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机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8672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压铸机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压铸机是一种应用于金属材料加工成型作业的机械设备,其主要由一活动模板、固定模板及一射出装置构成,其中该活动模板可相对于该固定模板开启或闭合,其进行合模后利用射出装置将呈熔融状态的金属溶液注入活动模板和固定模板之间所形成的一模穴内,并通过加压的方式使其完全填满该模穴,待金属溶液冷却后而成型一成品。

现有的压铸机不能很好的控制压铸用量,造成用量的不稳定,容易产生残次品,或大量增加后期工件修正工序,此外,原料进入料筒主体后,如果料筒主体的温度比原料的温度低,那么料筒主体就会吸收原料的温度,一方面,导致原料的温度降低,不能很好的满足压铸工艺形成条件,另一方面,温度较高的原料在遇到温度低的料筒主体时会凝固在料筒主体内侧壁,使得压铸时的原料用量更加不好把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精确的压铸机进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铸机进料装置,包括料筒主体,所述料筒主体上设有进料口,还包括连接进料口的原料箱,所述原料箱上设有能够控制进料量的进料控制装置,料筒主体内靠近进料口的一侧设有活塞,活塞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活塞在料筒主体内移动,所述料筒主体的外侧壁上套设有加热圈。

优选的,所述进料控制装置包括余量控制器和电磁流量阀,所述电磁流量阀设置在原料箱和进料口之间,且与余量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圈包括筒形的壳体,壳体上设有红外加热管、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料筒主体外侧壁的温度,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根据检测信号控制红外加热管。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若干扣具,第一壳体的一侧与第二壳体的一侧铰接,第一壳体的另一侧与第二壳体的另一侧通过扣具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红外加热管固定在环形凹槽内,且沿壳体轴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壁上由内而外依次层叠设置有保温层和反射层。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由气凝胶构成。

优选的,所述反射层由玻纤铝箔布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进料控制装置,可准确控制进料量,通过设置加热圈,保证料筒主体的温度与原料的温度一致,避免原料凝固在料筒主体内侧壁造成浪费,在活塞的推动下,料筒主体内的原料全部用于压铸工件,从而使得压铸用量得到精确控制,不会过多或过少而造成原料的浪费甚至残次品的产生,同样加快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恒温加热圈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恒温加热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如图所示,一种压铸机进料装置,包括料筒主体1,所述料筒主体1上设有进料口2,还包括连接进料口2的原料箱3,所述原料箱3上设有能够控制进料量的进料控制装置,料筒主体1内靠近进料口2的一侧设有活塞41,活塞41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42,所述驱动装置42能够驱动活塞41在料筒主体1内移动,所述料筒主体1的外侧壁上套设有加热圈5。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进料控制装置,可准确控制进料量,通过设置加热圈5,保证料筒主体1的温度与原料的温度一致,避免原料凝固在料筒主体1内侧壁造成浪费,在活塞41的推动下,料筒主体1内的原料全部用于压铸工件,从而使得压铸用量得到精确控制,不会过多或过少而造成原料的浪费甚至残次品的产生。

具体来说,所述进料控制装置包括余量控制器61和电磁流量阀62,所述电磁流量阀62设置在原料箱3和进料口2之间,且与余量控制器61电连接,通过余量控制器61的计算可精确的将所需的原料经电磁流量阀62流入料筒主体1,得到所需的原料后,余量控制器61给电磁流量阀62信号,电磁流量阀62关闭从而阻断原料继续流入料筒主体1,驱动装置42驱动活塞41移动并将原料压入模具。

在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42包括压射缸和安装在压射缸输出端的压射杆,活塞41安装在压射杆端部,压射缸驱动活塞41在料筒主体1内往复运动。

所述加热圈5包括筒形的壳体51,壳体51上设有红外加热管52、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料筒主体1外侧壁的温度,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根据检测信号控制红外加热管52,使得料筒主体1的温度与原料温度一致,通过实时调节,温度控制精确,不会出现温度不够或温度过冲等问题,性能稳定。

如图2所示,加热圈5可拆卸地套设在料筒主体1上,所述壳体51的材质为不锈钢,包括第一壳体511、第二壳体512和若干扣具513,第一壳体511的一侧与第二壳体512的一侧铰接,第一壳体511的另一侧与第二壳体512的另一侧通过扣具513连接,拆装、维护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51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红外加热管52固定在环形凹槽内,且沿壳体51轴向设置,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壁上由内而外依次层叠设置有保温层7和反射层8,具有节能、隔热的优点。

其中,所述保温层7可以为气凝胶或玻纤棉,优选气凝胶作为保温层,有效防止热量的散失,隔热保温效果好,可节省30%以上的电力能源,同时,加热圈5外表面温度不至于太高,从而达到车间降温的效果;所述反射层8可以为银质反射层或玻纤铝箔布,其中,玻纤铝箔布具有卓越的隔热保温性能,可以反射掉93%以上的热辐射,优选的,玻纤铝箔布的铝箔面朝向红外加热管52设置时,效果更佳。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