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材研磨机之偏摆校准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59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石材研磨机之偏摆校准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石材研磨机具有关,尤指一种可配合被加工面状态自动偏摆调校研磨头,以利于石材表面呈现较大斜度或凸起弧形、球形等状态时,研磨头得以自动偏摆校准,有效提高作业方便性的石材研磨机之自动偏摆校准构造。
由于天然石材具有优美的纹路、色泽及典雅、厚实的质感,使得花岗石、大理石等天然石材,被广泛地应用作为家俱、建筑外墙饰板的材料,而一般制成平板状的石材加工时,常遭遇对平板表面研磨时由于板材粗胚不平度而造成的研磨头、传动构件等钢性构件易于疲劳产生变形、破坏及磨砺石的磨耗率大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已有一种石材研磨机研磨头之自动偏摆校准构造,如本说明书所附图l和图2所示。当平板状石材进行研磨、打光作业时,由于石材在先前切削完成后,呈现着两端厚度不一的状态,即造成研磨头(1)于接触石材板时,其一侧承受到由石材相对施予的侧向抗力F,此侧向抗力F即促使内设有传动构造的护套(2)据一旋摆枢轴(3)为心产生微幅偏摆,进而使得该研磨头(1)之研磨面形成略微倾斜状,以配合被研磨面的表面斜度,进而避免该研磨头(1)、该传动构造、定位架体(4)等构件受侧向抗力F作用发生负面影响,而能够一方面降低磨砺石在加工时的磨耗率,另一方面延长机具的使用寿命,且马达(5)在研磨作业中所需输出之扭力需求亦可获得降低;然而,此一习知构造在加工作业的应用上仍存在以下未尽之处
由于该护套(2)侧缘受限于该定位架体(4),使得该研磨头(1)的最大偏摆幅度有限.而需要研磨加工的石材形状随其应用场合不同,并非仅限于平板状,习知者却难以配合着较大斜度的加工面或凸起状曲弧形(如圆柱周面)、球形等加工面偏摆至所需角度,此时,即必需藉由适时调校工作平台或整组加工机组,始得以顺利进行研磨加工,而由于此等调校工作必需配合着被加工表面的形状变化,在研磨进行中随时依该研磨头(1)的进程同步执行,其技术困难度极高,往往必需利用电脑数值控制设备。电脑数值控制设备不仅极其精密,更是成本造价奇高,但对于仅对石材施予细磨打光,以使其展现细致光滑的纹路质感的研磨要求而言,对于尺寸的精密度要求条件并不高,并非藉此研磨使石材尺寸达到高精密度要求,若其加工机具必需利用电脑数值控制设备,显然极不经济,且电脑数值控制设备的各项操作、设定亦相当繁琐,连带造成作业复杂、保修不易(对于少量多样化生产时尤甚)。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材研磨机之偏摆校准构造,其藉精简之柔性构造得以在研磨作业进行中配合被加工面状态适时地自动偏摆调校研磨头,配合不同被研磨面状态之需求,提高设备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材研磨机之偏摆校准构造,主要包含一接座、一肘轴、一关节球及一磨头座,其特征在于该接座概由一抵簧盘与一接柱轴向相接构成,该接柱轴向连动该肘轴,该抵簧盘顶缘与研磨机之传动机构相接连动;该肘轴一端与该接柱枢接连动,邻靠另一端处扩张形成一内滑球,该内滑球恰枢嵌进入该关节球内,该内滑球于相对两侧分别径向凹设一第一轴孔;该关节球概呈球状并内设一容球空间,该内滑球枢嵌于该容球空间内;该关节球于周壁处配合该各第一轴孔分别相对贯穿一第一枢轴孔,二第一旋轴分别轴枢于该各第一枢轴孔、该各第一轴孔内,该第一旋轴彼此位于同一直线该关节球又于周缘两相对侧分别径向凹陷一第二轴孔,且该第二轴孔是与该容球空间彼此不相通的盲孔;该磨头座轴向凹陷一枢球槽,该关节球枢伸于该枢球槽内,该磨头座于相对两侧壁沿该枢球槽径向分别贯穿一第二枢轴孔,二第二旋轴分别轴向枢嵌于该各第二枢轴孔、该各第二轴孔内,该第二旋轴彼此位于同一直线;该磨头座周缘两相对侧分别径向凹陷一销孔,二插销分别轴接于该各销孔,且该各插销外端与一研磨头相接;该肘轴外套一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界于该抵簧盘与该磨头座之间。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系习知的石材研磨机研磨头之自动偏摆校准构造之动作示意图一。
