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057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废弃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废弃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通常是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固体废物是“三废”中最难处置的一种,因为它含有的成份相当复杂,其物理性状(体积、流动性、均匀性、粉碎程度、水份、热值等)也千变万化,要达到上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标会遇到相当大的麻烦,一般防治固体废物污染方法首先是要控制其产生量,例如,逐步改革城市燃料结构(包括民用工业)控制工厂原料的消耗,定额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废品的回收率等;其次是开展综合利用,把固体废物作为资源和能源对待,实在不能利用的则经压缩和无毒处理后成为终态固体废物,然后再填埋和沉海,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生物处理等。

压实、破碎、分选、固化这些处理方法,其处理并不彻底,均无法实现无污染的处理,而焚烧处理耗费能源较大,对固废中含硫物质处理,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目前更有前景的是生物处理,其中使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弃物是热门的一个分支。使用高温好氧的工作菌来处理废弃物,其处理效果较好,得到的菌渣是良好的农业肥料,实现无污染、低能耗的处理。现有的废弃物处理方法中,需要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才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而其废弃物处理装置难以控制发酵物料湿度的培养条件,其应用范围有限,提前进行干燥或浓缩处理又导致较高能耗,现有的废弃物处理装置只适合小批量的固体废气物处理,其应用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废弃物处理装置,使得现有的废弃物处理装置难以控制培养条件、不适合处理大批量的废弃物的缺陷得以解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卧式发酵罐,内部设有一个横向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加热套,外包在卧式发酵罐罐体外表面;减压装置,连接卧式发酵罐,用于降低卧式发酵罐的罐内压力。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废弃物处理装置设置加热、减压装置,可有效地控制发酵罐内温度、湿度,适合高温好氧的处理有机污染物的菌种培养,采用卧式发酵罐其进料、出料更便捷,降低了设备的高度,卧式的罐体更易于设置加固筋,并减少了罐体本身重量对材料强度的要求,特别是为了降低发酵罐内湿度,在罐内培养温度固定的情况下,只能降低发酵罐内气压(0.2-0.5个大气压),对罐体的强度以及密封性带来了很高的要求,降低的罐体便于人工下罐检查,其密封性的检查和维护更便捷。卧式的罐体相交立式发酵罐罐体增加了工作菌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尤其适合大吨位(超过30吨)的产品处理,并本装置适合于大批量、高效处理固体、液体废弃物,能将处理过程的耗时大大降低(低于8小时)。

可选的,所述加热套连接蒸汽管,所述蒸汽管用于输送蒸汽给卧式发酵罐加热。

可选的,所述废弃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冷凝装置,所述卧式发酵罐上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经过减压装置流入冷凝装置。设置冷凝装置有效降低了减压装置抽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其最终产物为冷凝水,无二次污染。

可选的,所述废弃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连接冷凝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上设有出液管和出气管,所述喷淋装置用于处理冷凝装置处理后的气体。采用喷淋装置处理废气中的含硫、含磷等污染物,其效果良好,处理后得到液体、体积较小,便于后处理,保证最终出气体对环境无污染。

可选的,所述卧式发酵罐上设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设置卧式发酵罐上端,所述出料管设置在卧式发酵罐下端。

可选的,所述废弃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反渗透膜浓缩系统,所述反渗透膜浓缩系统设置在进料管的前端,用于对有机物废液进行浓缩,处理后的浓缩液经由进料管进入卧式发酵罐。设置反渗透膜浓缩系统对较低浓度的有机物废液进行浓缩,大大缩小进料的体积,减少了后续减压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必须把发酵物料的湿度降低到一定范围),使得本废弃物处理装置应用范围从固体废弃物拓展至液体废弃物。

可选的,所述废弃物处理装置还包括筛分装置和焚烧装置,所述筛分装置连接筛分出料管和筛分回收管,所述筛分装置分离出的小颗粒的肥料经由筛分出料管进入其他容器;所述筛分装置分离出的未能分解的大颗粒的固体废弃物经由筛分回收管进入焚烧装置。

可选的,所述焚烧装置内设有蒸汽锅,所述蒸汽锅连接蒸汽管;所述焚烧装置焚烧固体废弃物为蒸汽锅炉提供热量,产生的蒸汽流入蒸汽管。设置筛分装置和焚烧装置,最大限度减少未能处理干净的物料带来的二次污染,同时焚烧固废也提供了卧式发酵罐的加热的热量,实现了物质、能量循环利用。

