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修复能力的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2857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修复能力的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自修复能力的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构件经常带裂缝工作,不利于结构的耐久性且人工定期修补及其耗时耗力,木模板在混凝土成形后需要拆除清理,木材消耗大,且使用周次少,而现有的各种混凝土免拆模板并不能解决混凝土开裂的问题。随着土木工程行业对于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要求的增高和绿色建筑的号召,免拆且可以自主修补裂缝的智能化材料前景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土结构表面开裂只能靠人工逐一灌浆修补的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主感知、修复裂缝的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采用具有可拆模板要求的刚度和强度,且满足节约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一种具有自修复能力的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根据所需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尺寸设计要求制备内钢模和外钢模,其中,所述内钢模的底部间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置有若干孔洞,内钢模和外钢模截面尺寸差为所需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保护层厚度;

2)准备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物质:水泥16.45%-18.55%、粉煤灰3.3%-5.5%、硅酸钠修复剂0.7%-1.05%、细骨料30.8%-31%、粗骨料39.3%-39.4%、pva纤维0.05%-0.11%、减水剂0.32%、拌合水6.57%-6.58%;

3)将所准备混凝土材料进行拌和;

4)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在外钢模内浇筑一层混凝土,使其厚度大于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厚度,振捣均匀;

5)放入内模板、将底面有孔洞的内钢模缓慢推入,使得步骤4)中振捣后的混凝土沿内钢模和外钢模之间的空隙上升,且底部混凝土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6)浇筑第二层混凝土,固定内、外钢模位置,向内钢模和外钢模之间的空隙中浇筑一层混凝土并振捣;

7)浇筑第三层混凝土,重复步骤6),直到内钢模和外钢模之间的空隙被装满;

8)拆模和养护,待步骤7)的混凝土初凝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袋或麻布,洒水保湿,带模养护至少5天,然后拆模,继续保湿养护至少25天。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孔洞的直径为20mm,间距为80mm。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的硅酸钠修复剂是用环氧树脂和细砂包裹硅酸钠颗粒所制成的片状修复剂。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的水泥为po42.5级水泥。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细骨料为中砂。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粗骨料是粒径在5mm-10mm范围内的连续级配碎石。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pva纤维拉强1600mpa以上,长度6-12mm,初始模量35gpa。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粉煤灰为ⅰ级粉煤灰。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减水剂为固含量40%的聚羧酸减水剂母液。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在混凝土中加入修复材料以满足修复功能;在模板中加入纤维材料以增强其劈裂抗拉强度,控制裂缝发展;作为预制构件,在其中预埋部分钢筋或表面进行一定处理以增强后浇混凝土和模板的结合能力。尤其是,本产品具有自主修复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的能力,节约了修复裂缝的人力财力;本产品不需拆模,施工简单;本产品为预制构件,生产过程简单;可将保温材料等复合于本产品的内表面。本产品可直接投入实际工程中作为现浇混凝土的模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具有自修复能力的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具有自修复能力的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立体示意图。

图3为外钢模截面示意图。

图4为内钢模截面示意图。

图5为内钢模底面示意图。

图6为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浇筑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解释本文公开的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之前,应当理解的是发明构思在其申请中并不受限于接下来说明书中提出的或附图中示出的构件或步骤或方法学的构造和布置的细节。本文公开的发明构思能够是其他实施例或能够以多种方式实践或施行。同样,应当理解的是,本文采用的措辞和术语用于说明的目的且不应被认作为限制。

实施例一

一种具有自修复能力的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根据所需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尺寸设计要求制备内钢模和外钢模,其中,所述内钢模的底部间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置有若干孔洞,内钢模和外钢模截面尺寸差为所需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保护层厚度,本实施例的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截面形状为矩形槽形(见图1和图2),因此,内钢模和外钢模的截面形状也为矩形槽形(见图3和图4);

2)准备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物质:水泥16.45%、粉煤灰5.5%、硅酸钠修复剂0.7%、细骨料31%、粗骨料39.4%、pva纤维0.05%、减水剂0.32%、拌合水6.58%;

