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泥混凝土的早强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1719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早强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泥混凝土的早强剂。



背景技术:

混凝土早强剂是指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外加剂,多在冬季施工或者紧急抢修时采用,目前我国较为常用的混凝土早强剂主要有氯盐系、硫酸盐系、碳酸盐系、有机物系、矿物类及复合早强剂,最常用的几类主要包括:(1)氯盐类早强剂:主要有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钾、氧化胺、氧化铁、氧化铝等,氯盐类早强剂均有良好的早强作用,其中氯化钙早强效果好而且成本低,应用最广。(2)硫酸盐类早强剂:主要有硫酸钠(即元明粉)、硫代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铝、硫酸铝钾等。其中硫酸钠应用较多。(3)有机物类早强剂:有机胺类早强剂主要有三乙醇胺(简称tea)、三异丙醇胺(简称tp)、二乙醇胺等,其中早强效果以三乙醇胺为佳。工程中以上几类早强剂可单掺或复配。氯盐系早强剂对钢筋有明显的锈蚀作用,因此氯化物系早强剂应用已很少。硫酸盐系早强剂也由于引起混凝土“泛霜”,以及存在碱骨料反应危害风险,其应用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其它一些种类早强剂,或存在着早强效果不佳,或影响后期强度,或存在原料来源,困难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水泥混凝土的早强剂,缩短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水泥混凝土的早强剂,其组成成份按重量份数计如下:

氯化钙15-25份、

甲基二乙醇3-5份、

偏硅酸钠五水合物10-15份、

脂肪酸甲脂磺酸钠3-6份、

乙二醇12-15份、

丙烯酸甲酯1-3份、

水12-18份。

进一步的,早强剂的组成成份按重量份数计如下

氯化钙20份、

甲基二乙醇4份、

偏硅酸钠五水合物12份、

脂肪酸甲脂磺酸钠4份、

乙二醇13份、

丙烯酸甲酯2份、

水16份。

进一步的,早强剂的组成成份按重量份数计如下

氯化钙15份、

甲基二乙醇3份、

偏硅酸钠五水合物10份、

脂肪酸甲脂磺酸钠3份、

乙二醇12份、

丙烯酸甲酯1份、

水12份。

进一步的,早强剂的组成成份按重量份数计如下

氯化钙25份、

甲基二乙醇5份、

偏硅酸钠五水合物15份、

脂肪酸甲脂磺酸钠6份、

乙二醇15份、

丙烯酸甲酯3份、

水18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缩短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水泥混凝土的早强剂,其组成成份按重量份数计如下:

氯化钙20份、甲基二乙醇4份、偏硅酸钠五水合物12份、脂肪酸甲脂磺酸钠4份、乙二醇13份、丙烯酸甲酯2份、水16份。

实施例二

一种用于水泥混凝土的早强剂,其组成成份按重量份数计如下:

氯化钙15份、甲基二乙醇3份、偏硅酸钠五水合物10份、脂肪酸甲脂磺酸钠3份、乙二醇12份、丙烯酸甲酯1份、水12份。

实施例三

一种用于水泥混凝土的早强剂,其组成成份按重量份数计如下:

氯化钙25份、甲基二乙醇5份、偏硅酸钠五水合物15份、脂肪酸甲脂磺酸钠6份、乙二醇15份、丙烯酸甲酯3份、水18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水泥混凝土的早强剂,其组成成份按重量份数计如下:氯化钙15‑25份、甲基二乙醇3‑5份、偏硅酸钠五水合物10‑15份、脂肪酸甲脂磺酸钠3‑6份、乙二醇12‑15份、丙烯酸甲酯1‑3份、水12‑18份,缩短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江;陈秀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江泽枫霖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05
技术公布日:2018.0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