可选的,所述搅拌桨上桨叶和旋转轴,所述桨叶为螺旋带,所述螺旋带通过连杆连接旋转轴。卧式发酵罐单靠重力,只能对其一端的物料分出来,很难处理其他位置的物料,而在桨叶采用螺旋带,所述螺旋带通过连杆连接旋转轴;该结构的搅拌桨的桨叶,在搅拌桨朝一个方向旋转式,可有效地将处理后的物料自卧式发酵罐一端推送至另一端,有效解决了采用卧式发酵罐带来的出料困难。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将发酵罐下侧的物料翻腾至上方,实现充分混合;通过反复调整搅拌桨的旋转方向,可实现物料的横向和纵向的混合。

可选的,所述旋转轴和桨叶内具有连通的通管,所述通管连接蒸汽管,用于通入蒸汽。设置连通的通管,方便蒸汽通入,使得在大体积的发酵罐内加热更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废弃物处理装置设置加热、减压装置,可有效地控制发酵罐内温度、湿度,适合高温好氧的处理有机污染物的菌种培养,采用卧式发酵罐其进料、出料更便捷,降低了设备的高度,卧式的罐体更易于设置加固筋,并减少了罐体本身重量对材料强度的要求,特别是为了降低发酵罐内湿度,在罐内培养温度固定的情况下,只能降低发酵罐内气压(0.2-0.5个大气压),对罐体的强度以及密封性带来了很高的要求,降低的罐体便于人工下罐检查,其密封性的检查和维护更便捷。卧式的罐体相交立式发酵罐罐体增加了工作菌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尤其适合大吨位(超过30吨)的产品处理,并本装置适合于大批量、高效处理固体、液体废弃物,能将处理过程的耗时大大降低(低于8小时)。

另外,设置冷凝装置有效降低了减压装置抽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其最终产物为冷凝水,无二次污染。

采用喷淋装置处理废气中的含硫、含磷等污染物,其效果良好,处理后得到液体、体积较小,便于后处理,保证最终出气体对环境无污染。

设置反渗透膜浓缩系统对较低浓度的有机物废液进行浓缩,大大缩小进料的体积,减少了后续减压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必须把发酵物料的湿度降低到一定范围),使得本废弃物处理装置应用范围从固体废弃物拓展至液体废弃物。

设置筛分装置和焚烧装置,最大限度减少未能处理干净的物料带来的二次污染,同时焚烧固废也提供了卧式发酵罐的加热的热量,实现了物质、能量循环利用。

卧式发酵罐单靠重力,只能对其一端的物料分出来,很难处理其他位置的物料,而在搅拌桨上设有串列的桨叶,所述桨叶的叶切面采用船用导管螺旋桨的机翼形叶片切面形式,该结构的搅拌桨的桨叶,在搅拌桨朝一个方向旋转式,可有效地将处理后的物料自卧式发酵罐一端推送至另一端,有效解决了采用卧式发酵罐带来的出料困难。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将发酵罐下侧的物料翻腾至上方,实现充分混合;通过反复调整搅拌桨的旋转方向,可实现物料的横向和纵向的混合。设置连通的通管,方便蒸汽通入,使得在大体积的发酵罐内加热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弃物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1、卧式发酵罐;2、搅拌桨;3、电机;4、加热套;5、减压装置;6、冷凝装置;7、喷淋装置;8、反渗透浓缩系统;9、筛分装置;10、焚烧装置;11、蒸汽管;12、控制系统;13、蒸汽锅; 15、进料管;16、出料管;21、桨叶;22、旋转轴;23、连杆;24、通管;40、螺旋带;71、出液管;72、出气管;91、筛分出料管;92、筛分回收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弃物处理装置(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卧式发酵罐1,内部设有一个横向的搅拌桨2,所述搅拌桨2在电机3的驱动下转动;加热套4,外包在卧式发酵罐1罐体外表面;减压装置5,连接卧式发酵罐1,用于降低卧式发酵罐1的罐内压力。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废弃物处理装置设置加热、减压装置5,可有效地控制发酵罐内温度、湿度,适合高温好氧的处理有机污染物的菌种培养,采用卧式发酵罐1其进料、出料更便捷,降低了设备的高度,卧式的罐体更易于设置加固筋,并减少了罐体本身重量对材料强度的要求,特别是为了降低发酵罐内湿度,在罐内培养温度固定的情况下,只能降低发酵罐内气压(0.2-0.5个大气压),对罐体的强度以及密封性带来了很高的要求,降低的罐体便于人工下罐检查,其密封性的检查和维护更便捷。卧式的罐体相交立式发酵罐罐体增加了工作菌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尤其适合大吨位(超过30吨)的产品处理,并本装置适合于大批量、高效处理固体、液体废弃物,能将处理过程的耗时大大降低(低于8小时)。

