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93978发布日期:2019-02-15 23:2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钼-铜复合材料,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复合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具有三明治结构的铜-钼-铜复合材料具有膨胀系数和热导率可设计性等优点,并能与氧化铍、三氧化二铝陶瓷匹配,是目前半导体大功率电子元器件首选的电子封装材料。该类材料由两面相对高导热的铜和中间低导热的纯钼复合而成。作为封装材料,主要散热方式是依靠纵向传导散热,即沿材料的厚度方向导热,将承载其上的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热量导出散热,即芯片将热量传导给封装里层的铜层,经钼层再通过最外层的铜层向外散热。

有研究表明,如果热导率提高10%,芯片功率密度可相应提高10%。因此,如果能提高电子封装材料的导热性能,则可以实现器件的小型化和高功率。然而,由于纯铜的强度较低,容易发生变形,且铜-钼-铜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限制了其在更大功率密度芯片封装上使用。此外,目前常用的制备铜-钼-铜复合材料的手段是在低于铜熔点温度下固相烧结成型,或扩散焊接成型。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2527747a)公布了一种铜钼铜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厚度一定的铜片和钼片堆叠后在850~1050℃和一定压力下烧结成型,利用压力将高温软化下的铜压入钼表面的沟壑中,得到良好的复合界面。

中国发明专利(cn102941441a)公布了一种高结合强度高精度铜-钼-铜叠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扩散焊接铜、钼、铜三组元材料(扩散焊温度800~1000℃,扩散焊压力8~20mpa),使叠层之间存在较紧密的面约束,后冷轧,从而达到进一步增加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强度的目的。

利用上述方法或其它方法制备的铜-钼-铜复合材料不可避免都存在纯铜层强度较低、整体导热系数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无法满足更大功率密度元器件的封装要求。

