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菇工厂化高效生产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87855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香菇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香菇工厂化高效生产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15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3476.15万吨,产值2516.38亿元,其中香菇产量达766.66万吨,占我国食用菌产量的22.1%,占全球香菇总量的9成以上,产值达1100多亿,从业人员有1千多万,是我国生产区域最广、总产最高、影响最大的食用菇类。随着国内外消费市场对香菇认可度的日益提高,香菇的市场需求逐年扩大,并且近几年上海、北京等城市的香菇鲜销市场逐渐成熟,香菇消费市场由单一干品消费市场逐渐发展为鲜品和干品两级消费市场。

我国香菇产业的繁荣并不就是高枕无忧了,背后潜伏着三大危机。一是模式落后,所能容纳的劳动生产率有限。目前我国香菇生产主要仍采用80年代发展起来的人工菇木模式,每个菌棒的培养出菇周期要经数十次的手工操作,对经验和人工的要求极高,从事香菇栽培会比较辛苦。对于企业来说,大量雇用人工从事农业的非标准化生产,管理成本高、效果差。显然这种人海战术已难以适应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生产方式。二是劳动力新陈代谢跟不上。目前从事香菇栽培的菇农主体年龄在45-60岁之间,年青人更愿意进工厂打工而不愿意再吃苦种香菇,产量始终得不到明显提升。10年以后当这些菇农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后,谁来种香菇、如何种香菇?三是食品安全隐患。传统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难以保障食品安全,不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和主流,我国香菇生产必将向工厂化生产转型升级。2013年中到2014年上半年,包括上海高榕、上海益生、上海超大、湖北炎帝在内的国内食用菌企业都不约而同地尝试从日韩引进香菇生产线,开展这方面的研发,以期占得先机,但由于日、韩两国的技术和设备主要是针对本国的小规模企业研发的,其生产流程和技术都要求使用本国香菇专用装袋机、接种机、透气袋,生产中仅透气袋一项的成本就达到了0.5-0.7元/个,如果全套引进两国的生产设备和技术,香菇产品的生产成本极高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能力严重脱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香菇工厂化高效生产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培养料优化了香菇工厂化生产配方中木屑的配比,提高了香菇工厂化生产中菌丝的发菌速度,缩短了工厂化生产的周期,提高了香菇产量和品质;提高了工厂化生产的生物转化率,增加了生产者的收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一种香菇工厂化高效生产培养料,按重量百分比,所述培养料由以下组分组成,木屑70~80%、麸皮10~20%和石膏1~10%;其中,所述木屑包括不同颗粒度的一级木屑、二级木屑和三级木屑。

木屑为硬杂木,木屑、麸皮、石膏均为市售品。

所述一级木屑的颗粒度为16目(1.5mm)以下;二级木屑的颗粒度为10~16目(1.5mm-3mm);三级木屑的颗粒度为10目(3mm-6mm)。

优选的,所述木屑由质量比1:1的一级木屑和二级木屑组成。

优选的,所述木屑由质量比1:1的一级木屑和三级木屑组成。

优选的,所述木屑由质量比1:1的二级木屑和三级木屑组成。

优选的,所述木屑由质量比1:1:1的一级木屑、二级木屑和三级木屑组成。

优选的,按重量百分比,所述培养料由以下组分组成,木屑78%、麸皮20%和石膏2%。

本发明的一种香菇工厂化高效生产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比例将原料充分混合,再加水搅拌均匀,使最终的含水量为57-62%,即可。

本发明首先使用粉碎机将木块进行粉碎,然后使用不同目数的筛子将木屑粗细度分为三级:K1[16目(1.5mm)以下]、K2[10-16目(1.5mm-3mm)]、K3[10目(3mm-6mm)],以这三种不同粗细度木屑按照不同比例进行组合,然后混入麸皮和石膏,加水进行搅拌,装瓶机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发菌然后进行挖瓶、压块、二次培养、转色、出菇等操作,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转色进度、单菇产量、生长周期、生物学效率、菇数、菇盖直径、菇柄直径及菇柄长等性状。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对香菇工厂化生产中木屑的颗粒度进行了标准化,可以确保工厂化过程中各批次发菌、转色、出菇的一致性,确保了工厂化香菇生产的有序进行;

(2)本发明通过不同颗粒度木屑的组合,可以确保培养料的孔隙度,同时也可增加培养料的持水力,有利于加快发菌速度,缩短生产周期,减少水电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3)本发明通过木屑颗粒度的优化配比,可以避免该工厂化工艺在一次发菌结束后挖瓶、压块过程中对培养料的破坏,降低二次培养菌块的污染率;提高了香菇工厂化生产中菌丝的发菌速度,缩短了工厂化生产的周期,提高了香菇产量和品质;提高了工厂化生产的生物转化率,增加了生产者的收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分别称取木屑78kg(颗粒度为50%K1+50%K2)、麸皮20kg、石膏2kg,混合均匀后加水150kg。先干料搅拌均匀,再边加水边搅拌至完全混匀,使含水量达到57%-62%,经机器装瓶,每瓶装干料300g左右,121℃高压灭菌2小时,机械接种工厂化香菇生产专用品种沪香F2(接种量3%V/V),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3℃,湿度65%-75%,CO2浓度1500ppm),经过30天发菌结束后,使用挖瓶机挖瓶,挖瓶后使用压块机压块,压块规格为25.8cm*17.4cm*6.6cm,重量约为2Kg,压块后二次培养,转色,然后出菇,采收后养菌、注水再刺激出菇,采收两潮菇。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转色进度、单菇产量、生长周期、生物学效率、菇数、菇盖直径、菇柄直径及菇柄长等性状。