图2系习知的石材研磨机研磨头之自动偏摆校准构造之动作示意图二。
图3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剖视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动作示意图一。
图6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动作示意图二。
请参阅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石材研磨机之偏摆校准构造一较佳实施例,主要包含一接座(10)、一肘轴(20)、一关节球(30)及一磨头座(40),其中,该接座(10)系概由一圆盘状之抵簧盘(16)与一接柱(11)轴向相接构成,该接柱(11)于外周缘设有螺纹段(12),用于轴向螺接连动该肘轴(20);该接座(10)顶缘与研磨机之传动机构相接连动,该抵簧盘(16)于邻靠周缘预定处贯穿复数个贯孔(13),复数个锁固螺栓(14)分别通过该各贯孔(13)与研磨机之传动机构锁接,由该传动机构驱动该接座(10)旋转;另,该接座(10)轴向贯穿一供液道(15),且该供液道(15)与研磨机之研削液供应回路连通。
该肘轴(20)概呈管状,其一端内壁配合该螺纹段(12)形成一内螺纹段(21),并于邻靠另一端处扩张形成一内滑球(22),该内螺纹段(21)与该螺纹段(12)螺接,该内滑球(22)恰枢嵌进入该关节球(30)内,该肘轴(20)并于邻靠该内滑球(22)之末端处轴向延伸一输液管(23),且该输液管(23)与该供液道(15)连通;该内滑球(22)于相对两侧分别径向凹设一第一轴孔(24);该关节球(3)概呈球状并内设一容球空间(31),该容球空间(31)概呈半球状并通过该关节球(30)预定处与外界连通,该内滑球(22)枢嵌于该容球空间(31)内,该关节球(30)于周壁处配合该各第一轴孔(24)分别径向相对贯穿一第一枢轴孔(32),二第一旋轴(50)分别轴向枢嵌于该各第一枢轴孔(32)内,其末端进入该各第一轴孔(24)内,该第一旋轴(50)彼此轴线恰位于同一直线,该内滑球(22)与该关节球(30)枢接而旋转连动,且该关节球(30)得据该第一旋轴(50)为心与该内滑球(22)相对旋动;该关节球(30)于该容球空间(31)底缘壁处径向贯穿一过管槽(33),该过管槽(33)之轴向恰与该第一旋轴(50)之轴向互呈垂直而不相交状,该输液管(23)穿枢通过该过管槽(33);该关节球(30)又于周缘之两相对侧分别径向凹陷一第二轴孔(34),且该第二轴孔(34)为盲孔,与该容球空间(31)彼此不相通。
该磨头座(40)轴向凹陷一枢球槽(41),该枢球槽(41)概呈半球形,该磨头座(40)相对两侧壁沿该枢球槽(41)之径向分别贯穿一第二枢轴孔(42),二第二旋轴(60)分别轴向枢嵌于该各第二枢轴孔(42),且其末端进入该各第二轴孔(34)内,该第二旋轴(60)彼此轴线恰位于同一直线,该磨头座(40)与该关节球(30)枢接而旋转连动,且该磨头座(40)得据该第二旋轴(60)为心与该关节球(30)相对旋动;该磨头座(40)于该枢球槽(41)底缘壁处径向贯穿一容管槽(43),该容管槽(43)之轴向恰与该过管槽(33)之轴向互呈垂直而不相交状,该输液管(23)枢伸于该容管槽(43)内;该磨头座(40)周缘两相对侧分别径向凹陷一销孔(44),二插销(70)分别轴接于该各销孔(44),且该各插销(70)外端分别与研磨头(80)相接(由于该研磨头(80)之构成系与习见者概为相同,故不再予以详述),该磨头座(40)与该研磨头(80)相接连动,并藉该供液道(15)对该研磨头(80)供应研削液。