石墨烯具有高强度、高导热率、高导电率等优点,可作为增强体添加到镍、铝、镁、铜等金属和合金中,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如《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姚龙辉,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中报道采用高能球磨法使得石墨烯分散在铜基体中,热压烧结制备了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研究发现当石墨烯含量为0.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提高了28%,导热系数提高了33.8%。然而,石墨烯与金属的润湿性较差且分散相对困难,使得石墨烯增强体与基体界面结合性较差且石墨烯容易发生团聚,从而限制了其对复合材料性能提高的空间。石墨烯表面包覆金属过渡层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王红勋等在《三维石墨烯表面化学镀cu改性工艺研究》(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7,36(2):78-83)中采用次磷酸钠体系化学镀铜对三维石墨烯表面进行了改性处理,但石墨烯表面铜的沉积速率较慢,低于3nm/h。因此,如何提高石墨烯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并使之在基体中均匀分散,充分发挥其高强度、高导热率、高导电率等优势,以满足半导体大功率元器件的应用要求,是本发明解决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在保持高导电性能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导热性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铜层中含有质量分数为0.05~0.5%的石墨烯,石墨烯以表面化学镀铜的形式加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单纯的石墨烯因密度等问题,在铜粉中难以混合均匀,容易发生团聚,影响产品的性能;本发明先在石墨烯的表面进行化学镀铜,改善了石墨烯外表面与铜的浸润性,在与铜粉机械混合时容易实现均匀分散的效果,并且改善了石墨烯与铜层的结合性能,还增加了铜与钼层之间界面的结合强度,界面处不容易产生裂纹。利用石墨烯的高强度、高导热率、高导电率性能,铜-钼-铜复合材料中加入少量均匀分散的石墨烯后,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厚度方向电导率可以达到16.9~18.7m/(ω·mm²),与相同结构未加石墨烯的铜-钼-铜相比,电导率变化率为-9.4~2.1%;本发明复合材料抗弯强度可以达到498~720mpa,与相同结构未加石墨烯的铜-钼-铜相比,抗弯强度提高了6.2%~32.6%;本发明复合材料厚度方向的热导率可以达到278~325w/(m·k),与相同结构未加石墨烯的铜-钼-铜相比,厚度方向的热导率提高了5.0%~20.9%。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在厚度方向保持高导电性能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抗弯强度和厚度方向的热导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铜层中含有质量分数为0.2~0.4%的石墨烯。本发明的铜-钼-铜复合材料在厚度方向电导率可以达到17.4~17.8m/(ω·mm²),与相同结构未加石墨烯的铜-钼-铜相比,电导率变化率为-6.3~-1.7%;本发明复合材料抗弯强度可以达到669~720mpa,与相同结构未加石墨烯的铜-钼-铜相比,抗弯强度提高了28.0%~32.6%;本发明复合材料厚度方向的热导率可以达到307~325w/(m·k),与相同结构未加石墨烯的铜-钼-铜相比,厚度方向的热导率提高了14.0%~20.9%%;在厚度方向保持高导电性能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抗弯强度和厚度方向的热导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造而成的铜-钼-铜复合材料,在保持高导电性能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导热性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在石墨烯的表面化学镀铜,烘干后获得镀铜石墨烯粉末;⑵将纯铜粉和镀铜石墨烯粉末混合均匀后,轧制成片状的铜生坯;⑶在纯钼片的上下表面各放一层铜生坯,然后烧结成型,随炉冷却后获得铜-钼-铜复合烧结坯;⑷将铜-钼-铜复合烧结坯进行双衬板热轧成型,总厚度变形量控制在30~40%,得到铜-钼-铜复合终轧坯;⑸将铜-钼-铜复合终轧坯去应力退火,获得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①单纯的石墨烯因密度等问题,在铜粉中难以混合均匀,容易发生团聚,影响产品的性能;本发明先在石墨烯的表面进行化学镀铜,改善了石墨烯外表面与铜的浸润性,在与铜粉机械混合时容易实现均匀分散的效果。②石墨烯表面镀铜后,改善了石墨烯与铜层的结合性能,还增加了铜层与钼层之间界面的结合强度。③由于铜层和钼层材料变形性能不同,铜与钼层之间塑性变形不均易在界面处产生裂纹;本发明采用双衬板轧制技术对含有石墨烯的铜-钼-铜进行热轧加工,并严格控制变形量,一方面可进一步提高铜与钼层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另一方面将轧辊和被加工材料之间的剪切应力转化为压应力,可实现各层相对均匀变形,有效控制各层的厚度。④本发明利用石墨烯的高强度、高导热率、高导电率性能,通过在石墨烯的表面化学镀铜等手段实现石墨烯在铜-钼-铜复合材料中均匀分散,在厚度方向保持高导电性能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抗弯强度和热导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步骤⑴中利用敏化剂和活化剂对石墨烯进行敏化、活化预处理后,在次磷酸钠溶液体系中获得表面均匀镀铜的石墨烯,所述次磷酸钠溶液体系包括硫酸铜15g/l、硫酸镍1g/l、次磷酸钠35g/l、柠檬酸钠10g/l、硼酸20g/l和氢氧化钠,且溶液初始ph值为12.5。