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扳手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199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扳手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研磨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扳手研磨机。
以往扳手在制造中都需要予以研磨,而一般研磨扳手,大都是将扳手架设于输送装置的定位座中,借助输送装置传动而将扳手运送到设定位置,并配合环套在架设于机台的滚轮上的磨擦带的循环运动,输送装置运送扳手接触磨擦带进行研磨。
然而以往将扳手架设于输送装置的定位座中,必须以一个操作人员专门负责将扳手一支、一支地架设于定位座中,造成人力的浪费;况且用定位座架设扳手只能使特定面研磨,对于扳手的侧面无法研磨,尤其是有些扳手其头部与柄部呈斜向连接,用定位座架设扳手无法改变方向,造成研磨受到限制,使用上极为不便,在制造、使用时存在有诸多的缺点及不理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扳手研磨机,它的主、被动盘对应地沿轴向设置夹具组,配合配重杆偏转定位,使其可相对接近夹合滑板运送的复合扳手,主、被动盘套穿中心轴,用其可控制旋转,以将传动元件啮合传动轮并带动夹具组夹合复合扳手旋转,使其自动送料并运送接触磨擦带供研磨。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扳手研磨机,它在传动轮侧面设有凸柱,可利用电眼监测控制传动元件正转、逆转,以便带动夹具组夹合复合扳手正、逆旋转接触磨擦带,使其各部位可以受到均匀的研磨。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扳手研磨机,它主要是在机台的基座上设置立座,在立座上装设环状连接的磨擦带,并且借助动力驱动使磨擦带环绕运动,中心轴架设于机台供套装主动盘及被动盘,并于端侧设有呈等间隔分布的凸出柱,利用电眼监测凸出柱,以控制动力元件驱动中心轴旋转适当角度并暂停适当时间。
主动盘及被动盘相隔适当间距套装于中心轴上,主动盘及被动盘相对应地设有预定数目的夹具组,夹具组对应凸出柱呈等间隔分布,主动盘的夹具组另一侧对应连接有等数目的传动轮;动力元件设于基座上,驱动一传动元件环转运动并邻接传动轮,主动盘带动传动轮回转啮合传动元件旋转;被动盘于另一侧设有与夹具组等数目并且与其对应的驱动元件,驱动元件可驱动夹具组横向往复移动,复合扳手呈横置供主动盘及被动盘的夹具组夹持。
控制构件,它与被动盘的驱动元件对应连接并且具有与其等数目的控制元件,控制元件固设于中心轴并且随其旋转;凸轮轴设于中心轴并且其轨迹接触控制元件,凸轮转动时,其轨迹的行程抵压或放松控制元件,以控制驱动元件适时动作。
送料装置,它位于夹具组前侧,以底座架设于基座上,有一驱动元件固设于基座上并且可驱动底座上、下移动;另有一平座固设于底座上,供装设一设有卡制槽的滑板,使其可前、后滑动,驱动元件作用于滑板使其接近或离开夹具组移动;架体固设于底座并横跨滑板上侧,架体可供多个复合扳手横向堆叠,滑板移动时,可使卡制槽把在架体上的一支复合扳手带走。
利用上述的结构,滑板将复合扳手带走并移到夹具组位置呈横向定位,此时控制构件启动被动盘的驱动元件,使被动盘的夹具组移动套合复合扳手,被动盘的夹具组配合主动盘的夹具组以两端侧套合复合扳手,中心轴带动主、被动盘回转使复合扳手接触磨擦带进行研磨;如果使传动元件驱动传动轮,则复合扳手会被带动旋转而呈换向研磨。