再者,该肘轴(20)外套一复位弹簧(90),该复位弹簧(90)恰界于该抵簧盘(16)与该磨头座(40)之间,藉该复位弹簧(90)使该磨头座(40)连动该研磨头(80)旋摆得以自行复位;该肘轴(20)轴套一限位圈(91),该限位圈(91)并与该抵簧盘(16)相靠抵,其外径略小于该复位弹簧(90)内径,供该复位弹簧(90)上端处之轴向定位;该限位圈(91)径向枢设复数个埋头螺栓(92),该埋头螺栓(92)与该肘轴(20)螺接,用于定位该限位圈(91);该磨头座(40)于一端轴向靠置一定位环座(93),该定位环座(93)恰为该复位弹簧(90)抵靠,该定位环座(93)轴向凸伸一限环(94),该限环(94)之外径略小于该复位弹簧(90)之内径,并轴向枢伸于该复位弹簧(90)内,相对限止轴向定位该复位弹簧(90)下端;另,该接柱(11)于根部处轴套一止泄圈(17),该止泄圈(17)并为该肘轴(20)压迫定位,防止研削液外泄。
请配合参阅图5所示,依据前述较佳实施例,对一弧形面进行研磨加工时,有明显的优点。研磨机之马达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该接座(10)、该肘轴(20)、该磨头座(40)、该研磨头(80)旋转,并调节承置被加工物之工作台或加工机头,使该研磨头(80)逐渐接近被加工物并至彼此接触,当该研磨头(80)之磨砺石与被加工物表面接触时,被加工物即对该研磨头(80)施予相对抗力,造成该研磨头(80)在研磨作业时,于一侧承受此抗力,此抗力进而促使该磨头座(40)据该第二旋轴(60)为心而产生偏摆,进而促使该研磨头(80)配合著被研磨面状态而倾斜,且该研磨头(80)于研磨过程中不断位移以研磨被加工物全表面时,即可藉由被加工物施予相对抗力的方向改变而依循着被加工物表面的形状变化随之自动偏摆调校,使磨砺石的研磨表面随时呈现与被加工物表面相切状接触又,请配合参阅图6,当该研磨头(80)对被加工物表面于另一轴向形成弧形起伏状进行研磨加工的进程时,被加工物对该研磨头(80)施予的抗力,促使该关节球(30)据该第一旋轴(50)为心而连带着该磨头座(40)、该研磨头(80)偏摆,并于研磨过程中适时依循着被加工物表面的形状变化随之自动偏摆调校,使磨砺石的研磨表面随时呈现与被加工物表面相切状接触,藉此,纵然被加工物表面系于三度空间中形成起伏变化状态,亦可轻易地随时在研磨过程中自动偏摆调校,而不需藉助高精密的电脑控制设备,可配合不同被研磨面状态,并提高设备应用范围;又,前述偏摆现象,将造成该复位弹簧(90)的小幅变形,当石材研磨工序完毕后,促使偏摆的抗力消失,该复位弹簧(90)的弹性回复力则作用于该磨头座(40),进而促使其复位至初始状态,供下一研磨作业进行之复位校准,而得以减少人工校准程序。
再者,当研磨作业进行时,研削液由研磨机的研削液供应回路通过该供液道(15)、该输液管(23)对被加工物表面输送,以供研磨作业时的冷却,于此,由于研削液的供应并不需再另行外加管线、喷头,使得该研磨头(80)于偏摆调校时,其外周边并无管线、喷头,而得以适度偏摆不致受限。
权利要求1.一种石材研磨机之偏摆校准构造,主要包含一接座、一肘轴、一关节球及一磨头座,其特征在于该接座概由一抵簧盘与一接柱轴向相接构成,该接柱轴向连动该肘轴,该抵簧盘顶缘与研磨机之传动机构相接连动;该肘轴一端与该接柱枢接连动,邻靠另一端处扩张形成一内滑球,该内滑球恰枢嵌进入该关节球内,该内滑球于相对两侧分别径向凹设一第一轴孔;该关节球概呈球状并内设一容球空间,该内滑球枢嵌于该容球空间内;该关节球于周壁处配合该各第一轴孔分别相对贯穿一第一枢轴孔,二第一旋轴分别轴枢于该各第一枢轴孔、该各第一轴孔内,该第一旋轴彼此位于同一直线;该关节球又于周缘两相对侧分别径向凹陷一第二轴孔,且该第二轴孔是与该容球空间彼此不相通的盲孔;该磨头座轴向凹陷一枢球槽,该关节球枢伸于该枢球槽内,该磨头座于相对两侧壁沿该枢球槽径向分别贯穿一第二枢轴孔,二第二旋轴分别轴向枢嵌于该各第二枢轴孔、该各第二轴孔内,该第二旋轴彼此位于同一直线;该磨头座周缘两相对侧分别径向凹陷一销孔,二插销分别轴接于该各销孔,且该各插销外端与一研磨头相接;该肘轴外套一