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筒研磨加工防尘防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4913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辊筒研磨加工防尘防溅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涉及辊筒研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辊筒研磨加工防尘防溅装置。



背景技术:

研磨机是用涂上或嵌入磨料的研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研磨的磨床,适用于各种五金零件倒角、去毛边、披风锋及抛光,主要用于研磨工件中的高精度平面、圆柱面、圆锥面、球面、螺纹面和其他型面。辊筒表面需要研磨高精度圆柱面,传统的研磨机在进行研磨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粉尘,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且加工过程中用以冷却工件表面的冷却水容易溅出,污染工作环境。

目前尚未发现解决上述的技术方案出现。

有鉴于此,对当前的研磨机进行改良实属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目的是克服了传统的研磨机在进行研磨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粉尘,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且加工过程中用以冷却工件表面的冷却水容易溅出,污染工作环境的技术问题,提供辊筒研磨加工防尘防溅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辊筒研磨加工防尘防溅装置,包括机体支架1,所述机体支架1前端设有第一机座 101、后端设有第二机座102,所述第一机座101与所述第二机座102 之间设有加工腔2,所述加工腔2内设有用以顶夹辊筒的密封顶夹装置3,该密封顶夹装置3一端与所述第一机座10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机座102连接,所述的密封顶夹装置3上方设有用以研磨辊筒的位移研磨装置4,所述机体支架1上设有能将所述密封顶夹装置3 及位移研磨装置4罩于所述加工腔2内的智能启闭机盖5。

为实现更好的技术效果,本申请还包括有:

如上所述辊筒研磨加工防尘防溅装置,所述机体支架1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机座101及第二机座102连接的机体壳板103,所述智能启闭机盖5设于该机体壳板103上端部,所述机体壳板103上设有滑行轨道104,所述位移研磨装置4设于该滑行轨道104上。

如上所述辊筒研磨加工防尘防溅装置,所述智能启闭机盖5包括第一连接盖501及第二连接盖502,所述第一连接盖501与所述机体壳板103铰接,所述第二连接盖502与所述第一连接盖501固定连接,所述机体壳板103上设有驱动所述第一连接盖501及第二连接盖502 启闭盖合的驱动装置5a。

如上所述辊筒研磨加工防尘防溅装置,所述驱动装置5a包括设于所述机体壳板103上的驱动固定座503,所述驱动固定座503上设有驱动气缸504,该驱动气缸504一端与所述驱动固定座50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盖502铰接。

如上所述辊筒研磨加工防尘防溅装置,所述第一连接盖501与所述第二连接盖502之间形成夹角,该夹角为90度~180度。

如上所述辊筒研磨加工防尘防溅装置,所述位移研磨装置4包括能沿所述滑行轨道104往复滑移的驱动座401,所述驱动座401上铰设有摆动研磨臂402,所述摆动研磨臂402的下端部铰设有研磨组4a。

如上所述辊筒研磨加工防尘防溅装置,所述密封顶夹装置3包括顶夹连接座301,所述顶夹连接座301一端设有顶装连接柱302,所述顶装连接柱302上设有用以顶装辊筒的顶装夹头303,所述顶装夹头303与所述顶夹连接座301之间设有用以与所述顶装夹头303配合顶封辊筒的密封顶盖304,该密封顶盖304朝向所述顶装夹头303的一端设有罩过所述顶装夹头303与辊筒连接的密封凸起305,该密封顶盖304朝向所述顶夹连接座301的一端与所述顶夹连接座301之间设有弹性顶推件306。

如上所述辊筒研磨加工防尘防溅装置,所述顶装连接柱302上设有行程滑槽307,该行程滑槽307位于所述顶装连接柱302与所述顶装夹头303的连接处,所述密封顶盖304设于该行程滑槽307上。

如上所述辊筒研磨加工防尘防溅装置,所述密封顶盖304为圆柱形,其圆心处设置有套装于所述行程滑槽307上的滑孔。

如上所述辊筒研磨加工防尘防溅装置,所述顶装夹头303为圆锥形,其锥根部与所述顶装连接柱302为可拆式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

1、本申请在进行研磨加工时,能防止大量粉尘在工作环境内散播,避免对人们吸入对健康造成危害,且能防止加工过程中用以冷却工件表面的冷却水溅出,保护工作环境。

2、本申请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便于在厂区内安装,在机体原来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启闭机盖,防尘防溅效果好,使用方便。

3、本申请的密封顶夹装置结构轻便,容易操作,能确保辊筒始终保持在固定位置上,工作时能避免粉尘及冷却水进入辊筒内部, 更安全耐用,本申请还具有生产方便,制造成本低的有益效果,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所加工的辊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并不代表全部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申请公开了辊筒研磨加工防尘防溅装置,包括机体支架1,所述机体支架1前端设有第一机座101、后端设有第二机座102,所述第一机座101与所述第二机座102之间设有加工腔2,所述加工腔2内设有用以顶夹辊筒的密封顶夹装置3,该密封顶夹装置3一端与所述第一机座10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机座102连接,所述的密封顶夹装置3上方设有用以研磨辊筒的位移研磨装置4,所述机体支架1上设有能将所述密封顶夹装置3及位移研磨装置4罩于所述加工腔2内的智能启闭机盖5。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支架1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机座101及第二机座102连接的机体壳板103,所述智能启闭机盖5设于该机体壳板 103上端部,所述机体壳板103上设有滑行轨道104,所述位移研磨装置4设于该滑行轨道104上。所述第一机座101及第二机座102内设置动力电机,能带动所述密封顶夹装置3转动,其优点在于通过在机体壳板103上端部设置智能启闭机盖5,能有效防止灰尘散出及避免冷却水溅出,污染工作环境。