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扳手研磨机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平面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部份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驱动构件传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夹具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被动盘部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控制构件部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送料装置组合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送料装置部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送料动作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送料动作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夹具组夹持扳手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扳手研磨机,请参阅
图1、2,它包括机台(20)、主动盘(30)、驱动构件(40)、被动盘(50)、控制构件(60)和送料装置(70)。
机台(20),它是将一基座(21)置放于地面,基座(21)上设有两导轨(211)呈适当间距;立座(22)固设于基座(21)后侧中央位置,立座(22)轴向设置预定数目的转轴(221),磨擦带(222)环套在转轴(223)上作循环环绕运动,移动座(23)架设于导轨(211)上,气压缸(231)固定于基座(21)并推动移动座(23)沿导轨(211)移动,两侧壁(232)、(233)设于移动座(23)两侧并延伸至适当高度用于支撑;中心轴(24)横向跨置于侧壁(232)、(233)上,中心轴(24)邻近侧壁(232)处套设有套筒(241),四个凸出柱(242)固设于套筒(241)周面呈等间隔分布;两电眼(243)固设于侧壁(232)并正好可横向照射并监测凸出柱(242),电眼(243)还控制侧壁(232)内动力元件,驱动中心轴(24)旋转适当角度并暂停适当时间;中心轴(24)另一端架设于侧壁(233)处挖设呈中空,其套接一转接轴(25),使之可相对旋转,转接轴(25)固接一转接头(26),由此与外来气压源接通;固定环(27)套接于中心轴(24)的转接轴(25)位置,四个接头(28)设于固定环(27)上,它们呈等间隔环列并通过转接轴(25)与外来气压源连通。
主动盘(30),它呈圆板形状,其中央固定套装于中心轴(24)上,四组夹具组(31)固设于主动盘(30)适当圆径位置并呈等间隔环列,夹具组(31)的转轴(311)贯穿主动盘(30)且其内侧端固接一圆板(312),圆板(312)设四滑槽(313)呈“十”字形排列(见图3),供四块滑块(32)套合,使其固定并可移动调整呈接近夹合对应规格复合扳手的头部;预定数目的配重杆(33)集中固定于圆板(312)周缘的设定位置。
驱动构件(40)(见图2和4),其中一电动机(41)固定于侧壁(232),电动机(41)驱动一主动链轮(42),从动链轮(43)位于主动链轮(42)下侧并安装于侧壁(232)上,与主动链轮呈纵向排列,传动元件(44)以链条套接于主动链轮(42)及从动链轮(43)上循环运动;四个传动轮(45)(这里是链轮)位于主动盘(30)与侧壁(232)之间,传动轮(45)固接于转轴(311)上连同转动,主动盘(30)带动传动轮(45)呈公转回转,使之接触啮合传动元件(44)使其转动;传动轮(45)设有两凸柱(46)、(461),它们呈180度间隔,两电眼(47)固设于侧壁(232)并正好对着传动轮(45)啮合传动元件(44)的位置,使得可监测到凸柱(46)。
被动盘(50)(见图5),它与主动盘(30)呈适当间距地套装于中心轴(24)上,四组夹具组(51)对应夹具组(31)固设于被动盘(50)的适当圆径位置并呈等间隔环列,夹具组(51)设有转轴(511),其贯穿被动盘(50)且其内侧端固接一圆板(52),圆板(52)设四滑槽(521)(见图3)供四块滑块(53)套合,使其固定并可移动调整呈接近夹合;驱动元件(54)以四个气压缸(55)对应于夹具组(51)并且固定于被动盘(50)的另一侧边,气压缸(55)连接转轴(511)并可驱动其横向往复移动;预定数目的配重杆(56)集中固定于圆板(52)周缘的设定位置。