3)将所准备混凝土材料进行拌和,如搅拌机挂浆后,将骨料和pva纤维加入,搅拌约30秒;接着将水泥加入,搅拌约30秒;然后将水和减水剂加入,搅拌约1分30秒,将修复剂加入,搅拌大约1分钟;

4)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在外钢模内浇筑一层混凝土,使其厚度大于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厚度,振捣均匀(见图6a);

5)放入内模板、将底面有孔洞的内钢模缓慢推入,使得步骤4)中振捣后的混凝土沿内钢模和外钢模之间的空隙上升,且底部混凝土厚度符合设计要求(见图6b);

6)浇筑第二层混凝土,固定内、外钢模位置,向内钢模和外钢模之间的空隙中浇筑一层混凝土并振捣(见图6c);

7)浇筑第三层混凝土,重复步骤6),直到内钢模和外钢模之间的空隙被装满(见图6d);

8)拆模和养护,待步骤7)的混凝土初凝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袋或麻布,洒水保湿,带模养护至少5天,然后拆模,继续保湿养护至少25天。

具体而言,步骤1)中,所述孔洞的直径为20mm,间距为80mm(见图5)。

步骤2)中,所述的硅酸钠修复剂是用环氧树脂和细砂包裹硅酸钠颗粒所制成的片状修复剂。所述的水泥为po42.5级水泥。所述细骨料为中砂。所述粗骨料是粒径在5mm-10mm范围内的连续级配碎石。所述pva纤维拉强1600mpa以上,长度6mm,初始模量35gpa。所述粉煤灰为ⅰ级粉煤灰。所述减水剂为固含量40%的聚羧酸减水剂母液。

实施例二

一种具有自修复能力的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根据所需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尺寸设计要求制备内钢模和外钢模,其中,所述内钢模的底部间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置有若干孔洞,内钢模和外钢模截面尺寸差为所需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保护层厚度,本实施例的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截面形状为矩形槽形(见图1和图2),因此,内钢模和外钢模的截面形状也为矩形槽形(见图3和图4);

2)准备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物质:水泥17.15%、粉煤灰4.7%、硅酸钠修复剂0.8%、细骨料31%、粗骨料39.38%、pva纤维0.07%、减水剂0.32%、拌合水6.58%;

3)将所准备混凝土材料进行拌和,如搅拌机挂浆后,将骨料和pva纤维加入,搅拌约30秒;接着将水泥加入,搅拌约30秒;然后将水和减水剂加入,搅拌约1分30秒,将修复剂加入,搅拌大约1分钟;

4)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在外钢模内浇筑一层混凝土,使其厚度大于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厚度,振捣均匀(见图6a);

5)放入内模板、将底面有孔洞的内钢模缓慢推入,使得步骤4)中振捣后的混凝土沿内钢模和外钢模之间的空隙上升,且底部混凝土厚度符合设计要求(见图6b);

6)浇筑第二层混凝土,固定内、外钢模位置,向内钢模和外钢模之间的空隙中浇筑一层混凝土并振捣(见图6c);

7)浇筑第三层混凝土,重复步骤6),直到内钢模和外钢模之间的空隙被装满(见图6d);

8)拆模和养护,待步骤7)的混凝土初凝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袋或麻布,洒水保湿,带模养护至少5天,然后拆模,继续保湿养护至少25天。

具体而言,步骤1)中,所述孔洞的直径为20mm,间距为40mm。

具体而言,步骤2)中,所述的硅酸钠修复剂是用环氧树脂和细砂包裹硅酸钠颗粒所制成的片状修复剂。所述的水泥为po42.5级水泥。所述细骨料为中砂。所述粗骨料是粒径在5mm-10mm范围内的连续级配碎石。所述pva纤维拉强1600mpa以上,长度6-12mm,初始模量35gpa。所述粉煤灰为ⅰ级粉煤灰。所述减水剂为固含量40%的聚羧酸减水剂母液。

实施例三

一种具有自修复能力的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根据所需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尺寸设计要求制备内钢模和外钢模,其中,所述内钢模的底部间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置有若干孔洞,内钢模和外钢模截面尺寸差为所需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保护层厚度,本实施例的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截面形状为矩形槽形(见图1和图2),因此,内钢模和外钢模的截面形状也为矩形槽形(见图3和图4);

