯,则可以在所述a步骤中,先在壳体1外壁位于保温层4和加热装置3上侧和/或下侧的位置分别焊接挂具5;可以将加热装置3和/或保温层4用铁丝连接在挂具5上;测温装置2如果采用热电偶,可以是热电偶的探头外壳焊接在壳体1内壁位于焊缝1处,使温度检测准确,优选的可以是设置在焊缝1上侧20~30mm处。

对于高炉壳体,其尺寸通常较大,设置测温装置2时,优选的可以是在壳体1内壁沿焊缝1按2~5米的间距,设置多个所述测温装置2。

b步骤中按照温度曲线加热时,最好是控制相邻测温装置2的温度差≤130℃。以免因焊缝加热不均,影响消应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