次磷酸钠溶液体系中硫酸铜作为主盐,提供铜离子;硫酸镍作为催化剂,催化次磷酸钠还原铜离子;次磷酸钠作为还原剂;柠檬酸钠作为络合剂,可以提高铜镀层的沉积质量;硼酸作为催化剂,可以提高铜的沉积速率,氢氧化钠将溶液初始ph值调整为12.5,既可以提高次磷酸钠的还原活性,还可以抑制次磷酸钠镀铜体系中的负反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步骤⑴中将装有次磷酸钠溶液体系的容器置于超声振动机中,并在容器两侧平行放置两个电磁铁,次磷酸钠溶液体系的温度为60~85℃,所述超声振动机的超声频率为50~80khz,超声功率密度为2.0w/cm²~5.0w/cm²,所述磁场的强度为0.5~1.5t。超声-电磁场-热外加条件及其参数的控制可改善石墨烯在溶液体系中的分散性、显著提高石墨烯表面化学镀铜的效率,沉积速率快,在2小时内即可获得厚度为20~30nm的致密铜包覆层,从而明显改善了石墨烯与基体铜的结合,实现了镀铜石墨烯粉在铜粉中的均匀分散,进一步解决了石墨烯容易团聚、不易分散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步骤⑵中采用机械混合的方式将将镀铜石墨烯粉末和纯铜粉混合均匀,然后利用粉末轧机将混合粉末轧制成铜生坯;铜生坯中含有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05~0.5%,其余为铜。本发明的铜-钼-铜复合材料在厚度方向电导率可以达到16.9~18.7m/(ω·mm²),与相同结构未加石墨烯的铜-钼-铜相比,电导率变化率为-9.4~2.1%;本发明复合材料抗弯强度可以达到498~720mpa,与相同结构未加石墨烯的铜-钼-铜相比,抗弯强度提高了6.2%~32.6%;本发明复合材料厚度方向的热导率可以达到278~325w/(m·k),与相同结构未加石墨烯的铜-钼-铜相比,厚度方向的热导率提高了5.0%~20.9%;在厚度方向保持高导电性能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抗弯强度和厚度方向的热导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步骤⑴中石墨烯外周镀铜层的厚度为20~30nm,步骤⑵的铜生坯中含有质量分数为0.2~0.4%的石墨烯。镀铜层的厚度为20~30nm可确保石墨烯被完全包覆,且可以在2小时内即可获得,石墨烯表面铜的沉积速率快,效率高。该配方下的铜-钼-铜复合材料在厚度方向电导率可以达到17.4~17.8m/(ω·mm²),与相同结构未加石墨烯的铜-钼-铜相比,电导率变化率为-6.3~-1.7%;本发明复合材料抗弯强度可以达到669~720mpa,与相同结构未加石墨烯的铜-钼-铜相比,抗弯强度提高了28.0%~32.6%;本发明复合材料厚度方向的热导率可以达到307~325w/(m·k),与相同结构未加石墨烯的铜-钼-铜相比,厚度方向的热导率提高了14.0%~20.9%%;在厚度方向保持高导电性能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抗弯强度和厚度方向的热导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步骤⑶中铜-钼-铜在氢气保护气氛中烧结成型,升温速率为300~400℃/h,烧结温度均为1070~1080℃,保温时间均为0.5~1小时。步骤⑶的铜-钼-铜在略低于铜熔点的温度下烧结,可以获得致密度较高的复合层烧结坯,铜层与钼层之间具有一定的冶金结合,石墨烯与铜具有良好的冶金结合,升温速率控制在300~400℃/h下,有利于烧结过程中气泡的排出,提高烧结坯的致密度;铜-钼-铜的烧结温度如果超过铜的熔点会导致铜层流动或塌陷明显,不好控制铜层厚度的均匀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步骤⑸中铜-钼-铜复合终轧坯的退火升温速率为150~200℃/h,退火温度为400~500℃,保温时间为1~2小时。退火后可彻底消除该复合材料三明治结构的内应力,与半导体大功率器件结合后,可避免因应力变形造成管脚松动,确保与半导体大功率器件接触紧密,保持良好的导电及导热性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步骤⑶在烧结前,铜生坯的长度为纯钼片长度的1.1倍,铜生坯的宽度为纯钼片宽度的1.1倍,各层厚度比例为铜:钼:铜=1:1:1;步骤⑷中双衬板热轧的温度为550~600℃,轧制道次为1次或2次。基于铜与钼的收缩率不同,铜生坯的长、宽均大于纯钼片的长、宽,以确保钼层边缘都能被铜覆盖;在550~600℃下进行双衬板热轧,一方面可进一步提高铜与钼层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另一方面将轧辊和被加工材料之间的剪切应力转化为压应力,可实现各层相对均匀变形,避免产生界面裂纹;且分1次或2次将总厚度变形量达到30~40%,有利于使各层的变形更加均匀,且进一步提高各层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金相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金相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金相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金相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金相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金相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金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石墨烯粉末的表面化学镀铜:利用敏化剂和活化剂对石墨烯进行敏化、活化预处理后,在次磷酸钠溶液体系中获得表面均匀镀铜的石墨烯,次磷酸钠溶液体系包括硫酸铜15g/l、硫酸镍1g/l、次磷酸钠35g/l、柠檬酸钠10g/l、硼酸20g/l和氢氧化钠,且溶液初始ph值为12.5;次磷酸钠溶液体系的容器置于超声振动机中,并在容器两侧平行放置两个电磁铁,次磷酸钠溶液体系的温度为60℃,超声振动机的超声频率为50khz,超声功率密度为2.0w/cm²,磁场的强度为0.5t;烘干后获得镀铜石墨烯粉末,石墨烯外周镀铜层的厚度为20nm。