2)准备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物质:水泥17.85%、粉煤灰4%、硅酸钠修复剂0.9%、细骨料30.92%、粗骨料39.35%、pva纤维0.09%、减水剂0.32%、拌合水6.57%;

3)将所准备混凝土材料进行拌和,如搅拌机挂浆后,将骨料和pva纤维加入,搅拌约30秒;接着将水泥加入,搅拌约30秒;然后将水和减水剂加入,搅拌约1分30秒,将修复剂加入,搅拌大约1分钟;

4)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在外钢模内浇筑一层混凝土,使其厚度大于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厚度,振捣均匀(见图6a);

5)放入内模板、将底面有孔洞的内钢模缓慢推入,使得步骤4)中振捣后的混凝土沿内钢模和外钢模之间的空隙上升,且底部混凝土厚度符合设计要求(见图6b);

6)浇筑第二层混凝土,固定内、外钢模位置,向内钢模和外钢模之间的空隙中浇筑一层混凝土并振捣(见图6c);

7)浇筑第三层混凝土,重复步骤6),直到内钢模和外钢模之间的空隙被装满(见图6d);

8)拆模和养护,待步骤7)的混凝土初凝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袋或麻布,洒水保湿,带模养护至少5天,然后拆模,继续保湿养护至少25天。

具体而言,步骤1)中,所述孔洞的直径为20mm,间距为80mm。(见图5)

具体而言,步骤2)中,所述的硅酸钠修复剂是用环氧树脂和细砂包裹硅酸钠颗粒所制成的片状修复剂。所述的水泥为po42.5级水泥。所述细骨料为中砂。所述粗骨料是粒径在5mm-10mm范围内的连续级配碎石。所述pva纤维拉强1600mpa以上,长度6-12mm,初始模量35gpa。所述粉煤灰为ⅰ级粉煤灰。所述减水剂为固含量40%的聚羧酸减水剂母液。

实施例四

一种具有自修复能力的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根据所需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尺寸设计要求制备内钢模和外钢模,其中,所述内钢模的底部间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置有若干孔洞,内钢模和外钢模截面尺寸差为所需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保护层厚度,本实施例的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截面形状为矩形槽形(见图1和图2),因此,内钢模和外钢模的截面形状也为矩形槽形(见图3和图4);

2)准备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物质:水泥18.55%、粉煤灰3.3%%、硅酸钠修复剂1.05%、细骨料30.8%、粗骨料39.3%%、pva纤维0.11%、减水剂0.32%、拌合水6.57%;

3)将所准备混凝土材料进行拌和,如搅拌机挂浆后,将骨料和pva纤维加入,搅拌约30秒;接着将水泥加入,搅拌约30秒;然后将水和减水剂加入,搅拌约1分30秒,将修复剂加入,搅拌大约1分钟;

4)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在外钢模内浇筑一层混凝土,使其厚度大于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厚度,振捣均匀(见图6a);

5)放入内模板、将底面有孔洞的内钢模缓慢推入,使得步骤4)中振捣后的混凝土沿内钢模和外钢模之间的空隙上升,且底部混凝土厚度符合设计要求(见图6b);

6)浇筑第二层混凝土,固定内、外钢模位置,向内钢模和外钢模之间的空隙中浇筑一层混凝土并振捣(见图6c);

7)浇筑第三层混凝土,重复步骤6),直到内钢模和外钢模之间的空隙被装满(见图6d);

8)拆模和养护,待步骤7)的混凝土初凝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袋或麻布,洒水保湿,带模养护至少5天,然后拆模,继续保湿养护至少25天。

具体而言,步骤1)中,所述孔洞的直径为20mm,间距为80mm(见图5)。

具体而言,步骤2)中,所述的硅酸钠修复剂是用环氧树脂和细砂包裹硅酸钠颗粒所制成的片状修复剂。所述的水泥为po42.5级水泥。所述细骨料为中砂。所述粗骨料是粒径在5mm-10mm范围内的连续级配碎石。所述pva纤维拉强1600mpa以上,长度6-12mm,初始模量35gpa。所述粉煤灰为ⅰ级粉煤灰。所述减水剂为固含量40%的聚羧酸减水剂母液。

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原材料均是通过商购得到的,所涉及到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的。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