所述加热套4连接蒸汽管11,所述蒸汽管11用于输送蒸汽给卧式发酵罐1加热。

所述废弃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冷凝装置6,所述卧式发酵罐1上设有出气管72,所述出气管72经过减压装置5流入冷凝装置6。设置冷凝装置6有效降低了减压装置5抽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其最终产物为冷凝水,无二次污染。

所述废弃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喷淋装置7,所述喷淋装置7连接冷凝装置6,所述喷淋装置7上设有出液管71和出气管72,所述喷淋装置7用于处理冷凝装置6处理后的气体。采用喷淋装置7处理废气中的含硫、含磷等污染物,其效果良好,处理后得到液体、体积较小,便于后处理,保证最终出气体对环境无污染。

所述卧式发酵罐1上设有进料管15和出料管16,所述进料管15设置卧式发酵罐1上端,所述出料管16设置在卧式发酵罐1下端。

所述废弃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反渗透膜浓缩系统8,所述反渗透膜浓缩系统14设置在进料管15的前端,用于对有机物废液进行浓缩,处理后的浓缩液经由进料管15进入卧式发酵罐1。设置反渗透膜浓缩系统8对较低浓度的有机物废液进行浓缩,大大缩小进料的体积,减少了后续减压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必须把发酵物料的湿度降低到一定范围),使得本废弃物处理装置应用范围从固体废弃物拓展至液体废弃物。

所述废弃物处理装置还包括筛分装置9和焚烧装置10,所述筛分装置9连接筛分出料管91和筛分回收管92,所述筛分装置9分离出的小颗粒的肥料经由筛分出料管91进入其他容器;所述筛分装置9分离出的未能分解的大颗粒的固体废弃物经由筛分回收管92进入焚烧装置10。

所述焚烧装置10内设有蒸汽锅,所述蒸汽锅连接蒸汽管11;所述焚烧装置10焚烧固体废弃物为蒸汽锅炉提供热量,产生的蒸汽流入蒸汽管11。设置筛分装置9和焚烧装置10,最大限度减少未能处理干净的物料带来的二次污染,同时焚烧固废也提供了卧式发酵罐1的加热的热量,实现了物质、能量循环利用。

所述搅拌桨2上桨叶21和旋转轴22,所述桨叶21为螺旋带40,所述螺旋带40通过连杆23连接旋转轴22。卧式发酵罐单靠重力,只能对其一端的物料分出来,很难处理其他位置的物料,而在桨叶21采用螺旋带40,所述螺旋带40通过连杆23连接旋转轴22;该结构的搅拌桨2的桨叶21,在搅拌桨2朝一个方向旋转式,可有效地将处理后的物料自卧式发酵罐一端推送至另一端,有效解决了采用卧式发酵罐带来的出料困难。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将发酵罐下侧的物料翻腾至上方,实现充分混合;通过反复调整搅拌桨2的旋转方向,可实现物料的横向和纵向的混合。

所述旋转轴22和桨叶21内具有连通的通管24,所述通管连接蒸汽管11,用于通入蒸汽。设置连通的通管24,方便蒸汽通入,使得在大体积的发酵罐内加热更均匀。

本实施例中,所述废弃物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12,所述控制系统12用于控制卧式发酵罐1内温度、气压和搅拌桨2的转速及其旋转方向。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12,更便于大吨位的生产,减少了人员操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施时,对于低浓度的废弃液体,在投料前,放置在反渗透膜浓缩系统中进行浓缩,得到浓缩的废弃液体,投入至卧式发酵罐中;对于固体废弃物,则直接投入卧式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处理。蒸汽通入加热套对待处理物料进行加热,同时开启减压系统对罐内气压降低,抽出的气体进入冷凝装置冷凝,冷凝后的液体进入喷淋装置进行处理。发酵好的干燥物料使用搅拌桨进行出料,控制系统控制搅拌桨朝一个方向旋转,实现出料。经过筛分装置进行筛分,得到处理后的产品;而筛分出的未能发酵的大颗粒固体废弃物投入焚烧装置中进行,焚烧装置通过蒸汽锅产生的蒸汽通入蒸汽管中。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