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锭拉断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3711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锭拉断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钢锭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锭拉断工艺。
[0002]
【背景技术】
[0003]在钢锭生产过程中,钢锭脱模操作是生产中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钢锭与浇道系统相连,大大影响钢锭脱模时间。通常钢锭模采用局部较小拉断台设计或无拉断台设计,此种模具浇注的钢锭,凝固后钢锭本体与浇道离断不彻底,且帽口与锭身交接处易被拉裂。后期脱模要靠天车拉断或火焰割断浇道,并通过天车摆动撞击惯性使钢锭从模具中脱出,锭身与帽口交接处拉裂纹要靠修磨清理或热加工现场清理,工作量大,效率低下,易损坏设备和模具,影响钢锭表面质量,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0004]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锭拉断工艺,不但有效地避免了钢锭拉断台处表面裂纹缺陷的产生,而且还实现了钢锭快速脱模操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钢锭拉断工艺,包含下述步骤:
将钢水浇注到上沿四周设有斜面拉断台的钢锭本体模具内,所述的拉断台斜面连接着钢锭本体模具内表面与上沿,所述的斜面倾斜角度为30~80度,所述的斜面与钢锭本体模具内表面交接处距钢锭本体模具上沿距离大于30mm,所述的斜面与钢锭本体模具上沿平面交接处距钢锭内表面距离大于30mm,钢水凝固后浇道系统与钢锭锭身自动断开。
[0007]优选的,所述的钢锭本体模具上沿处四周的平面和圆角弧面都设有斜面拉断台。
[0008]优选的,所述的斜面与钢锭本体模具内表面交接处距钢锭本体模具上沿距离为45?85mm0
[0009]优选的,所述的斜面与钢锭本体模具上沿平面交接处距钢锭内表面距离为45?85mm0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钢锭拉断工艺具有下述的有益效果:
1.通过增大拉断台面积,使得拉断台处高温状态钢锭凝固壳有足够的强度,抵抗凝固收缩力而不出现帽口与锭身交接处拉断裂纹。
[0011]2.拉断台处高温状态钢锭凝固壳强度大于锭身与浇道连接强度,使得钢锭锭身与浇道连接处先离断,便于钢锭快速脱模,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0012]3.简单易操作,钢锭拉断效果好,成功率高。
[0013]4.改善了钢锭表面质量,避免拉断台处产生裂纹缺陷,减少后期清理修磨或热加工过程清理工作量。
[0014]5.钢锭易于脱模,减少火焰切割浇道工作量和天车摆动撞击脱模,减少设备故障和锭模损坏。
[0015]6.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人力、物力消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7]制造钢锭的模具主要包括:帽口模具、钢锭本体模具、浇道系统模具。其中,帽口模具与钢锭本体模具配合使用。钢锭本体模具上沿四周设计有拉断台,拉断台由斜面、弧面组成。当钢锭后期凝固及冷却过程中,由于钢锭自身收缩及拉断台阻碍作用,导致凝固后的浇道系统与钢锭锭身自动断开,从而有利于钢锭快速脱模。
[0018]拉断台斜面连接着钢锭本体模具内表面与钢锭本体模具上沿,为保证拉断效果,斜面应具有一定倾斜角度及尺寸要求。
[0019]拉断台斜面倾斜角度应在30~80度之间;斜面与钢锭本体模具内表面交接处距钢锭本体模具上沿应大于30mm,最佳尺寸为45~85mm,另外,斜面与钢锭本体模具上沿平面交接处距钢锭本体模具内表面距离应大于30mm,最佳尺寸为45~85mm。
[0020]钢锭本体模具上沿处四周(平面和圆角弧面)都应具有这种拉断台的斜面设计,而不仅仅是一段。
[0021]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所选的钢锭吨位为6吨,钢锭的材质为42CrMo。钢锭本体模具的拉断台斜面倾斜角度为35度,斜面与钢锭本体模具内表面交接处距钢锭本体模具上沿距离为38mm,斜面与钢锭本体模具上沿平面交接处距钢锭本体模具内表面距离为38mm。将钢水浇注,待钢水凝固后,脱模时,将钢锭本体模具翻转倾倒即可,大大提高脱模效率。目测观察到钢锭拉断台处表面质量较好,不存在裂纹缺陷。
