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专用双向对开退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46609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轧辊专用双向对开退火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辊专用双向对开退火炉。
【背景技术】
[0002]轧辊是使(乳材)金属产生塑性变形的工具,是决定轧机效率和轧材质量的重要消耗部件。轧辊是轧钢厂轧钢机上的重要零件,利用一对或一组轧辊滚动时产生的压力来轧碾钢材,其主要承受轧制时的动静载荷,磨损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0003]退火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
[0004]轧辊生产工艺流程中包括退火热处理步骤,乳辊在再制造退火过程中,由于轧辊结构的特殊性等原因,现有的退火设备无法满足轧辊不同部位退火温度均衡的要求。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轧辊专用双向对开退火炉。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轧辊专用双向对开退火炉,包括炉体、用于支撑炉体的炉架,和台车;炉体内开设有炉膛,炉体里端设有一风帽A ;炉体底部设有供台车进出炉体的台车轨道;
[0008]台车为一承载轧辊加热及运转的平台,包括台车架和炉底板,台车架底部设有与轨道相应的多对车轮,台车进出由安装在车轮上的驱动电机来完成,电机由控制柜远程统一控制;炉底板设于台车架上,炉底板作为炉膛的底面其上还设有支撑轧辊辊身的支架,炉底板的一端安装有一风帽B,风帽B同时作为炉门;风帽A和风帽B均为一端封闭的用于容纳轧辊辊颈的内部呈圆筒形结构的装置,风帽A和风帽B的非封闭端与炉膛连通形成一个密闭的内部空间;
[0009]与炉膛相比,风帽A和风帽B均内部加衬一层保温棉;
[0010]电热元件在炉膛与两个风帽组成的内部空间壁上均匀分布,每个电热元件分别进行控制。
[0011]作为优选方案,上述轧辊专用双向对开退火炉中,所述炉膛内尺寸为长3500mm,宽1600mm,高 1600mmo
[0012]作为优选方案,上述轧辊专用双向对开退火炉中,所述风帽A的内直径为1200_,风帽B的内直径为1200mm。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炉膛两端加装圆柱形风帽,内衬保温棉与炉膛内部隔开的结构设计,同时加热元件分别进行控制,使得再制造后的轧辊在退火过程中,辊面温度均衡,两端辊颈温度低于辊面温度,形成两个温度区域,保护辊颈不受退火温度过高而造成的内部损伤。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轧辊专用双向对开退火炉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轧辊专用双向对开退火炉的台车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炉体,2风帽A,3风帽B,4车轮,5轨道,6炉架,7炉门阀门开关,8台车,9炉底板,1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00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轧辊专用双向对开退火炉,包括炉体1、用于支撑炉体的炉架6,和台车8 ;炉体I内开设有炉膛,炉膛内尺寸为长3500mm,宽1600mm,高1600mm,炉体里端设有一风帽A 2 ;炉体底部设有供台车进出炉体的台车轨道5 ;
[0020]如图2所示,台车8为一承载轧辊加热及运转的平台,包括台车架和炉底板9,台车架底部设有与轨道相应的多对车轮4,台车进出由安装在车轮4上的驱动电机来完成,电机由控制柜远程统一控制;炉底板9设于台车架上,炉底板作为炉膛的底面其上还设有支撑轧辊辊身的支架10,炉底板的一端安装有一风帽B 3,风帽B 3同时作为炉门,其上设有炉门阀门开关7 ;风帽A和风帽B均为一端封闭的用于容纳轧辊辊颈的内部呈圆筒形结构的装置,风帽A和风帽B的非封闭端与炉膛连通形成一个密闭的内部空间,用于容纳整个轧辊;
[0021]与炉膛相比,风帽A和风帽B均内部加衬一层保温棉,风帽A和风帽B的内直径为1200mm;内衬保温棉与炉膛内部隔开,使得再制造后的轧辊在退火过程中,辊面温度均衡,两端辊颈温度低于辊面温度,形成两个温度区域,保护辊颈不受退火温度过高而造成的内部损伤。
[0022]电热元件在炉膛与两个风帽组成的内部空间壁上均匀分布,每个电热元件分别进行控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各电热元件的温度,以保持各部分温度均衡。
[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轧辊专用双向对开退火炉,包括炉体、用于支撑炉体的炉架,和台车,其特征在于,炉体内开设有炉膛,炉体里端设有一风帽A ;炉体底部设有供台车进出炉体的台车轨道; 台车为一承载轧辊加热及运转的平台,包括台车架和炉底板,台车架底部设有与轨道相应的多对车轮,台车进出由安装在车轮上的驱动电机来完成,电机由控制柜远程统一控制;炉底板设于台车架上,炉底板作为炉膛的底面其上还设有支撑轧辊辊身的支架,炉底板的一端安装有一风帽B,风帽B同时作为炉门;风帽A和风帽B均为一端封闭的用于容纳轧辊辊颈的内部呈圆筒形结构的装置,风帽A和风帽B的非封闭端与炉膛连通形成一个密闭的内部空间; 与炉膛相比,风帽A和风帽B均内部加衬一层保温棉; 电热元件在炉膛与两个风帽组成的内部空间壁上均匀分布,每个电热元件分别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专用双向对开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内尺寸为长 3500mm,宽 1600mm,高 16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轧辊专用双向对开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A的内直径为1200mm,所述风帽B的内直径为12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辊专用双向对开退火炉,包括炉体、炉架和台车,炉体内开设有炉膛,炉体里端设有一风帽A;台车包括台车架和炉底板以及多对车轮;炉底板的一端安装有一同时作为炉门的风帽B;两风帽均为一端封闭内部呈圆筒形结构的装置,风帽的非封闭端与炉膛连通形成一个密闭的内部空间;两风帽内部加衬一层保温棉;电热元件在炉膛与两个风帽组成的内部空间壁上均匀分布,每个电热元件分别进行控制。炉膛两端加装圆柱形风帽,内衬保温棉与炉膛内部隔开,同时加热元件分别进行控制,使得再制造后的轧辊在退火过程中,辊面温度均衡,两端辊颈温度低于辊面温度,形成两个温度区域,保护辊颈不受退火温度过高而造成的内部损伤。
【IPC分类】C21D9-38, C21D1-26
【公开号】CN204455227
【申请号】CN201520137283
【发明人】靳伟家
【申请人】河北华易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