⑵铜生坯成型:采用机械混合方式,将纯铜粉与镀铜石墨烯粉末混合均匀,其中含有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05%,其余为铜;利用粉末轧机将含有石墨烯的铜粉轧制成片状的铜生坯;

⑶在纯钼片的上下表面各放一层步骤⑵含有石墨烯的铜生坯,铜生坯的长度为纯钼片长度的1.1倍,铜生坯的宽度为纯钼片宽度的1.1倍,各层厚度比例为铜:钼:铜=1:1:1;然后在氢气保护气氛中烧结成型,升温速率为300℃/h,烧结温度均为1070℃,保温时间均为0.5小时,随炉冷却后获得铜-钼-铜复合烧结坯;

⑷将铜-钼-铜复合烧结坯进行双衬板热轧,热轧的温度为550℃,轧制1道次,总厚度变形量控制在30%,热轧成型后得到铜-钼-铜复合终轧坯;

⑸将铜-钼-铜复合终轧坯去应力退火,退火升温速率为150℃/h,退火温度为400℃,保温时间为2小时,随炉冷却后获得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如图1所示。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石墨烯粉末的表面化学镀铜:利用敏化剂和活化剂对石墨烯进行敏化、活化预处理后,在次磷酸钠溶液体系中获得表面均匀镀铜的石墨烯,次磷酸钠溶液体系包括硫酸铜15g/l、硫酸镍1g/l、次磷酸钠35g/l、柠檬酸钠10g/l、硼酸20g/l和氢氧化钠,且溶液初始ph值为12.5;次磷酸钠溶液体系的容器置于超声振动机中,并在容器两侧平行放置两个电磁铁,次磷酸钠溶液体系的温度为60℃,超声振动机的超声频率为50khz,超声功率密度为2.0w/cm²,磁场的强度为0.5t;烘干后获得镀铜石墨烯粉末,石墨烯外周镀铜层的厚度为20nm。

⑵铜生坯成型:采用机械混合方式,将纯铜粉与镀铜石墨烯粉末混合均匀,其中含有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1%,其余为铜;利用粉末轧机将含有石墨烯的铜粉轧制成片状的铜生坯;

⑶在纯钼片的上下表面各放一层步骤⑵含有石墨烯的铜生坯,铜生坯的长度为纯钼片长度的1.1倍,铜生坯的宽度为纯钼片宽度的1.1倍,各层厚度比例为铜:钼:铜=1:1:1;然后在氢气保护气氛中烧结成型,升温速率为300℃/h,烧结温度均为1070℃,保温时间均为0.5小时,随炉冷却后获得铜-钼-铜复合烧结坯;

⑷将铜-钼-铜复合烧结坯进行双衬板热轧,热轧的温度为550℃,轧制1道次,总厚度变形量控制在30%,热轧成型后得到铜-钼-铜复合终轧坯;

⑸将铜-钼-铜复合终轧坯去应力退火,退火升温速率为150℃/h,退火温度为400℃,保温时间为2小时,随炉冷却后获得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如图2所示。

实施例三

本发明的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石墨烯粉末的表面化学镀铜:利用敏化剂和活化剂对石墨烯进行敏化、活化预处理后,在次磷酸钠溶液体系中获得表面均匀镀铜的石墨烯,次磷酸钠溶液体系包括硫酸铜15g/l、硫酸镍1g/l、次磷酸钠35g/l、柠檬酸钠10g/l、硼酸20g/l和氢氧化钠,且溶液初始ph值为12.5;次磷酸钠溶液体系的容器置于超声振动机中,并在容器两侧平行放置两个电磁铁,次磷酸钠溶液体系的温度为75℃,超声振动机的超声频率为65khz,超声功率密度为3.5w/cm²,磁场的强度为1t;烘干后获得镀铜石墨烯粉末,石墨烯外周镀铜层的厚度为25nm。