控制构件(60)(见图5和图6),它包括一控制元件(61),它以四个电磁阀(611)对应接头(28)而固设于固定环(27)上,电磁阀(611)的一顶压端(612)呈横向凸伸,通管(63)与电磁阀(611)和接头(28)对应连通以供给外来气体,两输气管(64)、(641)连通电磁阀(611)的出气口,输气管(64)、(641)连接气压缸(55)供外来气体流进或流出;凸轮(65)轴设于中心轴(24)并固定于侧壁(233)使其不转动,凸轮(65)设有一轨迹(651)围绕呈适当圆径,并对应于顶压端(612)而与其呈接触抵压状态,顶压端(612)旋转并抵压或放松接触轨迹(651)设定的行程,使电磁阀(611)切换作动输气管(64)、(641)呈开启或关闭,由此控制外来气体流进或流出,以控制气压缸(55)可依序适时伸出或缩回动作。
送料装置(70)(见图7至11),它位于主动盘(30)与被动盘(50)前侧,以一底座(71)架设于基座(21)上并可上下滑动,驱动元件(72)以一抵压板(721)配合预定数目的支杆(722)架设于底座(71)上,气压缸(723)固定于抵压板(721)并顶推底座(71),气压缸(723)收缩或伸出作动而驱动底座(71)上、下滑动,平座(73)固设于底座(71)上供装设驱动元件(74),将气压缸(741)固设于底座(71)且上侧设有导引座(742),滑板(743)的滑轨(744)架设于导引座(742)并连接气压缸(741),以便可前后滑动,滑板(743)前侧设有呈凹入的卡制槽(745)可供复合扳手卡合置放;架体(75)以两支柱(751)固设于平座(73)上,并呈冂字形横跨滑板(743)上侧,支柱(751)可相向接近或分开移动调整宽度,支柱(751)内侧设有两导引槽(752),导引槽(752)相距适当距离可供多个对应规格的复合扳手呈横向堆叠。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优点说明如下当要使用时,是将多个复合扳手呈横向套合导引槽(751)形成层层堆叠,底层复合扳手中央滑入滑板(743)的卡制槽(745)套合卡住,夹具组(31)、(51)受配重杆(33)、(56)的重力作用而呈同向对应偏转,滑块(53)及滑块(32)对合的中央位置恰好对齐复合扳手的头部;气压缸(741)驱动滑板(743)接近夹具组(31)、(51)之间移动,滑板(743)的卡制槽(745)卡合复合扳手并将其移送到主动盘(30)及被动盘(50)之间,气压缸(55)伸出推动转轴(511),使夹具组(51)呈横向接近夹具组(31)移动,夹具组(31)、(51)从两侧夹合复合扳手的头部;气压缸(723)收缩作动以拉引底座(71)向下滑动,滑板(743)的卡制槽(745)脱离复合扳手,气压缸(741)拉引滑板(743)向后缩回滑动,滑板(743)的卡制槽(745)回复到定位对合另一复合扳手,使其卡合定位等待下一次输送。
利用电眼(243)监测凸出柱(242)并控制侧壁(232)内动力元件暂停适当时间并驱动中心轴(24)旋转适当角度后,夹具组(31)、(51)夹合复合扳手的头部固定后,中心轴(24)连同主动盘(30)旋转,传动轮(45)连同主动盘(30)对应中心轴(24)呈公转回转,传动轮(45)啮合转动传动元件(44);传动轮(45)的转轴(311)及夹具组(31)旋转,夹具组(31)、(51)从两侧夹合复合扳手的头部,形成连接整体并连同旋转,而此时复合扳手接触环绕运动的磨擦带(23)进行研磨。
电眼(243)监测凸出柱(242),在研磨适当时间后驱动中心轴(24)旋转,夹具组(31)、(51)夹合复合扳手旋转离开磨擦带(23)完成研磨,同时夹具组(51)对应电磁阀(611)的顶压端(612)回转并呈渐紧抵压凸轮(65)的轨迹(651),输气管(64)将气体导引经电磁阀(611)排放,通管(63)输送外来气体经由电磁阀(611)供应输气管(641)作动气压缸(55)缩回,夹具组(51)沿离开复合扳手方向移动,滑块(53)脱离复合扳手并使其掉落以便收集;当夹具组(31)、(51)回转到滑板(743)位置,夹具组(51)对应电磁阀(611)的顶压端(612)回转并呈放松抵压凸轮(65)的轨迹(651),电磁阀(611)控制外来气体及排放气体使气压缸(55)作动夹具组(51)伸出,夹具组(31)、(51)夹合复合扳手输送,形成自动夹合复合扳手进给送料供研磨。