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界于该抵簧盘与该磨头座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石材研磨机之偏摆校准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接座轴向贯穿一供液道与研磨机之研削液供应回路连通,该内滑球于末端处轴向延伸一输液管,该输液管与该供液道连通,该关节球于该容球空间底缘壁径向贯穿一过管槽,该过管槽轴向恰与该第一旋轴轴向互呈垂直而不相交状,该输液管穿枢通过该过管槽;该磨头座于该枢球槽底缘壁处径向贯穿一容管槽,该容管槽轴向恰与该过管槽轴向互呈垂直而不相交状,该输液管枢伸于该容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石材研磨机之偏摆校准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接柱于根部处轴套一止泄圈,该止泄圈由该肘轴压迫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石材研磨机之偏摆校准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肘轴轴套一限位圈,该限位圈与该抵簧盘靠抵,其外径略小于该复位弹簧内径;该磨头座于一端轴向靠置一定位环座,该定位环座恰为该复位弹簧抵靠,该定位环座轴向凸伸一限环,该限环轴向枢伸于该复位弹簧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石材研磨机之偏摆校准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限位圈径向枢设复数个埋头螺栓,该埋头螺栓与该肘轴螺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石材研磨机之偏摆校准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限环外径略小于该复位弹簧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石材研磨机之偏摆校准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抵簧盘于邻靠周缘顶定处贯穿复数个贯孔,复数个锁固螺栓分别通过该各贯孔与研磨机之传动机构锁接。
8.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石材研磨机之偏摆校准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接柱周缘设有螺纹段,该肘轴一端内壁配合该螺纹段形成一内螺纹段,该内螺纹段与该螺纹段螺接。
9.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石材研磨机之偏摆校准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容球空间概呈半球状并通过该关节球预定处与外界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石材研磨机之偏摆校准构造,有一由抵簧盘和接柱所构成的接座,抵簧盘与研磨机的传动机构相接连动,接柱轴向连动一肘轴,肘轴一端的内滑球枢嵌于一关节球内,关节球枢伸于一磨头座的枢球槽内,内滑球、关节球、磨头座既相接连动,又能相对旋动,使磨砺石与被加工表面保持相切接触,不需电脑控制设备即可适用于不同曲率的被研磨面,扩大了设备应用范围。
文档编号B24B37/00GK2305271SQ97241828
公开日1999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6日
发明者黄威丰 申请人:黄威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