⑵铜生坯成型:采用机械混合方式,将纯铜粉与镀铜石墨烯粉末混合均匀,其中含有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2%,其余为铜;利用粉末轧机将含有石墨烯的铜粉轧制成片状的铜生坯;

⑶在纯钼片的上下表面各放一层步骤⑵含有石墨烯的铜生坯,铜生坯的长度为纯钼片长度的1.1倍,铜生坯的宽度为纯钼片宽度的1.1倍,各层厚度比例为铜:钼:铜=1:1:1;然后在氢气保护气氛中烧结成型,升温速率为350℃/h,烧结温度均为1075℃,保温时间均为0.75小时,随炉冷却后获得铜-钼-铜复合烧结坯;

⑷将铜-钼-铜复合烧结坯进行双衬板热轧,热轧的温度为580℃,轧制2道次,总厚度变形量控制在35%,热轧成型后得到铜-钼-铜复合终轧坯;

⑸将铜-钼-铜复合终轧坯去应力退火,退火升温速率为180℃/h,退火温度为450℃,保温时间为1.5小时,随炉冷却后获得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如图3所示。

实施例四

本发明的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石墨烯粉末的表面化学镀铜:利用敏化剂和活化剂对石墨烯进行敏化、活化预处理后,在次磷酸钠溶液体系中获得表面均匀镀铜的石墨烯,次磷酸钠溶液体系包括硫酸铜15g/l、硫酸镍1g/l、次磷酸钠35g/l、柠檬酸钠10g/l、硼酸20g/l和氢氧化钠,且溶液初始ph值为12.5;次磷酸钠溶液体系的容器置于超声振动机中,并在容器两侧平行放置两个电磁铁,次磷酸钠溶液体系的温度为75℃,超声振动机的超声频率为65khz,超声功率密度为3.5w/cm²,磁场的强度为1t;烘干后获得镀铜石墨烯粉末,石墨烯外周镀铜层的厚度为25nm。

⑵铜生坯成型:采用机械混合方式,将纯铜粉与镀铜石墨烯粉末混合均匀,其中含有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3%,其余为铜;利用粉末轧机将含有石墨烯的铜粉轧制成片状的铜生坯;

⑶在纯钼片的上下表面各放一层步骤⑵含有石墨烯的铜生坯,铜生坯的长度为纯钼片长度的1.1倍,铜生坯的宽度为纯钼片宽度的1.1倍,各层厚度比例为铜:钼:铜=1:1:1;然后在氢气保护气氛中烧结成型,升温速率为350℃/h,烧结温度均为1075℃,保温时间均为0.75小时,随炉冷却后获得铜-钼-铜复合烧结坯;

⑷将铜-钼-铜复合烧结坯进行双衬板热轧,热轧的温度为580℃,轧制2道次,总厚度变形量控制在35%,热轧成型后得到铜-钼-铜复合终轧坯;

⑸将铜-钼-铜复合终轧坯去应力退火,退火升温速率为180℃/h,退火温度为450℃,保温时间为1.5小时,随炉冷却后获得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如图4、图5所示。

实施例五

本发明的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石墨烯粉末的表面化学镀铜:利用敏化剂和活化剂对石墨烯进行敏化、活化预处理后,在次磷酸钠溶液体系中获得表面均匀镀铜的石墨烯,次磷酸钠溶液体系包括硫酸铜15g/l、硫酸镍1g/l、次磷酸钠35g/l、柠檬酸钠10g/l、硼酸20g/l和氢氧化钠,且溶液初始ph值为12.5;次磷酸钠溶液体系的容器置于超声振动机中,并在容器两侧平行放置两个电磁铁,次磷酸钠溶液体系的温度为85℃,超声振动机的超声频率为80khz,超声功率密度为5.0w/cm²,磁场的强度为1.5t;烘干后获得镀铜石墨烯粉末,石墨烯外周镀铜层的厚度为30nm。

