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56529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包括:金属夹头,所述金属夹头包括有第一转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顶端且与所述第一转轴垂直的第二转轴;修复模块,所述修复模块以包裹的形式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该装置能够高效的去除槽式预埋件内腔的浮锈,锈斑,或直接去除原有涂层,再涂覆新的涂层,如此一来,将有效、经济的增加原有槽式预埋件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
一种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重大工程建设也逐渐成为社会之发展潮流,现有的重大工程建设与改造中,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寿命平均年限为100年左右,但是在防腐设计方面上,槽式预埋件的防腐蚀设计寿命平均年限为30年左右,并且埋入混凝土之后无法进行更换。
[0003]随着时间推移,槽式预埋件内腔中经常会出现浮锈、锈斑以及裸露合金钢本体等现象,这将会大大降低槽式预埋件的使用寿命,当槽式预埋件的寿命到期之后只能重新打孔、种植锚栓,这样会大大增加工程维护的投入,也影响到槽式预埋件的结构安全性。
[0004]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结构的打磨与涂刷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该装置能够高效的去除槽式预埋件内腔的浮锈,锈斑,或直接去除原有涂层,再涂覆新的涂层。
[000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的技术方案为:
[0007]—种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0008]金属夹头,所述金属夹头包括有第一转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顶端且与所述第一转轴垂直的第二转轴;
[0009]修复模块,所述修复模块以包裹的形式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
[0010]作为优选,上述的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其中,所述修复模块为海绵金刚砂、钢丝刷或钢丝绒。
[0011 ]作为优选,上述的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其中,还包括第三转轴;
[0012]所述第三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且该第三转轴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下方。
[0013]作为优选,上述的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其中,所述修复模块以包裹的形式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第三转轴外表面以及
[0014]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
[0015]作为优选,上述的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其中,所述修复模块为吸水海绵。
[0016]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该装置能够高效的去除槽式预埋件内腔的浮锈,锈斑,或直接去除原有涂层,再涂覆新的涂层,如此一来,将有效、经济的增加原有槽式预埋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可以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0019]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和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的操作示意图;
[0021]图5和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和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的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4]鉴于现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槽式预埋件内腔中经常会出现浮锈、锈斑以及裸露合金钢本体等现象,这将会大大降低槽式预埋件的使用寿命,当槽式预埋件的寿命到期之后只能重新打孔、种植锚栓,这样会大大增加工程维护的投入,也影响到槽式预埋件的结构安全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槽式预埋件内腔打磨、涂刷于一体的修复装置,具体的如图1?8所示。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包括有:
[0027]金属夹头,可通过电动打磨工具夹取;该金属夹头包括有第一转轴以及设置在第一转轴顶端且与第一转轴垂直的第二转轴;
[0028]修复模块,修复模块以包裹的形式设置在第二转轴的外表面,以作为打磨头。
[0029]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修复模块为海绵金刚砂、钢丝刷或钢丝绒或吸水海绵,其主要材质要求主要根据其应用范围进行搭配,因此除海绵金刚砂、钢丝绒、砂纸、钢丝刷等之外的其他打磨用品,已达到不同打磨程度的要求。
[0030]本实施例主要用于打磨槽式预埋件的内腔使用,其具体操作步骤为:使用时,用窄边即第二转轴的窄边深入槽道内腔,如图3所示,进而开启电动打磨机后,打磨头以高速选装打磨内腔不同的壁面,如图4所示。该装置可以无死角的打磨到槽道内腔的每一个表面,为后期涂覆涂料提供便利,因此将修复模块采用吸水海绵,沾涂涂料后以相同的操作方法可以在槽道内部无死角涂覆新的涂层颜料。
[0031]实施例二:
[0032]基于上述的基本结构,本实用新型对金属夹头进行的优化改良,如图5和图6所示。金属夹头增设一个第三转轴(打磨金属夹片)第三转轴设置在第一转轴上,且该第三转轴平行设置于第二转轴下方,总体上呈“干”型结构。
[003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修复模块以包裹的形式设置在第二转轴外表面、第三转轴外表面以及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的第一转轴的外表面。
[003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所述的原理以及操作方法相同,如图7和图8所示的操作步骤,因此在此实施例中将不予重复赘述,其中本实施例的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主要用于打磨槽式预埋件的槽口以及尺牙。
[003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该装置能够高效的去除槽式预埋件内腔的浮锈,锈斑,或直接去除原有涂层,再涂覆新的涂层,如此一来,将有效、经济的增加原有槽式预埋件的使用寿命。
[0036]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在此不做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003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金属夹头,所述金属夹头包括有第一转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顶端且与所述第一转轴垂直的第二转轴; 修复模块,所述修复模块以包裹的形式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模块为海绵金刚砂、钢丝刷或钢丝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转轴; 所述第三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且该第三转轴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模块以包裹的形式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第三转轴外表面以及 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式预埋件内腔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模块为吸水海绵。
【文档编号】B24B23/02GK205438130SQ201521106627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8日
【发明人】施海, 张文垚, 陈齐嵘
【申请人】上海睿中实业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