电眼(47)监测到传动轮(45)侧面凸柱(46)、(461),电眼(47)产生设定讯号而启动电动机(41)依序正转、逆转适当时间,电动机(41)驱动主动链轮(42)及传动元件(44)正转、逆转,传动元件(44)带动传动轮(45)依序正转、逆转,使夹具组(31)、(51)夹合复合扳手正转、逆转接触磨擦带(23)研磨,复合扳手正转、逆转并形成不同角度接触磨擦带(23),使各部位可以受到均匀研磨,以大大提高复合扳手研磨的品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扳手研磨机,其主、被动盘套穿中心轴使其可正转、逆转,主动盘的夹具组连接传动轮使其可随同回转啮合传动元件旋转,主、被动盘对应轴设夹具组配合配重杆偏转定位,使其可相对接近夹合滑板运送的复合扳手,主、被动盘回转实现自动送料并运送接触磨擦带供研磨,传动元件啮合传动轮并带动夹具组夹合复合扳手旋转,电眼监测到传动轮侧面凸柱控制正转、逆转,使各部位可以受到均匀研磨。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扳手研磨机,它是在机台的基座上设置一立座,立座前设有环状连接的磨擦带,磨擦带借助动力驱动而呈环绕运动,机台的中心轴套装有主动盘及被动盘,中心轴位于磨擦带前并且架设于基座上,主动盘及被动盘上设有夹具组,复合扳手横置地夹持在夹具组中,中心轴转动时,带动复合扳手旋转而使复合扳手接触磨擦带,其特征在于主动盘对应夹具组而于外侧设有与夹具组等数目的传动轮,传动轮侧边设有驱动构件,驱动构件固设于基座上,驱动构件包括电动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及套设在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上的传动元件,从动链轮与主动链轮呈纵向排列,电动机驱动主动链轮,间接带动传动元件,使之纵向环转运动并邻接传动轮,中心轴带动主动盘,传动元件带动传动轮,被动盘对应夹具组而于外侧设有与夹具组等数目的驱动元件,驱动元件驱动夹具组横向往复移动,所述复合扳手研磨机还包括控制构件和送料装置,控制构件包括与被动盘的驱动元件等数目的控制元件,其对应地固设于中心轴上并且相互连接,控制构件还包括有凸轮,凸轮轴设于中心轴,其轨迹与控制元件接触,当凸轮转动时,其轨迹抵压、放松控制元件,控制被动盘的驱动元件动作,送料装置,它位于夹具组前侧,借助底座架设于基座上,底座上架设有一驱动元件,驱动元件驱动底座上、下移动,底座上还固设有平座,平座上装有滑板,滑板上设有卡制槽,底座上架设有另一驱动元件,这驱动元件驱动滑板移动,底座上还固设有架体,架体横跨在滑板上侧,复合扳手可横向地堆叠在架体上,当滑板移动时,卡制槽套合位于架体上的复合扳手并移动,当滑板将复合扳手带走并移到夹具组位置呈横向定位时,此时控制构件启动被动盘的驱动元件,被动盘的夹具组移动并套合复合扳手,被动盘的夹具组配合主动盘的夹具组从两端侧套合复合扳手,中心轴带动主、被动盘回转使复合扳手接触磨擦带进行研磨,当传动元件驱动传动轮并带动夹合在主、被动盘上的复合扳手旋转时,则呈换向研磨。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扳手研磨机,它是在机台的摩擦带前架设一中心轴,中心轴上套穿有主、被动盘,主、被动盘的邻接面对应地设有等数的夹具组;被动盘的夹具组可驱动而与主动盘的夹具组对齐,以夹持复合扳手而运送到摩擦带进行研磨,主动盘的夹具组由一传动元件传动,供夹具组旋转使复合扳手周面可以均匀受开研磨;送料装置可将架体的复合扳手带走以接近主、被动盘的夹具组,而达到自动送料的目的。
文档编号B24B19/00GK2150014SQ93204069
公开日1993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3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27日
发明者麦肯凡 申请人:七和工具厂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