⑵铜生坯成型:采用机械混合方式,将纯铜粉与镀铜石墨烯粉末混合均匀,其中含有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4%,其余为铜;利用粉末轧机将含有石墨烯的铜粉轧制成片状的铜生坯;

⑶在纯钼片的上下表面各放一层步骤⑵含有石墨烯的铜生坯,铜生坯的长度为纯钼片长度的1.1倍,铜生坯的宽度为纯钼片宽度的1.1倍,各层厚度比例为铜:钼:铜=1:1:1;然后在氢气保护气氛中烧结成型,升温速率为400℃/h,烧结温度均为1080℃,保温时间均为1小时,随炉冷却后获得铜-钼-铜复合烧结坯;

⑷将铜-钼-铜复合烧结坯进行双衬板热轧,热轧的温度为600℃,轧制2道次,总厚度变形量控制在40%,热轧成型后得到铜-钼-铜复合终轧坯;

⑸将铜-钼-铜复合终轧坯去应力退火,退火升温速率为200℃/h,退火温度为500℃,保温时间为1小时,随炉冷却后获得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如图6所示。

实施例六

本发明的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石墨烯粉末的表面化学镀铜:利用敏化剂和活化剂对石墨烯进行敏化、活化预处理后,在次磷酸钠溶液体系中获得表面均匀镀铜的石墨烯,次磷酸钠溶液体系包括硫酸铜15g/l、硫酸镍1g/l、次磷酸钠35g/l、柠檬酸钠10g/l、硼酸20g/l和氢氧化钠,且溶液初始ph值为12.5;次磷酸钠溶液体系的容器置于超声振动机中,并在容器两侧平行放置两个电磁铁,次磷酸钠溶液体系的温度为85℃,超声振动机的超声频率为80khz,超声功率密度为5.0w/cm²,磁场的强度为1.5t;烘干后获得镀铜石墨烯粉末,石墨烯外周镀铜层的厚度为30nm。

⑵铜生坯成型:采用机械混合方式,将纯铜粉与镀铜石墨烯粉末混合均匀,其中含有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5%,其余为铜;利用粉末轧机将含有石墨烯的铜粉轧制成片状的铜生坯;

⑶在纯钼片的上下表面各放一层步骤⑵含有石墨烯的铜生坯,铜生坯的长度为纯钼片长度的1.1倍,铜生坯的宽度为纯钼片宽度的1.1倍,各层厚度比例为铜:钼:铜=1:1:1;然后在氢气保护气氛中烧结成型,升温速率为400℃/h,烧结温度均为1080℃,保温时间均为1小时,随炉冷却后获得铜-钼-铜复合烧结坯;

⑷将铜-钼-铜复合烧结坯进行双衬板热轧,热轧的温度为600℃,轧制2道次,总厚度变形量控制在40%,热轧成型后得到铜-钼-铜复合终轧坯;

⑸将铜-钼-铜复合终轧坯去应力退火,退火升温速率为200℃/h,退火温度为500℃,保温时间为1小时,随炉冷却后获得石墨烯改性铜-钼-铜复合材料,如图7所示。

实施例一~六、对比例一~六的厚度方向电导率、抗弯强度和厚度方向热导率的测试数据如性能对照表1所示。对比例一~六是在相对应的实施例一~六的基础上不添加石墨烯,其余的结构与条件与相应的实施例相同。

从性能对照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铜-钼-铜复合材料在厚度方向电导率可以达到16.9~18.7m/(ω·mm²),与相同结构未加石墨烯的铜-钼-铜相比,电导率变化率为-9.4~2.1%;本发明复合材料抗弯强度可以达到498~720mpa,与相同结构未加石墨烯的铜-钼-铜相比,抗弯强度提高了6.2%~32.6%;本发明复合材料厚度方向的热导率可以达到278~325w/(m·k),与相同结构未加石墨烯的铜-钼-铜相比,厚度方向的热导率提高了5.0%~20.9%;在厚度方向保持高导电性能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抗弯强度和厚度方向的热导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