[0022]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所选的钢锭吨位为6吨,钢锭的材质为42CrMo。钢锭本体模具的拉断台斜面倾斜角度为30度,斜面与钢锭本体模具内表面交接处距钢锭本体模具上沿距离为45mm,斜面与钢锭本体模具上沿平面交接处距钢锭本体模具内表面距离为45mm。将钢水浇注,待钢水凝固后,脱模时,将钢锭本体模具翻转倾倒即可,大大提高脱模效率。目测观察到钢锭拉断台处表面质量较好,不存在裂纹缺陷。
[0023]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所选的钢锭吨位为6吨,钢锭的材质为42CrMo。钢锭本体模具的拉断台斜面倾斜角度为80度,斜面与钢锭本体模具内表面交接处距钢锭本体模具上沿距离为85mm,斜面与钢锭本体模具上沿平面交接处距钢锭本体模具内表面距离为85mm。将钢水浇注,待钢水凝固后,脱模时,将钢锭本体模具翻转倾倒即可,大大提高脱模效率。目测观察到钢锭拉断台处表面质量较好,不存在裂纹缺陷。
[0024]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所选的钢锭吨位为6吨,钢锭的材质为42CrMo。钢锭本体模具的拉断台斜面倾斜角度为45度,斜面与钢锭本体模具内表面交接处距钢锭本体模具上沿距离为60mm,斜面与钢锭本体模具上沿平面交接处距钢锭本体模具内表面距离为60mm。将钢水浇注,待钢水凝固后,脱模时,将钢锭本体模具翻转倾倒即可,大大提高脱模效率。目测观察到钢锭拉断台处表面质量较好,不存在裂纹缺陷。
[0025]综上所述,本发明钢锭拉断工艺的运用,减少裂纹修磨工作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解决了原有拉断工艺设计的缺陷,避免了拉断台处产生裂纹以及帽口与锭身交接处产生裂纹,大大提高了脱模效率。
[0026]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002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钢锭拉断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步骤: 将钢水浇注到上沿四周设有斜面拉断台的钢锭本体模具内,所述的拉断台斜面连接着钢锭本体模具内表面与上沿,所述的斜面倾斜角度为30~80度,所述的斜面与钢锭本体模具内表面交接处距钢锭本体模具上沿距离大于30mm,所述的斜面与钢锭本体模具上沿平面交接处距钢锭内表面距离大于30mm,钢水凝固后浇道系统与钢锭锭身自动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锭拉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锭本体模具上沿处四周的平面和圆角弧面都设有斜面拉断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锭拉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面与钢锭本体模具内表面交接处距钢锭本体模具上沿距离为45~8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锭拉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面与钢锭本体模具上沿平面交接处距钢锭内表面距离为45~85mm。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钢锭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锭拉断工艺,将钢水浇注到上沿四周设有斜面拉断台的钢锭本体模具内,所述的拉断台斜面连接着钢锭本体模具内表面与上沿,所述的斜面倾斜角度为30~80度,所述的斜面与钢锭本体模具内表面交接处距钢锭本体模具上沿距离大于30mm,所述的斜面与钢锭本体模具上沿平面交接处距钢锭内表面距离大于30mm,钢水凝固后浇道系统与钢锭锭身自动断开;本发明钢锭拉断工艺的运用,减少裂纹修磨工作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解决了原有拉断工艺设计的缺陷,避免了拉断台处产生裂纹以及帽口与锭身交接处产生裂纹,大大提高了脱模效率。
【IPC分类】B22D31-00, B22D7-06
【公开号】CN104550788
【申请号】CN201410824942
【发明人】阮树荣, 季建新
【申请人】江苏苏南重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