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凹陷检测器的重力浇铸机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3162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铸造装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带凹陷检测器的重力浇铸机装备。



背景技术:

在铸造领域,采用金属模铸造铝合金铸件是最经济的常用方法,可原先的重力浇铸机都是下模板上下滑动开合模具,由浇铸机上面的操作工放置浇冒口,等下面的操作工放置砂芯,合模后再由上面的操作工浇铸;或者下面的操作工爬上浇铸机放好浇冒口后再下来放置砂芯,让机器人浇铸,开模后工人用夹钳把产品取出,对易缩松部位进行认真检验,查看其是否呈现凹陷,每只都要验,不但浪费人力、劳动强渡大、效率低、成本高,安全瘾患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带凹陷检测器的重力浇铸机装备,降低成本。

按照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一种结构简单的上动模式重力浇铸机,其特征是,包括机架机构、上动模机构、机械检测机构、浇铸机构、控制机构;

所述机架机构,在重力浇铸机1中设置有上机板3、下模板10、机脚16,所述上机板3与下模板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根侧柱2,上机板3与下模板10的中间分别设置有一根中柱15;所述下模板10下面分别设置有下油缸12与下顶模板14,下模板10上设置有下模13;所述下顶模板14上设置有顶杆;所述上机板3中设置有上动模机构;

所述上动模机构,包括在上机板3上设置有油缸4,上机板3下设置有顶板6,顶板6下设置有三根支撑5,支撑5下设置有上模板7,上模板7下设置有上模8,上模8中设置有上脱模装置11,上模板7中设置有浇冒口槽9;

所述上模板7的两侧设置有轴套,分别设置于两根侧柱2、一根中柱15上;

所述结构简单的上动模式重力浇铸机中设置有两套上动模机构;

所述在下模板10下面设置有两套下油缸12与下顶模板14;

所述机械检测机构,包括在前方的侧柱2上设置有机械臂19,机械臂19的一侧设置有臂托,机械臂19中设置有升降缸21,升降缸21下面设置有旋转缸20,所述机械臂19的臂托中设置有凹陷检测器23;

所述浇铸机构,包括在装备前侧设置有保温炉18,保温炉18后侧设置有给汤机器人25,给汤机器人前端设置有汤勺24,所述汤勺设置有单面与双面两种。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在机架机构的两侧设置有控制箱17,机架机构旁设置有液压系统27,装备两侧设置有围栏26,围栏26一侧设置有围栏门28。

所述两套上动模机构分别控制;

所述上机板3与下模板10中只设置侧柱四根、中柱两根;

所述下模板13下面设置有机脚16六只;

所述上模板7与下模板13中可同期对应的设置单付模具;

所述上模板7与下模板13中也可同期对应的设置两付模具;

所述本申请也可将原有的下动模式重力浇铸机改造而成;

其方法主要是把原有的下动模式重力浇铸机的两下动模板翻过来后对调,上加顶板与三根支撑,把油缸上置于上机板上与其顶板连接,在原下油缸位置上加装下油缸与下顶模板。

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设置于上机板上的上动模机构替代原先的下动模机构,有效降低了上模的操作面,方便置芯工自己放置浇冒口,两工序由置芯工一人操作,浇铸让工序机器人完成,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还有效解决用工难,又能提高操作工收益,减少安全瘾患;采用设置于下模板下的下顶脱模油缸与下顶模板,有利于产品先与下模脱离,让下模早点冷却,提高生产频率;采用设置于上模中的上脱模装置,不但有利于产品停留在上模上的定型时间,也有益节能,进一步达成自动化;采用设置于前侧柱上的机械臂中的凹陷检测器在产品脱离下模后,旋转缸旋转使凹陷检测器置于凹陷检测处的下方,升降缸升起使凹陷检测器接触凹陷检测处对其进行检测判定,在线替代人工取件检测,实现生产智化;采用原有的下动模式重力浇铸机进行改造,更能节省投入,减少浪费,降低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包括重力浇铸机1、侧柱2、上机板3、油缸4、支撑5、顶板6、上模板7、上模8、浇冒口槽9、下模板10、上脱模装置11、下油缸12,下模13、下顶模板14、中柱15、机脚16、控制箱17、液压系统18、机械臂19、旋转缸20、升降缸21、凹陷检测处22、凹陷检测器23、汤勺24、给汤机器人25、围栏26、液压系统27、围栏门28等。