更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启闭机盖5包括第一连接盖501及第二连接盖502,所述第一连接盖501与所述机体壳板103铰接,所述第二连接盖502与所述第一连接盖501固定连接,所述机体壳板103上设有驱动所述第一连接盖501及第二连接盖502启闭盖合的驱动装置 5a。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连接盖501及第二连接盖502可为一体成型件,其截面呈V形。其优点在于结构设置合理,第一连接盖501及第二连接盖502生产加工方便,有效防尘防溅。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5a包括设于所述机体壳板103上的驱动固定座503,所述驱动固定座503上设有驱动气缸504,该驱动气缸504一端与所述驱动固定座50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盖 502铰接。其优点在于通过在驱动固定座503上设置驱动气缸504,可方便机盖开合,同时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及后期维护方便。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盖501与所述第二连接盖502之间形成夹角,该夹角为90度~180度。实际应用中为160度。所述第二连接盖502上设有可供观察所述加工腔2的透明层。其优点在于方便监控加工状况。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位移研磨装置4包括能沿所述滑行轨道 104往复滑移的驱动座401,所述驱动座401上铰设有摆动研磨臂402,所述摆动研磨臂402的下端部铰设有研磨组4a。所述研磨组4a为旋转磨轮体,所述摆动研磨臂402上设有能往所述旋转磨轮体上喷砂冷却水的冷却装置403。实际应用中,所述位移研磨装置4可与所述机体壳板10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座401上可设置左右摆动机构以控制所述摆动研磨臂402左右摆动实现变位研磨。其优点在于位移方便,便于加工长工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顶夹装置3包括顶夹连接座301,所述顶夹连接座301一端设有顶装连接柱302,所述顶装连接柱302上设有用以顶装辊筒的顶装夹头303,所述顶装夹头303与所述顶夹连接座301之间设有用以与所述顶装夹头303配合顶封辊筒的密封顶盖 304,该密封顶盖304朝向所述顶装夹头303的一端设有罩过所述顶装夹头303与辊筒连接的密封凸起305,该密封顶盖304朝向所述顶夹连接座301的一端与所述顶夹连接座301之间设有弹性顶推件306。其优点在于装夹方便,防止加工过程中灰尘及冷却水进入辊筒内部,减少不良率,确保产品品质。

具体地,所述顶装连接柱302上设有行程滑槽307,该行程滑槽 307位于所述顶装连接柱302与所述顶装夹头303的连接处,所述密封顶盖304设于该行程滑槽307上。其优点在于通过在顶装连接柱 302上设置行程滑槽307,可更方便地加工不同孔径的辊筒,装夹方便,防止加工过程中灰尘及冷却水进入辊筒内部,减少不良率,确保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工厂业务范围。

更具体地,所述密封顶盖304为圆柱形,其圆心处设置有套装于所述行程滑槽307上的滑孔。实际应用中,所述密封顶盖304可为方形、三角形或异形。其优点在于结构设置合理,能有效地封堵辊筒上的孔位,防止灰尘及冷却水进入辊筒内部。

更具体地,所述顶装夹头303为圆锥形,其锥根部与所述顶装连接柱302为可拆式连接。所述密封顶盖304与所述顶装夹头303为同心设置。实际应用中可为偏心设置。所述弹性顶推件306套装于所述顶装连接柱302上。所述弹性顶推件306为顶压弹簧。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工作原理:

夹装:驱动装置5a控制智能启闭机盖5开启,先将辊筒9放置在密封顶夹装置3上,顶装夹头303顶于辊筒9端部的辊筒装夹孔 902上,密封顶盖304上的密封凸起305顶于辊筒9端部的辊筒盖901 上,顶合后密封凸起305将辊筒盖901上的辊筒定位孔903覆盖,以防止加工过程中,粉尘及冷却水从该辊筒定位孔903进入至辊筒9内部。

加工:驱动装置5a控制智能启闭机盖5关闭,第一机座101及第二机座102将带动密封顶夹装置3转动,辊筒随即转动,位移研磨装置4启动,驱动座401沿滑行轨道104滑动带动研磨组4a往复行走,以实现对辊筒表面研磨。

本申请在进行研磨加工时,能防止大量粉尘在工作环境内散播,避免对人们吸入对健康造成危害,且能防止加工过程中用以冷却工件表面的冷却水溅出,保护工作环境。本申请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便于在厂区内安装,在机体原来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启闭机盖,防尘防溅效果好,使用方便。本申请的密封顶夹装置结构轻便,容易操作,能确保辊筒始终保持在固定位置上,工作时能避免粉尘及冷却水进入辊筒内部,更安全耐用。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申请相同或近似的,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