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碎屑消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0676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玻璃碎屑消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碎屑消除装置,属于玻璃生产中碎屑清除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笔式注射器用硼硅玻璃套筒,简称卡式瓶,在成型过程中应用较先进的激光切割方式替代了传统的氢氧燃烧切割方式,虽然在玻璃屑的控制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是会产生较为细微的玻璃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碎屑消除装置,能够彻底清除收集卡式瓶内部的玻璃碎屑,避免对产品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玻璃碎屑消除装置,包括:第一真空吸管和第二真空吸管,卡式瓶头部和底部分别放置到第一真空吸管和第二真空吸管内,卡式瓶内放置吹气针,吹气针外端连接压缩空气,第一真空吸管和第二真空吸管分别连接真空泵。

优选地,吹气针可以并排设置2-20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真空吸管、第二真空吸管和吹气针,利用压缩空气彻底清除卡式瓶内的玻璃碎屑,并将清除的玻璃碎屑进行回收,避免玻璃碎屑对产品造成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吹气针 2、第一真空吸管 3、卡式瓶 4、第二真空吸管 5、真空泵。

图2中箭头的方向表示空气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玻璃碎屑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真空吸管2和第二真空吸管4,卡式瓶3头部和底部分别放置到第一真空吸管2和第二真空吸管4内,卡式瓶3内放置吹气针1,吹气针1外端连通压缩空气,第一真空吸管2和第二真空吸管4分别连接真空泵5。吹气针1外端可以连通压缩空气罐。吹气针1可以并排设置2-20个。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所述的玻璃碎屑消除装置,用于产品内部的玻璃屑等异物的吹除和回收。首先该装置将卡式瓶3夹取,然后两侧的第一真空吸管2和第二真空吸管4向内移动将卡式瓶3的瓶口部和瓶底部罩到第一真空吸管2和第二真空吸管4的内部,压缩空气通入吹气针1,压缩空气随吹气针1吹入卡式瓶3内部,利用压缩空气对卡式瓶3内部进行吹扫,第一真空吸管2抽取吹出来的玻璃屑等异物进行收集,避免对产品产生二次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中对结构的方向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如前后左右上下的描述,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为描述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