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镀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2469发布日期:2018-11-09 20:3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线镀锡装置。



背景技术:

镀锡铜线由于其外观美观、抗拉强度高、可焊性以及抗老化等优良特性, 在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现有的铜线镀锡方式一般采用镀锡机对铜线进行镀锡操作,但现有镀锡机设置的进线孔很有限,一次性只能加工少量的铜线,大大限制了工业生产的规模,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此外,刚镀上一层锡液的铜线由于还未干燥,容易与所述镀锡机之间产生接触造成锡 层刮伤等系列问题,影响了镀锡铜线的整体质量。

现有的技术方案如专利号:CN201620243896.0 一种新型铜线镀锡装置,虽然解决了一次性只能加工少量铜线的问题,但其解决方案是将多个铜线竖直排列,这样会增加镀锡设备的高度,而且为了保证每根铜线较好的干燥,也势必增加干燥系统的高度,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备尺寸和增加了放置设备的空间,也给制造该镀锡设备带来了成本的浪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铜线镀锡装置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小、同时加工多根铜线的铜线镀锡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线镀锡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浸泡系统、镀锡系统、清洗系统和干燥系统,所述浸泡系统、镀锡系统、清洗系统和干燥系统均包括横截面为钻石形状的槽体,及设于所述槽体两侧的线盘,所述线盘上设有多个线口组件,所述线口组件临近槽体的中下方位置设置;所述浸泡系统和清洗系统均包括在其槽体内的下方两侧倾斜壁上设置的加热管、槽体上方设置的进水口及下方设置的出水口;所述镀锡系统包括在其槽体内的下方两侧倾斜壁上设置的加热管、槽体上方设置的进液口及下方设置的出液口;所述干燥系统包括在其槽体上方和下方排布设置的多个通风口及在上方两侧倾斜壁上设置的风管,所述风管的吹风方向朝向其相对的槽体下方倾斜壁。

优选的,多个所述线口组件布置的形状与槽体的中下方形状相适宜。

优选的,所述线口组件包括线口,沿所述线口呈圆周向线盘内凹陷的多个凹槽及设于所述凹槽内并可在凹槽内滚动的滚珠。

优选的,所述凹槽末端为平面,所述平面和滚珠之间设有弹片。

优选的,所述线口两侧均卡设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为硅胶件。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在倾斜壁弯延设置。

优选的,所述干燥系统在槽体上方的通风口与下方的通风口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浸泡系统、镀锡系统和清洗系统均设有用于显示其槽体内温度的温度仪,所述温度仪设置于槽体下方倾斜壁上。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线镀锡装置槽体均采用钻石形状,通过斜面的设计,一方面,将多根铜线设置空间进行集合,且相互不受影响,另一方面,加热、风干都采用倾斜的方向进行,在其加热和吹风的范围内可覆盖多根铜线,提高镀锡效率和干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线镀锡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镀锡系统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干燥系统的剖面图。

附图中:

101-浸泡系统;102-镀锡系统;103-清洗系统;104-干燥系统;1041-通风口;1042-风管;105-槽体;106-线盘;107-线口组件;1071-凹槽;1072-滚珠;1073-弹片;108-加热管;109-进水口;110-出水口;111-进液口;112-出液口;113-温度仪;114-密封套;2-铜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线镀锡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镀锡系统的剖面图,图3为图1中干燥系统的剖面图,所述铜线镀锡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浸泡系统101、镀锡系统102、清洗系统103和干燥系统104。所述浸泡系统101、镀锡系统102、清洗系统103和干燥系统104均包括横截面为钻石形状的槽体105,及设于所述槽体105两侧的线盘106。即,铜线2自浸泡系统101的线盘进入依次贯穿镀锡系统102、清洗系统103和干燥系统104,并从干燥系统104的线盘出来。所述浸泡系统101、镀锡系统102、清洗系统103和干燥系统104之间用线盘106隔断。

浸泡系统101、镀锡系统102和清洗系统103的截面形状相同。

如图2和图3所述,钻石形状的特殊结构使得槽体具有上方两侧倾斜壁和下方两侧倾斜壁,其上下两相对设置。同时位于中间的距离最大。因此,所述线盘106上设有多个线口组件107,所述线口组件107临近槽体105的中下方位置设置,且多个所述线口组件107布置的形状与槽体105的中下方形状相适宜。

所述浸泡系统101和清洗系统103均包括在其槽体105内的下方两侧倾斜壁上设置的加热管108、槽体105上方设置的进水口109及下方设置的出水口110。

所述镀锡系统102包括在其槽体内的下方两侧倾斜壁上设置的加热管108、槽体上方设置的进液口111及下方设置的出液口112。

如图2所示,所述加热管108在下方倾斜壁上设置,且其在倾斜壁弯延设置,其加热方向朝向槽体内的与其相对的上方倾斜壁,即,该加热范围为倾斜的,优点是利用倾斜的加热范围增加了可覆盖铜线的数量,因为铜线的布置也与槽体中下方的外形相适宜,更大程度的提高了加工效率。所述加热管108为电阻丝,其加热原理为电阻丝发热原理。