实施例2

分别称取木屑78kg(颗粒度为50%K1+50%K3)、麸皮20kg、石膏2kg,混合均匀后加水150kg。先干料搅拌均匀,再边加水边搅拌至完全混匀,使含水量达到57%-62%,经机器装瓶,每瓶装干料300g左右,121℃高压灭菌2小时,机械接种工厂化香菇生产专用品种沪香F2(接种量3%V/V),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3℃,湿度65%-75%,CO2浓度1500ppm),经过30天发菌结束后,使用挖瓶机挖瓶,挖瓶后使用压块机压块,压块规格为25.8cm*17.4cm*6.6cm,重量约为2Kg,压块后二次培养,转色,然后出菇,采收后养菌、注水再刺激出菇,采收两潮菇。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转色进度、单菇产量、生长周期、生物学效率、菇数、菇盖直径、菇柄直径及菇柄长等性状。

实施例3

分别称取木屑78kg(颗粒度为33.33%K1+33.33%K2+33.33%K3)、麸皮20kg、石膏2kg,混合均匀后加水150kg。先干料搅拌均匀,再边加水边搅拌至完全混匀,使含水量达到57%-62%,经机器装瓶,每瓶装干料300g左右,121℃高压灭菌2小时,机械接种工厂化香菇生产专用品种沪香F2(接种量3%V/V),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3℃,湿度65%-75%,CO2浓度1500ppm),经过30天发菌结束后,使用挖瓶机挖瓶,挖瓶后使用压块机压块,压块规格为25.8cm*17.4cm*6.6cm,重量约为2Kg,压块后二次培养,转色,然后出菇,采收后养菌、注水再刺激出菇,采收两潮菇。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转色进度、单菇产量、生长周期、生物学效率、菇数、菇盖直径、菇柄直径及菇柄长等性状。

实施例4

分别称取木屑78kg(颗粒度为50%K2+50%K3)、麸皮20kg、石膏2kg,混合均匀后加水150kg。先干料搅拌均匀,再边加水边搅拌至完全混匀,使含水量达到57%-62%,经机器装瓶,每瓶装干料300g左右,121℃高压灭菌2小时,机械接种工厂化香菇生产专用品种沪香F2(接种量3%V/V),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3℃,湿度65%-75%,CO2浓度1500ppm),经过30天发菌结束后,使用挖瓶机挖瓶,挖瓶后使用压块机压块,压块规格为25.8cm*17.4cm*6.6cm,重量约为2Kg,压块后二次培养,转色,然后出菇,采收后养菌、注水再刺激出菇,采收两潮菇。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转色进度、单菇产量、生长周期、生物学效率、菇数、菇盖直径、菇柄直径及菇柄长等性状。

对比例

分别称取木屑78kg(颗粒度为7mm-12mm)、麸皮20kg、石膏2kg,混合均匀后加水150kg。先干料搅拌均匀,再边加水边搅拌至完全混匀,使含水量达到57%-62%,经机器装瓶,每瓶装干料300g左右,121℃高压灭菌2小时,机械接种工厂化香菇生产专用品种沪香F2(接种量3%V/V),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3℃,湿度65%-75%,CO2浓度1500ppm),经过30天发菌结束后,使用挖瓶机挖瓶,挖瓶后使用压块机压块,压块规格为25.8cm*17.4cm*6.6cm,重量约为2Kg,压块后二次培养,转色,然后出菇,采收后养菌、注水再刺激出菇,采收两潮菇。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转色进度、单菇产量、生长周期、生物学效率、菇数、菇盖直径、菇柄直径及菇柄长等性状。

用实施例1、2、3、4中的培养料和对比例的培养料进行香菇工厂化生产,并针对如下几个指标进行比较,分别见表1-3。

表1香菇菌丝生长速度、转色进度及瘤状物状况

注:转色度及瘤状物状况,程度*→***表示弱→强

表2香菇生长周期、生物学效率、单产量、菇数

注:英文字母表示P<0.05差异显著性

表3香菇菇型差异

注:英文字母表示P<0.05差异显著性

对比例是目前香菇生产中常见的培养料配方,实施例1-4是以适应香菇工厂化而设计的不同颗粒度组合的配方,可以看出实施例1-4中香菇菌丝生长速度、产量、生物学效率都明显优于对比例。在4个实施例中实施例3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3.633±0.5cm/7d),单菇重最大(27.14±0.98g),产量较高(178.68±3.63g),菇型好,生物转化率可达到40.79%,生产周期可控制在100天以内,更适合于在工厂化条件下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