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09883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羟基磷灰石是骨骼的主要无机成分,具有生物相容性良好、绿色环保的特点,因而在医疗、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医疗领域,生物相容性材料一直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材料因此常用于硬组织修复、替代,以及药物载体,此外,研究证明羟基磷灰石还是一种抗癌新药,在医学方面有较大应用前景。在环保领域,羟基磷灰石常用作一种低毒的吸附材料,羟基磷灰石晶体结构中的ca2+、oh-分别易被某些与正常晶格离子相似的阳、阴离子交换。因此,可将羟基磷灰石作为一种优质的无机离子吸附与交换材料,广泛地应用于环境领域。

目前羟基磷灰石在医疗、环保领域应用的限制主要在于其力学性能较差、内部致密、比重大、比表面积小,会导致其用于药物载体与体液接触不够充分,药物释放不完全;用于吸附材料与污染废水接触不充分,不利于污染物去除,因此改善羟基磷灰石的比表面积小、比重大、力学性能较差等缺点是需要突破的重点。

为了突破羟基磷灰石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限制,cn102569749a专利、cn1004415399a专利和cn105497986专利分别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cn105523536专利公布了一种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以上专利的技术方法较为复杂,且选用的石墨烯、碳纳米管是十分昂贵的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模板材料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廉价制备模板材料活性炭,且制备步骤简便易行,能够得到拥有较大比表面积、生长均匀的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粒径为2~5mm的活性炭,将活性炭加入浓硝酸中配置成浓度为8~12g/l的活性炭-硝酸混合液,将形成的活性炭-硝酸混合液超声分散≥20min,然后浸泡6~10h,纯水稀释后采用过滤精度0.45~0.5μm的过滤膜,收集过滤膜上固相、并反复冲洗直到滤液ph至中性,然后将固相烘干至恒重,研磨得到浓硝酸活化后的活性炭。

(2)将步骤(1)得到的活化后的活性炭按照质量浓度为0.5%~5%加入浓度为0.23~0.25mol/l的ca(no3)2溶液,然后超声分散≥20min,用氨水调节ph于10.00,得到活性炭-ca(no3)2溶液。

(3)配置浓度为0.28~0.32mol/l的(nh4)2hpo4溶液,并分3步滴加到步骤(2)得到的活性炭-ca(no3)2溶液中,且第1步滴加终点为溶液中ca、p摩尔比为1.67﹕1/3,第2步滴加终点为溶液中ca、p摩尔比为1.67﹕2/3,第3步滴加终点为溶液中ca、p摩尔比为1.67﹕1;每一步滴加过程中保持搅拌,每步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并用氨水调节所得混合液ph至10.00,保持45℃继续反应≥60min,进行陈化24h,然后通过分离得到胶体部分。

(4)将步骤(3)得到的最终混合液进行24h陈化,然后通过分离得到胶体部分,将胶体进行10h、80℃的干燥、并磨成粒径≤100μm的粉体。

(5)将步骤(4)得到的粉体进行200℃煅烧2h,得到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活性炭被硝酸活化后,性质更优异、表面修饰较好,有利于吸附羟基磷灰石原料在其表面成核并生成晶体。羟基磷灰石以活性炭为模板原位合成,模板无需去除,得到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活性炭是是一种较为廉价易得的材料,有着稳定的结构、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道结构。使得活性炭可以用作理想的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模板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用活性炭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谱。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分子吸收光谱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按如下步骤:

(1)选用粒径为2~5mm的活性炭,将活性炭加入浓硝酸中配置成浓度为10g/l的活性炭-硝酸混合液,将形成的活性炭-硝酸混合液超声分散20min,然后浸泡6h,纯水稀释后采用过滤精度0.45μm的过滤膜,收集过滤膜上固相、并反复冲洗直到滤液ph至中性,然后将固相烘干至恒重,研磨得到浓硝酸活化后的活性炭。

(2)将步骤(1)得到的活化后的活性炭按照质量浓度为2%加入浓度为0.25mol/l的ca(no3)2溶液,然后超声分散20min,用氨水调节ph于10.00,得到活性炭-ca(no3)2溶液。

(3)配置浓度为0.3mol/l的(nh4)2hpo4溶液,并分3步滴加到步骤(2)得到的活性炭-ca(no3)2溶液中,且第1步滴加终点为溶液中ca、p摩尔比为1.67:1/3,第2步滴加终点为溶液中ca、p摩尔比为1.67:2/3,第3步滴加终点为溶液中ca、p摩尔比为1.67:1;每一步滴加过程中保持搅拌,每步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并用氨水调节所得混合液ph至10.00,保持45℃继续反应70min,进行陈化24h,然后通过分离得到胶体部分。