所述干燥系统104包括在其槽体105上方和下方排布设置的多个通风口1041及在上方两侧倾斜壁上设置的风管1042,所述风管1042的吹风方向朝向其相对的槽体105下方倾斜壁。所述干燥系统104在槽体105上方的通风口与下方的通风口位置对应,能够形成空气对流,有利于冷却干燥。

如图2所示,所述线口组件107包括线口1071,沿所述线口1071呈圆周向线盘内凹陷的多个凹槽1072及设于所述凹槽1072内并可在凹槽1072内滚动的滚珠1073。所述凹槽1072的末端为平面,该平面和滚珠1073之间设有弹片1074。滚珠1073的末端用于接触铜线2,由此形成的点线配合。即对铜线2起到了导向作用,同时还减少铜线2输送时的摩擦力。滚珠1073在弹簧片1074的弹力作用下,可实现弹性伸缩,伸长时各滚珠1073末端连线形成圆的直径为0.2mm。一般铜线2的直径为0.2mm~0.6mm之间,当铜线2的直径大于0.2mm时,滚珠1073被压缩,推动弹簧片1074一同压缩,实现了贯通口径的自行调节,

所述浸泡系统101、镀锡系统102和清洗系统103均设有用于显示其槽体内温度的温度仪113,所述温度仪113设置与槽体105下方倾斜壁上。

所述浸泡系统101、镀锡系统102、清洗系统103和干燥系统104依次设置,为了避免浸泡系统101的水进入到镀锡系统102内,避免镀锡系统102的锡液体进入到相邻的系统内或清洗系统103的水进入到干燥系统104内,在所有线口1071的两侧(如图1所示),卡设有密封套114。所述密封套114为硅胶材料制成,其弹性大,内径为0.2mm,当需要走大于0.2mm铜线时,可依据自身材料的特性伸缩,贴合于铜线外表面,起到密封左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线镀锡设备的工艺流程为:

铜线2的输送通过送线机构(未图示)来完成。(送线机构为现有技术,非本申请文件改进点,在此不再赘述)。

铜线2自浸泡系统101进入,首先进行清洗。所述进水口109的阀门和出水口110的阀门打开,加入常温水对铜线外表面进行除油脂、乌迹的清洗,以免油脂、乌迹的残留影响镀层效果,造成镀层不光亮。

清洗完成后,出水口110的阀门关闭,进水口109进水量达到需要高度时(指浸没到最上面的铜线位置),进水口109阀门关闭。加热管108启动,对槽体内的水进行加热。观察温度仪113,当温度显示为80℃时,关闭浸泡系统101的加热管108,这时对铜线2进行热水浸泡。热水浸泡要用80℃以上的洁净热水浸泡1分钟左右。其主要目的是要提升镀件本身的温度,以免在投放到镀液的时候引起镀液温度的急剧性降低。否则会引起镀层表面产生斑点或乌迹。

铜线热水浸泡的同时,所述镀锡系统102的进液口111阀门打开,出液口112阀门关闭,开始向镀锡系统102的槽体内注入锡液体,同时,当达到需要的高度时,关闭进液口111的阀门,启动镀锡系统102的加热管108。此时,观察镀锡系统102温度仪的温度显示到75℃,关闭加热管108。

当铜线2在浸泡系统101浸泡完成后,乘热立刻送入到镀锡系统102内75℃温度的锡液体内进行镀锡。在锡液体内浸泡30秒至1分钟后,即可镀上洁白光亮的锡层。

不要等到镀件冷却再投放,否则会使镀层表面产生斑点或乌迹。因此,浸泡系统101和镀锡系统102是同时加热的,且在浸泡过程中需时时观察温度仪的读数,如果浸泡的温度低于80℃,则需启动浸泡系统101的加热管,如锡液体的温度低于75℃,则需启动镀锡系统102 的加热管。

所述镀锡系统102的槽体用塑料或玻璃等非金属材质制造。

铜线2镀锡的同时,清洗系统103工作,采用同样的方法进水并加热,并将水温保持在75℃以上。当铜线2完成镀锡后,被送至清洗系统103的槽体内进行热水清洗,且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让铜线冷却了再送至清洗系统103中,一定要用大量洁净的热水把铜线上的残留镀液清洗干净,否则会引起镀层表面产生斑点或乌迹。

浸泡系统101、镀锡系统102和清洗系统103各自线盘106的位置相同,且各个系统都是相邻设置,更利于在铜线2保持温度的情况下快速送入到下一个系统,保证镀锡的质量。

清洗完成后铜线2进入干燥系统104吹干。风管1042吹送热风。且在斜侧壁的作用下,起到了很好的导风作用,吹干效果更佳。

最后,吹干完成后,铜线2被送至下一个工位,完成镀锡全过程。

以上所说的工艺流程是铜线2的某一段,当前一段进行着各工序时,后段的也同样依次进行这些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3中,为了方便展示线口的形状及布置,将线口、铜线放大显示,只为结构示意,与比例无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