如图所示,本申请是一种带凹陷检测器的重力浇铸机装备,包括机架机构、上动模机构、机械检测机构、浇铸机构、控制机构;

所述机架机构,在重力浇铸机1中包括上机板3、下模板10、机脚16、侧柱2、中柱15、下油缸12、下顶模板14、下模13;所述侧柱分别设置于上机板与下模板的两侧,各设两根;所述两中柱设置于上机板与下模板中部;所述两套下油缸、下顶模板设置于下模板下部,分别与上模板7对应;所述下顶模板上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经过下模板与下模连接;所述上动模机构设置于上机板3中;

所述上动模机构,包括油缸4、顶板6、支撑5、上模板7、上模8、上脱模装置11、浇冒口槽9;所述油缸4设置于上机板3上,所述顶板6设置于上机板3下,所述三根支撑5设置于顶板6下连接上模板7,所述上模8设置于上模板7下,所述上脱模装置11设置于上模8中,所述浇冒口槽9设置于上模板7中;所述油缸4的油缸杆与顶板6连接;

所述上模板的两侧设置有轴套,分别设置于两根侧柱、一根中柱上;

所述结构简单的上动模式重力浇铸机中设置有两套上动模机构;

所述在下模板下面设置有两套下油缸与下顶模板;

所述机械检测机构,包括机械臂19、旋转缸20、升降缸21、凹陷检测处22;所述机械臂19设置于前方的侧柱2上,所述升降缸21设置于机械臂19中,所述旋转缸20设置于升降缸21下面,所述臂托设置于机械臂19的一侧,所述凹陷检测器23设置于臂托中;

所述凹陷检测器23在产品脱离下模后,旋转缸20旋转使凹陷检测器23置于凹陷检测处22的下方,升降缸21升起使凹陷检测器23接触凹陷检测处对其进行检测判定;

所述浇铸机构,包括保温炉18、给汤机器人25、汤勺24,所述保温炉18设置于装备前侧,所述给汤机器人25设置于保温炉18后侧,所述汤勺24设置于给汤机器人前端,所述汤勺设置有单面与双面两种;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箱17设置于机架机构的两侧,液压系统27设置于机架机构旁,围栏26设置于装备两侧,围栏门28设置于围栏26一侧。

所述两套上动模机构分别控制;

所述上机板与下模板中只设置侧柱四根、中柱两根;

所述下模板下面设置有机脚六只;

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中可同期对应的设置单付模具;

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中也可同期对应的设置两付模具;

所述本申请也可将原有的下动模式重力浇铸机改造而成;

其方法主要是把原有的下动模式重力浇铸机的两下动模板翻过来后对调,上加顶板与三根支撑,把油缸上置于上机板上与其顶板连接,在原下油缸位置上加装下油缸与下顶模板。

本申请采用设置于上机板上的上动模机构替代原先的下动模机构,有效降低了上模的操作面,方便置芯工自己放置浇冒口,两工序由置芯工一人操作,浇铸让工序机器人完成,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还有效解决用工难,又能提高操作工收益,减少安全瘾患;采用设置于下模板下的下顶脱模油缸与下顶模板,有利于产品先与下模脱离,让下模早点冷却,提高生产频率;采用设置于上模中的上脱模装置,不但有利于产品停留在上模上的定型时间,也有益节能,进一步达成自动化;采用设置于前侧柱上的机械臂中的凹陷检测器在产品脱离下模后,旋转缸旋转使凹陷检测器置于凹陷检测处的下方,升降缸升起使凹陷检测器接触凹陷检测处对其进行检测判定,在线替代人工取件检测,实现生产智化;采用原有的下动模式重力浇铸机进行改造,更能节省投入,减少浪费,降低产品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