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膜管及其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9613发布日期:2020-09-29 17:5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膜管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降膜管是碱液制作的核心设备,降膜式的生产也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体积小,碱液质量稳定等优点,被国内大部分化工企业接纳,降膜管使用的环境比较特殊,所以降膜管所有部件的材质一定要选材合理,降膜管和高浓度的碱液接触腐蚀相当严重,所以降膜管要用耐碱腐蚀的镍并且要经过特殊处理,国外进口的降膜管平均使用寿命24个月,国产降膜管使用寿命一般最短4个月,最长18个月,传统降膜管利用碳(c)作为脱氧剂,余量碳在晶界析出,产生晶界腐蚀,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一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膜管及其制造工艺,通过添加多种元素,提高了降膜管的抗拉强度和屈服轻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降膜管,其包括1#电解镍,还包括以1#电解镍为基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复合脱氧剂:mn:0.05%-0.30%、ti:0.04%-0.15%、si:0.03%-0.15%、mg:0.03%-0.05%、ce+la:0.03%-0.08%,以及以1#电解镍为基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性能添加剂:cr:0.20%-0.50%、fe:0.05%-0.25%、cu:0.10%-0.30%。

优选的,所述1#电解镍的纯度大于等于99.9%。

一种上述的降膜管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铸锭,在熔炉中添加1#电解镍,以及复合脱氧剂和性能添加剂,采用真空熔炼,压力为10pa以内;

s2.锻棒,在1050℃-1100℃之间保温3-4小时后,采用三镦三拔,彻底改变铸造组织;

s3.车光棒;

s4.制管坯(穿孔):穿管温度在1050℃~1080℃之间保温1~2小时后进行穿管作业;

s5.管坯表面修磨;

s6.轧管(开坯);

s7.管精整,外表面修磨,内表面镗孔单边0.2mm左右;

s8.退火(还原气氛),在700℃~750℃之间保温1~2小时;

s9.轧管,本次轧管需要为最后成品轧管预留大于30%的总加工率;

s10.表面局部修磨;

s11.轧管;

s12.成品退火(还原气氛),在500℃~750℃保温0.5~2小时;

s13.校直;

s14.切头;

s15.检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添加多种元素,提高了降膜管的抗拉强度和屈服轻度,以及耐腐蚀的强度,提高的管件的使用寿命,节省了设备的维修及维护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发明。

一种降膜管,所用元素包括:

纯度为99.9%的1#电解镍,

基于1#电解镍的总重量,添加复合脱氧剂:mn:0.10%、ti:0.10%、si:0.10%、mg:0.04%、ce+la:0.06%,

添加性能添加剂:cr:0.30%、fe:0.10%、cu:0.20%。

使用上述元素,按照以下步骤制管:

s1.铸锭,在熔炉中添加1#电解镍,添加复合脱氧剂和性能添加剂,采用真空熔炼,压力为9pa;

s2.锻棒,在1060℃之间保温4小时后,采用三镦三拔,彻底改变铸造组织;

s3.车光棒;

s4.制管坯(穿孔):穿管温度在1060℃之间保温2小时后进行穿管作业;

s5.管坯表面修磨;

s6.轧管(开坯);

s7.管精整,外表面修磨,内表面镗孔单边0.2mm左右;

s8.退火(还原气氛),在720℃之间保温2小时;

s9.轧管,本次轧管需要为最后成品轧管预留32%的总加工率;

s10.表面局部修磨;

s11.轧管;

s12.成品退火(还原气氛),在600℃保温2小时;

s13.校直;

s14.切头;

s15.检验。

使用上述降膜管制造工艺制造出的降膜管,其测试结果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降膜管,其包括1#电解镍,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以1#电解镍为基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复合脱氧剂:mn:0.05%-0.30%、ti:0.04%-0.15%、si:0.03%-0.15%、mg:0.03%-0.05%、ce+la:0.03%-0.08%,以及

以1#电解镍为基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性能添加剂:cr:0.20%-0.50%、fe:0.05%-0.25%、cu:0.10%-0.3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降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1#电解镍的纯度大于等于99.9%。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膜管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铸锭,在熔炉中添加1#电解镍,以及复合脱氧剂和性能添加剂,采用真空熔炼,压力为10pa以内;

s2.锻棒,在1050℃-1100℃之间保温3-4小时后,采用三镦三拔,彻底改变铸造组织;

s3.车光棒;

s4.制管坯(穿孔):穿管温度在1050℃~1080℃之间保温1~2小时后进行穿管作业;

s5.管坯表面修磨;

s6.轧管(开坯);

s7.管精整,外表面修磨,内表面镗孔单边0.2mm左右;

s8.退火(还原气氛),在700℃~750℃之间保温1~2小时;

s9.轧管,本次轧管需要为最后成品轧管预留大于30%的总加工率;

s10.表面局部修磨;

s11.轧管;

s12.成品退火(还原气氛),在500℃~750℃保温0.5~2小时;

s13.校直;

s14.切头;

s15.检验。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膜管及其制造工艺,降膜管包括1#电解镍,还包括以1#电解镍为基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复合脱氧剂:Mn:0.05%‑0.30%、Ti:0.04%‑0.15%、Si:0.03%‑0.15%、Mg:0.03%‑0.05%、Ce+La:0.03%‑0.08%,以及以1#电解镍为基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性能添加剂:Cr:0.20%‑0.50%、Fe:0.05%‑0.25%、Cu:0.10%‑0.30%。本发明通过添加多种元素,提高了降膜管的抗拉强度和屈服轻度,以及耐腐蚀的强度,提高的管件的使用寿命,节省了设备的维修及维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飚;国书元;丁刚;孙宏勇;张功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人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20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