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合金发动机油底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2428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合金发动机油底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铜合金发动机油底壳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一种铜合金发动机油底壳,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3]油底壳位于发动机下部,可拆装。传统的油底壳多由薄钢板冲压而成,但其同时存在着如下的缺点或不足:常发生渗漏现象;增加了油料消耗,浪费能源,增加作业成本;加了机械零件磨损,技术状态恶化,功率下降;缩短了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加大修理费用;影响发动机容貌和机器整洁及发动性能的好坏。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耐蚀性性良好的铜合金发动机油底壳。
[0005]一种铜合金发动机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油底壳本体具有矩形截面槽体,在槽体上部设置有安装边缘,矩形槽体内表面涂覆有氧化锆系涂层,矩形槽体外表面涂覆耐高温涂料,
其特征在于:油底壳本体本体化学组成为(重量百分比):Zn:3-4 %,Mg:l-2 % , Si:7-8%,Ni:1-2 %,W:0.7-0.8 % ,Nb:0.3-0.4 % ,Cr:0.1-0.2 %,V:0.1-0.2 %,A1:0.08-0.09%,Sn:0.05-0.06 %,Ta:0.01-0.02 %,Ce:0.01-0.02 %,余量为 Cu 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油底壳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上述比例配制合金,原料熔炼、浇注,脱模后,得到的铸锭进行热处理:首先将铸锭进行加热,升温至500°C,升温速率40°C /小时,保温2小时,后降温至400°C,降温速率100°C /小时,保温5小时,后升温至450°C,升温速率25°C /小时,保温4小时,后再次降温至300°C,降温速率50°C /小时,保温3小时,后再次降温至2000C,降温速率40°C /小时,保温4小时,后空冷至室温,
锻造:将铸锭加热至800°C保温4小时,后进行锻造,开锻温度800°C,将铸锭竖直镦粗,压力机每压下35mm停顿4 s,终锻温度700°C,
轧制:将锻造后的坯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750°C,开坯轧制采用8道次,开坯时道次相对压下率控制在12-15%,乳制速度控制在lOmm/s,开坯后板坯在600°C进行保温,保温时间5小时,后升温至700°C,保温时间控制在4小时,然后对坯板进行热轧,热轧12道次,初轧道次相对压下率8%,其他道次相对压下率控制在10-15%,乳制速度控制在65mm / s,终轧温度在550°C ;板材厚度2.5mm,
冲压:将板材加热至600°C进行冲压,冲压后空冷至室温,得到油底壳本体,
热处理:油底壳本体加热到550°C保温3小时,后降温至450°C,降温速率30°C /小时,保温3小时,后再次降温至250°C,降温速率60°C /小时,保温I小时,后空冷至室温,
喷砂粗化:对油底壳本体中矩形槽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进行喷砂粗化处理,砂粒为石英砂,砂粒的大小为20目,喷砂压力为0.4MPa,喷砂枪距工件距离为40 mm,喷砂后用压缩空气吹净;
内表面涂覆:对油底壳槽体内表面进行涂覆氧化锆系涂层;通过涂覆在油底壳槽体内表面形成氧化锆系涂层,氧化锆系材料层包括(重量):氧化锆60-70份,氧化铬30-40份,碳化钨10-20份,将涂覆后的油底壳进行加热,升温至500°C,升温速率50°C /小时,保温2小时,后降温至400°C,降温速率20°C /小时,保温I小时,后再次降温至250°C,降温速率40 C /小时,保温5小时,后空冷至室温,
外表面涂覆:对油底壳槽体外表面进行涂覆耐高温涂料,所述涂料包括(重量):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100份,纳米级氧化铝10-15份,二氧化硅10-15份,云母粉10份,硅酸钠20份,乙二胺5份,氧化硼3份,磷酸锌I份,乙醇30-40份,得到最终的油底壳。
