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陶瓷自动上釉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965979阅读:823来源:国知局
日用陶瓷自动上釉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日用陶瓷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日用陶瓷生产中,各陶瓷厂家因原材料性能的差异或是各种产品外形的限制原因,施釉工序只能采用手工浸釉的工艺方法进行施釉,手工浸釉生产效率低,同时由于在施釉过程中手指接触坯体,使坯体在施釉后留下手指印,影响坯体的施釉质量。另外,由于釉水中加有多种化工材料,这些化工材料对人体有腐蚀作用,长期手工浸釉对人体有危害。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工人生产环境,降低成本等,技术人员在日用陶瓷的生产技术及生产设备上进行着不断的改进。在已有的陶瓷生产技术中,针对陶瓷上釉工序的技术文献有:1、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2373397U】公开了一种“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该装置包括其上放置倒置瓷泥坯件的可旋转工位平台、为瓷泥坯件的外周表面布釉的头部外周表面浸釉装置、为瓷泥坯件的内表面布釉的头部内孔注釉装置,以及电气控制柜。该装置通过将瓷泥坯件“∩”形头部的倒置安放在旋转平台工位上并借助电气控制旋转360°进程中经二次延时停顿过程以实现了按步骤连续完成瓷泥坯件头部外周表面的上釉工序。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但结构复杂,成本高,并且只能实现对坯件某一局部的上釉而已。2、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90834】公开了一种“陶瓷制品的局部表面上釉”,该发明是通过将熔化辐射能施加到所述上釉位置周围的制品表面上的熔融区域从而延缓所述熔融区域的冷却以把接近所述熔融区域的所述制品中产生的热应力限制到小于所述制品的所述表面上的陶瓷材料的断裂应力来实现局部表面上釉。该发明主要用于修补釉彩缺陷及用作装饰,这种方式的上釉能量消耗巨大,不适用大批量生产制造过程。3、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2246453U】公开了“一种上釉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加釉罐、稳压罐、打釉泵三个部分组成。先将釉料添加至加釉罐,通过打釉泵将釉料送入稳压罐中,再通过出料阀将釉料涂施在胶辊表面以实现上釉过程。该装置可实现较均匀的上釉过程,这种工艺过程过于繁琐,生产效率低,其上釉层厚度也受胶辊磨损纯度而变化,导致其上釉质量不稳定。4、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2422887U】公开了一种“线路柱式绝缘子上釉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架、电机和固定坯体的卡盘,电机固定在支撑架上;电机、卡盘和胚体同轴转动。该装置可用于电瓷绝缘子生产过程的上釉工序,其卡盘式固定方式增加了胚体与上釉装置的接触面积,使得一次上釉的面积减少,影响生产效率。5、专利文献【公开号:CN1223926】公开了一种“特别用于瓷砖的旋转上釉机”,该装置具有两个并排靠近设置的滚筒,釉料可推积在其上,第一滚筒的砖片的上表面上作不受阻滞的接触滚动,从而将釉料转移到砖片上,而第二滚筒的旋转方向与第一滚筒相反。该装置适用于瓷砖的上釉工序,但其对釉水的流变学动力参数要求非常严格,若釉水改变或釉水成分不够均匀即容易造成上釉层的厚度不一致,直接影响成品率。6、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203187583U】名称为“日用陶瓷自动上釉装置”的实用装置专利中,储釉筒壁上设有吸釉孔,以便储釉筒内吸入釉水作为碗底上釉用,在生产过程发现,吸盘机构吸住碗坯往釉池摆动上釉过程中,碗底部接触釉水的时间比碗表面接触釉水的时间相对长一些,对于一些吸水性很强的坯体用这种方法上釉,碗底部的釉层厚度明显比碗表面的厚度大,坯体上釉不合格。综上所述,现有的现有上釉装置主要存在效率不高、上釉质量差、结构复杂、工人劳动强度过大、自动化程度不足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日用陶瓷自动上釉机,能够快速、可靠、安全的完成碗坯上釉过程,最大限度缩短日用陶瓷生产时间,同时克服现有的淋釉设备操作员工数量多、上釉过程存在死角的缺陷,提供了结构简单、操作便利的自动上釉机。