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串接石墨化炉用地面组串电极装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906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热串接石墨化炉用地面组串电极装炉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内热串接石墨化炉用地面组串电极装炉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热串接石墨化炉直径550-700mm系列电极石墨化装炉过程背景技术
[0002]用于电弧炉和矿热炉作为导电电极的人造石墨制品是在高温下,完成由无定形炭 向石墨晶格转变而成为良好导电材料的,此工艺过程称为石墨化。国际上通用的石墨化工 艺方法主要有艾奇逊法和卡斯特耐法。依据上述两种方法建立的石墨化炉分别称为艾奇逊 炉和内热串接炉(LWG)。由于后者具有炉温高、电耗低、生产周期短等优点,是目前国际上 大量使用的炉型。近年来我国也正在逐步兴起和发展。内串石墨化炉中大规格石墨化电极 普遍采用的单支电极串接石墨化,在电极装炉过程中,多采用单支电极吊装,此方法耗时费 力,且存在电极对接不齐的可能性,易造成电极质量下降,同时由于装出炉是高空作业,工 人长时间在炉上作业,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因素。
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目前装炉方式存在的耗时费力,电极对接不齐及高空作业造成的安全隐 患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针对直径550-700mm电极的电极装炉装置,使用该装 置可以实现在地面对电极组串,便于操作,降低高空作业的危险性;通过天车一次吊装,节 约时间及劳动力。[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由底座、两块带有三组 吊环及内侧带有逆向马牙扣的弧形钢板和钢丝绳组成。在组装电极串时,把弧形钢板拼装, 吊装电极组串,该过程可以由一个人在半个小时内完成;起吊将电极串放置到石墨化炉中, 顶推加压,抽出钢丝绳,吊出弧形钢板,完成组串该过程需三个人在半个小时内完成。而使 用传统的装炉方法,则需要四个人用三个小时来完成装炉。[0005]因此使用该装置吊装电极,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减少了高空操作时间,减少了事 故发生率;同时该装置可以为生产部门节约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操作时间,降低劳 动成本。该装置由三个熟练操作工人在两个小时内可以完成电极的装炉工作,而目前石墨 化炉完成装出炉工作通常需要四个人用三个小时完成装出炉,节约劳动力25%,同时可以 节约35%的劳动时间,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地面组串电极装炉器的主视图;[0007]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地面组串电极装炉器的左视图;[0008]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地面组串电极装炉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使用时将弧形钢板C3)拼装成半圆形,并放置在支架(4)上,用天车逐根将电极吊放到弧形 钢板(3)上组串,并在电极端面间放置石墨环,将带有吊环的钢丝绳(1)穿过弧形 钢板(3)的吊环起吊,将电极串(2)置于石墨化炉中,顶推加压,抽出钢丝绳(1)和弧形钢 板(3),盖保温料,完成装炉。 由于直径为550-700mm的电极采用单串装炉,因此均可以采用此方法装炉。
权利要求1.内热串接石墨化炉用地面组串电极装炉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支架G)、两块带 有三组吊环及内侧带有逆向马牙扣的弧形钢板(3)和钢丝绳(1)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专利由支架(4)、两块带有三组吊环及内侧带有逆向马牙扣的弧形钢板(3)和钢丝绳(1)组成。使用时将弧形钢板(3)拼装成半圆形,并放置在支架(4)上,用天车逐根将电极吊放到弧形钢板(3)上组串,并在电极端面间放置石墨环,将带有吊环的钢丝绳(1)穿过弧形钢板(3)的吊环起吊,将电极串(2)置于石墨化炉中,顶推加压,抽出钢丝绳(1)和弧形钢板(3),盖保温料,完成装炉。使用该装置吊装电极,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减少了高空操作时间,减少了事故发生率;同时该装置可以为生产部门节约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操作时间,降低劳动成本。
文档编号C01B31/04GK201817285SQ201029140029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日
发明者吕红兵, 娄卫江, 贾庆远, 陈文来 申请人:平煤集团开封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