[0006]所述的一种铜合金发动机油底壳,油底壳本体本体化学组成为(重量百分比):Zn:3 %,Mg:1 %,Si:7 %,N1:1 %,W:0.7 %,Nb:0.3 %,Cr:0.1 %,V:0.1 %,Al:0.08%,Sn:0.05 %,Ta:0.01 %,Ce:0.01 %,余量为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7]所述的一种铜合金发动机油底壳,油底壳本体本体化学组成为(重量百分比):Zn:4 % , Mg: 2 % , Si: 8 % , Ni: 2 % , W: 0.8 % , Nb: 0.4 % , Cr: 0.2 % , V: 0.2 % , Al:
0.09%,Sn: 0.06%,Ta: 0.02 % , Ce: 0.02 %,余量为 Cu 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8]所述的一种铜合金发动机油底壳,油底壳本体本体化学组成为(重量百分比):Zn: 3.5 % , Mg:1.5 %,Si:7.5 %,Ni:1.5 %,W:0.75 %,Nb:0.35 %,Cr:0.15 %,V:0.15%,Al:0.085 %,Sn:0.055 %,Ta:0.015 %,Ce:0.015 %,余量为 Cu 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9]所述的一种铜合金发动机油底壳,氧化锆系材料层包括(重量):氧化锆60份,氧化铬30份,碳化钨10份。
[0010]所述的一种铜合金发动机油底壳,氧化锆系材料层包括(重量):氧化锆70份,氧化铬40份,碳化钨20份。
[0011]所述的一种铜合金发动机油底壳,氧化锆系材料层包括(重量):氧化锆65份,氧化铬35份,碳化钨15份。
[0012]所述的一种铜合金发动机油底壳,所述涂料包括(重量):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100份,纳米级氧化铝10份,二氧化硅10份,云母粉10份,硅酸钠20份,乙二胺5份,氧化硼3份,磷酸锌I份,乙醇30份。
[0013]所述的一种铜合金发动机油底壳,所述涂料包括(重量):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100份,纳米级氧化铝15份,二氧化硅15份,云母粉10份,硅酸钠20份,乙二胺5份,氧化硼3份,磷酸锌I份,乙醇40份。
[0014]所述的一种铜合金发动机油底壳,所述涂料包括(重量):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100份,纳米级氧化铝13份,二氧化硅13份,云母粉10份,硅酸钠20份,乙二胺5份,氧化硼3份,磷酸锌I份,乙醇35份。
[0015]所述的一种铜合金发动机油底壳,还包括:安装边缘上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可以通过机械加工方式实现。
[0016]一种铜合金发动机油底壳的制作方法,包括油底壳本体,油底壳本体具有矩形截面槽体,在槽体上部设置有安装边缘,矩形槽体内表面涂覆有氧化锆系涂层,矩形槽体外表面涂覆耐尚温涂料, 其特征在于:油底壳本体本体化学组成为(重量百分比):Zn:3-4 %,Mg:l-2 % , Si:7-8%,Ni:1-2 %,W:0.7-0.8 % ,Nb:0.3-0.4 % ,Cr:0.1-0.2 %,V:0.1-0.2 %,A1:0.08-0.09%,Sn:0.05-0.06 %,Ta:0.01-0.02 %,Ce:0.01-0.02 %,余量为 Cu 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油底壳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上述比例配制合金,原料熔炼、浇注,脱模后,得到的铸锭进行热处理:首先将铸锭进行加热,升温至500°C,升温速率40°C /小时,保温2小时,后降温至400°C,降温速率100°C /小时,保温5小时,后升温至450°C,升温速率25°C /小时,保温4小时,后再次降温至300°C,降温速率50°C /小时,保温3小时,后再次降温至2000C,降温速率40°C /小时,保温4小时,后空冷至室温,
锻造:将铸锭加热至800°C保温4小时,后进行锻造,开锻温度800°C,将铸锭竖直镦粗,压力机每压下35mm停顿4 s,终锻温度700°C,
轧制:将锻造后的坯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750°C,开坯轧制采用8道次,开坯时道次相对压下率控制在12-15%,乳制速度控制在lOmm/s,开坯后板坯在600°C进行保温,保温时间5小时,后升温至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