本发明日用陶瓷自动上釉机的机架底板固定于地面上,在所述机架底板的一侧安装有机架立柱和撑杆,另一侧则连接釉池,机架立柱上端和机架底板之间固定导柱,导柱与升降机构连接,升降机构上又安装了浸釉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升降减速机、齿轮、齿条、撑杆和齿轮连轴以及导套,所述升降电机和升降减速机安装于机架立柱一侧,并且升降电机与升降减速机输入轴端连接,升降减速机输出轴端固结齿轮连轴,齿轮连轴上安装齿轮,齿条与齿轮啮合,齿条固定在导套一侧,导套沿着导柱滑动。所述浸釉机构包括转轴电机、转动减速机、转动轴、转杆和横梁,所述转轴电机和转动减速机安装于导套的一侧,转轴电机与转动减速机连接,并且通过转动减速机驱动转动轴旋转,转动轴使转杆转动,横梁连带真空吸盘转动到指定的位置。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1、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紧凑,零部件标准件多,维护成本低,控制方便。2、传动部分分布在装置的一侧,另一侧为操作留下足够的空间,同时待施釉的碗坯通过真空吸盘夹持,因此能适应各种口径的碗坯。3、上釉时,碗坯充分浸入釉池釉水中,同时真空吸盘与碗坯接触面积小,从而可以实现碗坯均匀、无死角上釉,上釉效果好。4、整个上釉过程为全自动化,不需要人员参与,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侧板;2-升降电机;3-升降减速机;4-机架立柱;5-导柱;6-转轴电机;7-转动减速机;8-碗坯;9-釉池;10-机架底板;11-真空吸盘;12-齿轮;13-齿条;14-撑杆;15-齿轮连轴;16-转动轴;17-转杆;18-横梁;19-导套。图2为本装置左视图。其中A为导套升降方向标识,B为施釉动作方向标识。图3为C处为升降机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D处为浸釉机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装置启动后升降电机2动作,并且驱动升降减速机3的输出轴旋转,升降减速机3连接齿轮连轴15,故安装于齿轮连轴15上的齿轮12转动,齿轮12与齿条13啮合,齿条13固结于导套19的一侧,齿条13连同导套19及导套19一侧安装的构件沿着导柱5向上滑动,当导套19到达指定高度时升降电机2停止动作,随后转轴电机6动作,在转轴电机6的作用下转动减速机7驱动转动轴16旋转,转杆17安装在转动轴16的一侧,故转动轴16连同转杆17、横梁18和真空吸盘11转动到水平位置,用于施釉的辅助设备将碗坯8放置到真空吸盘11处,真空吸盘11吸住待施釉的碗坯8从而碗坯8在转杆17转动时不从高空摔落,至此完成施釉工艺的上料过程。待本施釉装置完成上料过程后,转轴电机6再次动作,转动减速机7使转动轴16向与之前相反的方向旋转,待真空吸盘11及待施釉的碗坯8转动到指定角度(不一定是九十度,可以根据釉池9和釉水面的高度确定)之后停止,随后升降电机2再次通过升降减速机3和齿轮12驱动齿条13及导套19和与导套19连接的浸釉机构向下运动,待导套19下降到指定高度后停止,此时待施釉的碗坯8浸入釉水当中完成施釉。施釉动作完成后,升降电机2驱动齿轮12和齿条13、导套19及其后的构件向上运动,完成施釉的碗坯8向上运动到指定位置后停止,转轴电机6启动后使碗坯8向下转动至水平位置,随后施釉的辅助设备将碗坯8取下运送至下一个工艺位置,至此本装置完成了整个施釉工艺的动作过程。在碗坯8浸入釉池9当中后,碗坯8需要在釉水中停留规定的时间,目的是为了使釉水有充足的时间渗透入碗坯8的表层至一定的深度,在碗坯8向上运动之前不应该急于启动转轴电机6,因为碗坯8过早的转至水平位置会增加在碗坯8底部釉水的残留量,通常情况下碗坯8底部是釉水积聚的地方,会造成釉水在碗坯8表面分布不均匀,最终影响碗坯8的外观和品质。在使用本装置进行施釉的过程中做了数据的统计,经归纳整理后得出下表的结论:名称效率成品率成本劳动强度传统手工施釉90~110个/小时90%~92%0.2~0.3元/个高本发明施釉350~720个/小时96%~98.4%0.05~0.1元/个低表1传统手工施釉与使用本发明施釉技术效果对比表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使用本发明技术所提供的自动施釉系统能够实现快捷及低成本的对毛坯进行施釉过程,且施釉过程质量平稳,成品率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