(4)将步骤(3)得到的最终混合液进行24h陈化,然后通过分离得到胶体部分,将胶体进行10h、80℃的干燥、并磨成粒径≤100μm的粉体。

(5)将步骤(4)得到的粉体进行200℃煅烧2h,得到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用活性炭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谱;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分子吸收光谱图谱;通过观察图2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可以发现: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中出现孔隙结构,且与图1活性炭图像对比,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中羟基磷灰石晶体是生长在活性炭表面的,涂覆较为均为、且生成羟基磷灰石形貌呈现小石完全包裹,导颗粒状。

使用jade软件将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谱图(图3)与标准pdf卡片(jcpdsfile09-0432)对比,可以发现制备产品谱图与标准卡片一致,在2θ=26°、33°、34°、35°、40°时的出现很强的衍射峰,无其他杂峰出现,证明制备所得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含高纯度羟基磷灰石,并且合成物质的峰型尖锐、峰强较高、宽度较窄,说明制得羟基磷灰石的结晶度良好。制备所得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图谱中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碳特征峰,原因有两个:一是模板材料特别是活性炭呈现无定型碳结构,x射线衍射难以检测出;二是活性炭被新生成羟基磷灰包裹致其特征峰无法表现出来。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可确定第二种最主要的原因。

分析活性炭、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分子吸收光谱图谱(图4),可以发现制备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有羟基磷灰石的特征峰:在3560-3580cm-1处的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在1030-1040cm-1、600-610cm-1和560-570cm-1处的磷酸盐的拉伸和弯曲振动峰,说明制备材料中含有羟基磷灰石。除此之外,可以发现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除了有羟基磷灰石特征峰之外,还在1630-1640cm-1处有碳碳双键伸缩振动峰,在1380-1400cm-1处有碳氢面内弯曲振动峰,这证明了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具有复合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按如下步骤:

(1)选用粒径为2~5mm的活性炭,将活性炭加入浓硝酸中配置成浓度为8g/l的活性炭-硝酸混合液,将形成的活性炭-硝酸混合液超声分散25min,然后浸泡6h,纯水稀释后采用过滤精度0.45μm的过滤膜,收集过滤膜上固相、并反复冲洗直到滤液ph至中性,然后将固相烘干至恒重,研磨得到浓硝酸活化后的活性炭。

(2)将步骤(1)得到的活化后的活性炭按照质量浓度为0.5%加入浓度为0.23mol/l的ca(no3)2溶液,然后超声分散25min,用氨水调节ph于10.00,得到活性炭-ca(no3)2溶液。

(3)配置浓度为0.28mol/l的(nh4)2hpo4溶液,并分3步滴加到步骤(2)得到的活性炭-ca(no3)2溶液中,且第1步滴加终点为溶液中ca、p摩尔比为1.67:1/3,第2步滴加终点为溶液中ca、p摩尔比为1.67:2/3,第3步滴加终点为溶液中ca、p摩尔比为1.67:1;每一步滴加过程中保持搅拌,每步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并用氨水调节所得混合液ph至10.00,保持45℃继续反应60min,进行陈化24h,然后通过分离得到胶体部分。

(4)将步骤(3)得到的最终混合液进行24h陈化,然后通过分离得到胶体部分,将胶体进行10h、80℃的干燥、并磨成粒径≤100μm的粉体。

(5)将步骤(4)得到的粉体进行200℃煅烧2h,得到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按如下步骤:

(1)选用粒径为2~5mm的活性炭,将活性炭加入浓硝酸中配置成浓度为12g/l的活性炭-硝酸混合液,将形成的活性炭-硝酸混合液超声分散25min,然后浸泡6h,纯水稀释后采用过滤精度0.5μm的过滤膜,收集过滤膜上固相、并反复冲洗直到滤液ph至中性,然后将固相烘干至恒重,研磨得到浓硝酸活化后的活性炭。

(2)将步骤(1)得到的活化后的活性炭按照质量浓度为5%加入浓度为0.25mol/l的ca(no3)2溶液,然后超声分散20min,用氨水调节ph于10.00,得到活性炭-ca(no3)2溶液。

(3)配置浓度为0.32mol/l的(nh4)2hpo4溶液,并分3步滴加到步骤(2)得到的活性炭-ca(no3)2溶液中,且第1步滴加终点为溶液中ca、p摩尔比为1.67:1/3,第2步滴加终点为溶液中ca、p摩尔比为1.67:2/3,第3步滴加终点为溶液中ca、p摩尔比为1.67:1;每一步滴加过程中保持搅拌,每步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并用氨水调节所得混合液ph至10.00,保持45℃继续反应65min,进行陈化24h,然后通过分离得到胶体部分。

(4)将步骤(3)得到的最终混合液进行24h陈化,然后通过分离得到胶体部分,将胶体进行10h、80℃的干燥、并磨成粒径≤100μm的粉体。

(5)将步骤(4)得到的粉体进行200℃煅烧2h,得到活性炭-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申请人申明,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